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贵本: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每个人心灵

发布时间:2018-03-14 17:08:0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蔡彬
分享到:
20K

叶贵本:重庆社科院研究员、哲学教授,重庆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会长。曾任重庆市教委主任、党组书记,市政府副秘书长。多年来,他从未间断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让国内外二十多万受众受益,他累计做传统文化讲学近900场。从曾经的公务员到现在的文化领军人,他始终不忘初心,致力于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近日,本刊记者走近这位将青春和热血都奉献给传统文化的专家,聆听他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经济使国家强大,文化让国家伟大

本刊记者:我们平时总在提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对国人到底意味着什么?

叶贵本:几十年来,我一直认为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这根本的意义在于对民族历史、民族文化的尊重,唯有这种尊重才能建立起民族的自信,唯有民族的自信,我们才能够自觉地坚守和践行中华优秀文化,只有坚守和践行才能把中华文化融入民族的潜意识,形成民族集体性格、民族的灵魂。

经济可以使一个国家强大,但文化能让一个国家伟大。我经常讲,民族是一个文化的概念,不是基因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有什么样的文化才有什么样的民族,而没有文化的民族只能被称作种族。因此,文化才是民族的“身份证”和“灵魂”,文化沉淀为人格,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当某一天,我们的文化沉淀为了集体人格,这个民族的灵魂也就紧密地凝聚起来了。

所以,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对汇集了上下五千年历史的优秀传统文化感到骄傲。今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接待美国总统特朗普,并与他一起参观故宫的时候,自豪地说:“我们的文化没有断流,五千年的文明没有断流。”这是多么值得骄傲的事情啊!这个世界上,许多历史悠久的文明都中断了:比如巴比伦文明、埃及文明和印度文明。而我们中国不一样,我们没有断档,孔子的后裔找得到,孔子的72代孙、73代孙仍有传承,孔子、老子的如“不如守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等经典流传至今,孔林、孔庙等历史遗迹依然有迹可循。

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是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本刊记者:传统文化是一个非常大的概念,它的核心是什么?

叶贵本:对于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至今仍然有许多不同的说法:比如王岐山同志曾在人民日报撰文提出,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四维八德”,礼义廉耻称为“四维”,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称为“八德”,我认为王岐山同志说的很好。你问我礼义廉耻何解?我的解读是,礼,规规矩矩的态度;义,正正当当的行为;廉,清清白白的辨别;耻,切切实实的觉悟。

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是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即做人是根本,做人是讲人格和规格的。人世间最灵的最重要的是人,荀子曾说,世间万物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水火,有气而无生;第二类是草木,有气也有生;第三类是禽兽,有气有生还有知;第四类是人,有气有生有知还有义。这也正如孟子说的,人有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也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人更重要的是有善心,有了善心就会利人利社会。

本刊记者:除了名家各自不同的观点,您自己认为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什么?

叶贵本:我认为传统文化有两大层面,一个是道的层面,一个是艺的层面。道是形而上的,艺是形而下的。我们弘扬文化,无非就是要明道、行道、传道,如果升华境界,那就是求道,证道和悟道。但我个人认为如果把人道(做人的道理)搞清楚,那么商道就清楚了,佛道也清楚了。所以佛教里面有一句话:“人成即佛成”,意思是先学做人,再学菩萨心。同样,道家也认为,先成人道,再成仙道。要成人道,就要遵循人道的规则,即王岐山同志的“四维八德”,按照这个去做,人道就成了,商道也就成了。所以说天道酬勤,地道酬善,人道酬诚,商道酬信,业道酬精,这就是传统哲学的经典表述。

本刊记者:您认为传统文化具有哪些特点?

叶贵本:古老、丰厚、连绵、神秘、伟大,这是传统文化的五大特点。我常说,中华文化有海纳百川、地承万物的气魄,兼容并蓄而丰富多彩,推陈出新而充满活力,特色鲜明而名扬四海,它是人类宝贵财富抹不去的生命痕迹。传统文化有“三神”,神奇、神秘和神圣。神奇表示能力,神秘表示智慧,神圣表示使命和信仰。

任仲愈先生总结出传统文化有四大源头,第一个源头是以孔孟为代表的鲁文化;第二个源头是以齐桓公、管仲、荀子为代表的齐文化;第三是以老子、庄子、屈原为代表的楚文化,也就是后来的道家文化;第四是以秦孝公、商鞅、李斯为代表的关中文化,也就是后来的法家文化。另外传统文化有四大思想,第一是阴阳五行的基本哲理思想,第二是处理好人和社会关系的中庸中和思想,第三是处理好人和自然关系的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思想,第四是处理好自身的克己修身思想。这四个思想基本上概括了中华文化的主要思想。

1  2  >  


相关内容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