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婆婆在古圣寺门前。重庆市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队供图
曾经,无论风雨,重庆市合川区草街街道境内的古圣寺育才学校旧址里,总会出现一个杵着拐杖的老婆婆,她时而拿着抹布擦拭展示厅的玻璃,时而拿起扫把打扫那棵有百年历史的黄桷树的落叶。
这个老婆婆叫杨兴莲。2018年春节期间,她没有准时出现在寺门外迎接客人,这是27年里的第一次。
2017年元旦刚过,杨婆婆的女儿明秀就已经明白,尽管母亲离93岁只差一个门槛,但她不一定能迈得过去。因为一次偶然的摔跤,她一病不起,已经很久没能逛逛她深爱了几十年的古圣寺了。
明秀记得母亲最后一次逛古圣寺的时候,已经很瘦了,但衣服却依然收拾得干干净净,还特地烧了开水。“万一有客人来逛口渴了,附近没有买水的地方。”
烧完开水,杨婆婆一点点往寺里挪,走几步,歇一下,过去只需几分钟的路程,她走了十几分钟。
“医生说她就是老了,没有其他大病,摔跤伤了元气。”明秀说这话时,语气中透着无奈。
最终,杨婆婆还是走了。
“记得把庙门照好哦,莫要细娃儿(方言:小孩)些进来把东西整坏了。”
这是婆婆留下的最后一句嘱托。
古圣寺山门。姚於摄
“姑娘家也要有文化,不读书怎么行?”
明秀住在古圣寺里侧面的一间低矮平房里,屋子堆着各种杂物,但收拾得非常干净。这也是杨婆婆生前的居住地。
“坐到梯坎那里说嘛,干净些。”明秀花了一上午时间,在老青石板铺成的寺院石阶旁,给记者还原了杨婆婆平淡而不平凡的人生。
时光退回到1939年7月,这一年,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将育才学校从北碚区北温泉迁至合川县草街乡古圣寺,杨婆婆的家就位于附近的杨家湾院子,离古圣寺最多不过两里路。
由于离家近,她经常到育才学校看热闹,并加入了“识字班”学习。不过,这很快遭到了母亲的反对。
“女娃儿家读书有撒子用?”因为封建思想,杨婆婆被强行带回了家里。事情发生后不久的一天,家门口来了一个人,做杨婆婆父母的工作,劝他们让女儿去识字,并且一来就是连续几天。
“姑娘家也要有文化,不读书怎么行?你看,我们育才学校有好多老师、学生都是女的。”
这个人就是陶行知先生。在他的帮助下,杨婆婆不仅躲过了“缠足”陋习遗风,还进入育才学校舞蹈组学习,当时的老师即是后来被誉为“中国舞蹈之母”的戴爱莲。
“这个玻璃柜子里的钢琴,是贺绿汀老师留下来的,当年我最喜欢听他弹琴。”杨婆婆曾如此告诉参观者。
“我也是陶先生的学生,为母校做点事情是应该的。”
几年后,杨婆婆不仅在古圣寺完成了学业,也在这里邂逅了姻缘。丈夫是一位儒雅的老师,叫明如镜,写得一手好毛笔字。
明如镜老师后来被邀请到古圣寺内任教,杨婆婆也随着住进了当年毕业的学校。她很快发现校长杨成术整日忧心忡忡,心神不宁。原来,既是学校也是文物的古圣寺,当时没有资金聘请守卫。有一天,一个流浪汉抱了一捆茅草半夜进寺庙避风,竟然点起了篝火,幸好发现及时才未酿成火灾。
“干脆我来干算了。”杨婆婆对杨成术说,我也是陶先生的学生,为母校做点事情是应该的。
从那以后,杨婆婆就每天巡逻和打扫学校卫生,因为当时学校困难,再加上明老师有工资,所以,她干活也不收工钱,做起了义务工。
这一干,就是20多年。
2001年,丈夫去世。学校也开辟了更大的校区,搬出了古圣寺。只留下空荡荡的寺院与杨婆婆为伴。
杨婆婆可以选择和女儿一同居住,但她还是决定留下来,因为在这里有她和明老师的回忆,还有她对陶行知先生无限的敬仰。只要一有空,她就会到古圣寺去看一看,打扫打扫卫生。
2003年,古圣寺旧址建起陶行知纪念馆,并在2006年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作为重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常有学生来到这里参观,而杨婆婆则义务为孩子们讲解古圣寺以前的故事。
“我妈说起以前的事,记性好得很,只要提起陶行知校长和当年的育才师生,她总是滔滔不绝,就像是讲昨天的事情。”明秀说。
杨婆婆孜孜不倦传递的还有陶行知的精神。“现在这个社会不读书,不读大学不读高中就没有办法,没有用处。你们没看到过,我看到过的,看到过陶先生的,他也说,一定要读书。”
2006年,纪念馆相关负责人找到在外打工的明秀,说想请她回来到纪念馆工作,“当时纪念馆刚刚筹建,差人,母亲年纪也大了,纪念馆负责人说我回来既可以照顾母亲,也可以解决纪念馆的燃眉之急。”
尽管有人接班,但当时年近九旬的杨婆婆也没闲下来,每天还是拄着拐杖行走在古圣寺的每个角落。每逢有游客来,她依旧会跟在纪念馆解说员后面作“补充说明”。
“我们纪念馆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很喜欢杨婆婆,一有问题就向她请教,周末这些也喜欢过来听她讲故事。”陶行知纪念馆馆长王学文说,“杨婆婆是一个普通人,做的普通事,却用20多年时间把普通的事做成了高尚的事,非常不容易,我们都很佩服她。”
杨婆婆(中)为游客讲述老故事。重庆市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队供图
“不管做什么,人都要活得有精神。”
春去秋来,斗转星移,这里的一切早已物是人非,但杨婆婆心中的那个育才学校,却一直没变过。
“袋鼠”是重庆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队的负责人之一,这支来自于重庆民间的文物保护队伍,几年时间里走遍了重庆的大街小巷,为各级文物保护奔走呼吁。
2011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袋鼠”认识了杨婆婆。从认识到崇拜,只花了一小时。
“婆婆很精神,完全看不出已经80多岁,身板挺直,对古圣寺里的故事如数家珍。”
此后,志愿者们隔三岔五就会去拜访杨婆婆。每年正月初二,更是雷打不动的约定。杨婆婆这一天总会提前精心准备,并亲自下厨,与大家一起团聚。
“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她的亲人。”志愿者“旺旺”回忆,有一年她来看杨婆婆,婆婆第一件事就是带她去看寺后的一面被
雨水冲塌的围墙,让她帮忙反映一下叫人来修,“婆婆急得都要哭了,最后修好了,她又高兴得像个小孩。”
杨婆婆去世那天,志愿者服务队数百名队员前来默哀送行。志愿者“冰锅”为婆婆灵位献上花圈后,眼泪从红润的眼圈里落下,他说,“再也听不到婆婆讲的那些故事了,没人讲,有的老故事怕是要失传了。”
合川区文管所所长杨大用1991年就认识了杨婆婆,在他记忆里,婆婆即使早已头发花白,但举手投足间却依然有着老一辈青年学生的气场,腰板总挺得笔直,用两个字形容就是“精神”。“总是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她说不管做什么,人都要活得有精神。”
杨大用介绍,古圣寺作为国家级文物,政府即将投入数百万元资金,全面修缮古建筑。届时,将会有更多人了解古圣寺,了解那段坚韧向上的育才学校历史。
“可惜,杨婆婆看不到了。如果她泉下有知,应该会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