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潼南高新区 处处释放着强劲动能

发布时间:2018-04-04 14:07:01  |  来源:经济日报  |  作者:冉瑞成  |  责任编辑:闫景臻
分享到:
20K

image.png

位于潼南高新区的重庆万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重庆市重点扶持的大型电子工业龙头企业之一。图为该公司的智能终端产品生产线。记者 冉瑞成摄

潼南高新区围绕“高”“新”做文章,大力培植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走出了一条西部内陆地区特色产业集群创新发展之路,成为重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重庆潼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地处成渝经济区的中心地带,由智能制造、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3大产业园以及1个现代农业创新高地组成。只有6.82平方公里,却拥有200多家科技型企业、32家企业工程技术中心、36家协同创新中心,合作院校超过100所……在潼南高新区,每一寸土地都释放着强劲的发展动能。

潼南区委书记曾菁华表示,潼南高新区以升级建设国家高新区为重要抓手,突出产业发展“智能化、融合化、绿色化、集约化”,努力将潼南高新区建设成为开放协同创新引领区、智能终端及智能化应用先行区、循环经济发展试验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产业打“智能牌”

走进位于潼南高新区的埃斯顿(重庆)机器人工程有限公司,研发人员正在对一条“钣金柔性智能制造生产线”进行性能调试。不久,这条生产线将销往一家制造企业。

“通过它,企业可以实现在一条生产线生产多种产品,并对产品数量和型号进行定制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埃斯顿(重庆)机器人工程有限公司销售工程师陈德洪告诉经济日报记者。

在潼南高新区,像埃斯顿这样的智能装备及机器人项目目前共有20多个。潼南高新区围绕智能制造产业链关键环节构建企业矩阵,不断提高产业集中度和配套水平,已经初步形成了从研发、制造、营销到服务的智能制造链条。

不久前,以俄罗斯品牌手机YOTA为主的高端智能终端手机生产基地项目正式落户潼南高新区。之所以选择潼南高新区,YOTA公司看中的正是这里日趋成熟的智能终端产业链。高新区液晶显示屏、电池等产业链完善,形成了手机整机、物联网、车载智能设备、智能穿戴、智能家居、新型显示等智能终端产业。

创新资源共享

电镀废水处理,一直是困扰重庆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的难题。然而,在潼南高新区,重庆巨科环保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电镀废水闭路循环装置”等20多项高新技术,不仅让重金属废水实现了净化循环再利用,而且吸引了多家配套企业入驻巨科环保电镀工业园内。

记者在巨科环保电镀工业园的废水处理车间看到,成分不同的电镀废水通过不同管道输送至处理车间后,经过过滤、除油、隔膜压滤等工艺组合,最终变为可重新利用的中水。同时,电镀废水中所含的铜、镍、铬等重金属经过处理后转换成了铜粉、氢氧化铬、碳酸镍等工业生产原料,实现了资源回收再利用。

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的结合,催生了新产业和新模式。巨科环保公司技术总监黄郁琳告诉记者,巨科环保电镀工业园采用“入园企业只排污不治理、污染物由园区统一治理”的第三方治污新模式,并通过再生资源利用带动了新材料等节能环保产业发展。

依托巨科环保电镀工业园,潼南高新区建起了“重庆市重金属污染防治产业研究院”“重庆阳级氧化工艺技术创新中心”“重庆电镀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以及博士后工作站等创新平台,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科研院所为支撑、“政产学研资用”相融合的开放式协同创新体系。

“只有推动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创客等创新主体协同,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要素协同,才能有效提高创新效率,加速释放创新潜能,培育新动能。”潼南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潼南高新区有100多家企业与中国农科院、江苏应用技术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100多所科研机构和高校对接合作,实现研发资源的协同共享。

三产融合发展

汇达柠檬科技公司成立了以柠檬深加工产品开发等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为主的重庆柠檬产业技术研究院,围绕绿色食品、美容护肤品、生物保健品开发出3个系列300余种柠檬产品,出口到俄罗斯、菲律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值超过10亿元。“公司通过要素聚集和科技创新,已经逐步走出了‘柠檬种植—柠檬深加工—柠檬旅游’的‘一二三产融合’全产业链发展新模式。”汇达柠檬科技公司副总经理张帮奎说。


汇达柠檬科技公司的发展是潼南高新区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创新的缩影。潼南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产生乘数效应,已经成为潼南高新区新的竞争力。据了解,通过高新技术跨界融合,潼南高新区发展起了柠檬、玫瑰、桑葚、蔬菜等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并带动了农产品机械装备、农产品电子商务、冷链物流、乡村旅游、养生养老等关联产业发展,成为重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验区。


相关内容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