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作为•新忠县”之乡村振兴篇①重庆忠县:让山水“颜值”更高 大地“气质”更佳

发布时间:2018-04-02 16:11:2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黄姝颖 付恋  |  责任编辑:闫景臻
分享到:
20K


编者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重庆忠县县委书记赖蛟指出,忠县将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走好忠县“一兴四美·七彩大地”之路,让乡村振兴成为老百姓看得见、可期待的美好。对此,全县干部群众满怀信心,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书写忠县乡村的美好明天。即日起,本网推出“新时代·新作为·新忠县”之乡村振兴篇,见证和记录忠县乡村振兴实践。

 

  image.png


三峡橘海

党的十九大报告为中国广袤农村发展和亿万农民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擘画了新坐标、描绘了理想蓝图。

为写好这份答卷,忠县县委县政府提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围绕“一兴四美,七彩大地”的发展目标,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做大做强乡村“美丽经济”,全面吹响乡村振兴的集结号,让经济繁荣、活力四射的特色中等城市与田园风光、浓浓乡愁的美丽乡村相得益彰、美美与共,共同促进忠县山水“颜值”更高、大地“气质”更佳。

在砥砺奋进中,一幅产业兴、生态美、村容美、乡风美、生活美的忠州新图景愈加清晰明朗。

image.png

柑橘生产加工

产业兴 做大做强特色效益产业

产业是美丽乡村的基础。 “产业兴旺”位列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之首。忠县提出的“一兴四美·七彩大地”,同样把“产业兴”摆在了首位。

实现乡村“产业兴”,忠县将做大特色效益产业。坚持面上抓“大”,点上抓“小”,加快调整农村种养结构,切实做到产业生态化。高效推动柑橘“两中心两基地”、竹纤维研究分中心、5万亩生态水域牧场、50万头生猪养殖一体化,以及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农光互补等重大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柑橘、笋竹、生猪、生态水产四大主导特色效益产业。积极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特”,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推动农业“接二连三”,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丰富产品链、完善利益链,推进产前产中产后社会化服务、产加销贸工农旅一体化发展。

忠县县委书记赖蛟强调,要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抓紧抓实抓好,大力发展亩均‘产值上万、收益五千’特色效益农业,到2021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00亿元以上、增加值65亿元以上。

生态美 把绿水青山变成可持续发展的金山银山

蓝天白云下,清清溪流穿村而过,村道街巷干净整洁,金灿灿的油菜花满山遍地……走进忠县马灌镇,仿佛走进一幅幅恬静的田园山水画。洁净环保、现代文明与田园风光相互交融的美丽乡村正和着乡村振兴的号角声,在这片沃土上铺展开来。

一直以来,忠县始终把绿色生态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灵魂,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以“处处美、连片美、全域美”聚人气、生财气、汇文气、扬名气,努力实现生态产业化。

为此,忠县全面加强乡村生态建设,建设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建设山水林田湖草综合生态系统,推进太阳能、天然气、沼气等新型清洁能源。狠抓乡村生态治理,以“河长制”促进“河长治”,加强长江、白石水库、金鸡水库、黄钦水库等重要水资源流域保护。促进生态产业化,统筹规划,道法自然,优化设计,把乡村基础开发、功能开发与形态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做好“生态+”文章,让优美生态转化为“美丽经济”,让“七彩大地”更加精彩、名副其实。

相关负责人表示,要着力打造一批融观赏、体验、娱乐、购物、度假于一体的特色农业观光园,发展一批体验自然生态的森林康养基地以及柑橘、笋竹等主题公园、主题酒店、科普教育基地等特色乡村旅游业,力图到2021年,忠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2%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使用清洁能源农户占到70%以上,不断把绿水青山变成可持续发展的金山银山。

image.png


村容美 让经济景观与生态景观相交融

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是城乡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实事、惠民工程。对此,忠县县委县政府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规划先行、彰显特色,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全面改善乡村人居环境,让村落、场镇“干净卫生、整洁有序”。

在洁净村落环境上,忠县将分批次、项目化推进“三清四化七改”行动,让村落更美观、更宜居。在改善场镇环境上,忠县将对25个乡镇,分别按常住人口多少,补助部分资金,对场镇进行综合改造,2年内全面完成。

“届时自然风景秀美,种养产业交织,大树、小桥、湖泊与特色小镇、传统村落、农家庭院相得益彰,色彩斑斓、朝气蓬勃的‘七彩大地’将会完美呈现在眼前。”

相关负责人表示,对此,忠县将以现代农业和美丽乡村为基础,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为引领,采取“原生态+美学修补”手段,在山水林田湖草综合生态系统基础上,让山更青、水更净,林成景、田成梯,绿满坡、花遍野,形成“七彩大地”生态景观。要引进社会资本,在美丽乡村集中区域建设游览景点、乡村酒店等基地,吸引城市居民周末度假、长期居住、体验农趣、寄托乡愁,形成“七彩大地”经济景观。

生活美 断增强乡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忠县县委县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因此,按照硬化路、自来水、客车、光纤、广播、电视6个“村村通”的要求,忠县将加强乡村基础性民生建设,打造一批产业路、生态路、旅游路、平安路,提升有线电视、光纤(宽带)覆盖面,实现广播“村村响”,加强以山坪塘整治为主的“五小水利”建设,使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

基础设施巩固了,物质生活水平也得跟上。对此,忠县将着眼保障乡村基本民生需求加快健全乡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空巢老人关爱服务体系,抓好教育、医疗两大基本民生,大力开展“文化下乡”“流动文化进村”活动,稳步提升社保待遇标准,不断发展农村服务业、种植业等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增强乡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让老百姓生活越来越美,忠县将全力以赴,持续为乡村办一批民生实事,做好乡村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织密扎牢托底性民生保障网,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image.png

乡风好 以文明乡风扮靓美丽乡村

乡村振兴,既要看百姓的“钱袋子”鼓不鼓,也要看“精气神”好不好。赖蛟指出,乡村是中华文明之根,忠县要坚持

以人为本,深入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以文明乡风扮靓美丽乡村。

作为传统农业大县,忠县农村居民素来有忠诚、质朴、善良、勤劳等优秀品质,但也有不少农村居民存在狭隘、自私、保守、偏执等小农思想。对此,忠县县委决定,从今年秋收之后开始,到明年开春前结束,在全县乡村集中开展“破除旧观念·致富奔小康”学习教育活动,并推进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引导广大农村居民在思想观念上做到“四破四立”,在行为习惯上做到“六讲六不”,并采在乡村统一开展“五村五户”创建活动,力争到2021年,“文明户”“文明村”均达到50%以上。

同时,对于乡村治理,忠县将要创新社区治理方式,让村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发展,让社会力量、社会工作者和乡村志愿者走进开展群众服务活动,坚决打击“村霸”和宗族黑恶势力,切实维护乡村平安、和谐、稳定,着力构建“村民自治、社会共治、政府法治”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乡村和谐了、家风亮出来、善文化走进家家户户……忠县各地展现出一股振兴乡村的“精气神”,优良的民风民俗在忠州大地重塑。


中原大地春潮涌动,乡村振兴战鼓声声。忠县正凝聚磅礴力量、激荡发展豪情,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托起忠州大地的美好明天。(黄姝颖 付恋)


相关内容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