重庆两江新区VOCs年排放量削减75.73%

发布时间:2018-01-31 11:02:56  |  来源:中国环境报  |  作者:聂廷勇  |  责任编辑:闫景臻
分享到:
20K

《“十三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提出,全面加强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物防治工作,以重点行业与重点污染物为主要控制对象,实现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与产业绿色发展。全面加快VOCs污染防治势在必行。

对于重庆两江新区来说,这不算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为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保障群众环境权益,两江新区(原北部新区)在2008年就已率先开展VOCs污染物治理研究工作。近年来,更是全面开展对VOCs深度治理工作,据初步统计,辖区VOCs年排放量由治理前的7017余吨下降至1703余吨左右,削减约75.73%。

93家企业建成治理设施126套

近日,记者在长安福特一工厂看到,涂装废气处理装置正在有序运转。这一装置通过沸石吸附法与TNV燃烧法配套处理技术,将喷漆过程中大风量、低浓度的有机废气经吸附、脱附和蓄热式燃烧后达标排放。

据工作人员介绍,长安福特先后投资2.4亿元,用于废气治理和生产线改造,实现年削减VOCs1000吨。其所使用的环保设备沸石转轮为目前国际领先的技术。

不仅长安福特,目前两江新区93家企业共投入生产线技术改造、原材料升级和末端治理资金6.3亿元,建成治理设施126套。通过治理,进一步倒逼企业不断提升改进生产工艺,部分企业产品合格率也因此得到提升,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这项工作的开展与两年前两江新区出现大规模投诉有关。

2015年4月,两江新区翠云汽车产业园臭气引来网友投诉。市、区两级环保部门随即分多组对网友反映的臭气扰民区域开展拉网式排查。经查发现,“臭气扰民”问题主要是源于翠云片区汽车整车及配件制造企业生产中排放VOCs。针对这一特征污染物,两江新区立即启动深度治理工作。

目前,“臭气扰民”群众有效投诉量大幅减少,由集中爆发期的月均310余件减少为现在的月均不足10件,降幅明显。

VOCs深度治理成效得到多方认可。通过公众开放日,邀请投诉人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代表及环保NGO代表到治理企业实地参观,大家均对企业的治理成效以及政府、部门所做工作表示赞赏。多个兄弟省市到两江新区调研、参观、学习VOCs深度治理工作。

提前谋划试水 治理研究并进

近年来,随着重庆两江新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经济快速发展,VOCs污染问题逐渐凸显。作为全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产业特性决定了VOCs是辖区的特征污染物之一。为此,两江新区早在2008年就已启动VOCs治理研究工作。

2008年,两江新区环保分局向辖区顶正包材公司提出VOCs深度治理要求,企业投资1100万元对包装印刷工艺废气率先开展治理工作,并以治理与研究并进的思路探索治理方式。

2011年,两江新区进一步开展了苯系物等有机污染物现状调查与管理对策研究,并提出加快制定区域性苯系物环境质量标准、环境准入规定和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地方标准的建议。2013年,两江新区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规划专题研究,提出了分时段、分行业、分重点开展辖区VOCs深度治理的规划,并推进部分重点排放企业提前实施。上述研究与治理实践,促进了重庆地方标准的出台。

2015年~2016年,重庆市环保局出台《重庆市主城区及合川区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工作方案》,两江新区管委会随后制定细则。辖区54家工业企业及39家汽车4S店正式纳入VOCs深度治理工作之中。

为全面推行落实VOCs地方排放标准,在总结臭气扰民整治经验的基础上,两江新区对汽车整车、汽车配件、印刷包装、家具、电子、汽车维修等重点行业开展深度治理工作。对产生挥发性有机物的单位,从原辅材料的优化、生产工艺的改造、废气的全面收集、强化末端治理等环节开展深度治理,做到清洁生产、工艺先进、排放达标,实现对挥发性有机物的全过程减排。

在全面完成深度治理工作基础上,两江新区进一步强化环境监督管理,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继续加强日常管控,强化技控(生产线与污染治理设施联动)、物控(污染治理设施电、气单独设表计量)、人控(执法人员加强巡查)措施,确保企业设施正常运行,污染物排放达标且不扰民。


相关内容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