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不会传染 但一些致癌因素会传染

发布时间:2018-04-16 17:06:34  |  来源:新华网  |  作者:熊志翔  |  责任编辑:闫景臻
分享到:
20K

新华网重庆4月15日(熊志翔)许多人经常有此疑问,癌症到底会不会传染?重庆市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王东林肯定地告诉大家,癌症是自身细胞基因发生变化而产生的,它不具有传播性。不过,一些致癌的病毒因素会传染,这应该有意识的重视和预防。

王东林说,传染病毒会对身体某个器官进行持续的损伤,从而影响器官的正常运转,虽然不是一蹴而就,但整个损伤的过程中不进行干预和治疗,当质变累积到一定程度,癌症就可能到来。

几种常见癌症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方法

肝癌

传染病毒:乙肝

乙肝-肝硬化-肝癌,被称为“肝癌三部曲”,肝炎病毒在人的肝脏内进行复制、繁殖,导致肝脏细胞炎症、坏死,对肝脏造成持续损害。乙肝患者如果掉以轻心,有可能出现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发生。

数据显示,我国乙肝发病率约为8-10%,慢性乙肝患者(肝脏已出现炎性病变)约2000万人。重庆市2016年新发肿瘤报告显示,肝癌的发病率达到了29.19/10万。

临床数据显示,80%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合并患有乙肝,不加干预,近1/3的乙肝会转变为肝硬化,肝硬化患者中3-6%会恶化为肝癌。

传播途径

乙肝不通过共用餐具、母乳喂养、拥抱、接吻、握手、咳嗽、喷嚏,或在公共游泳池玩或类似行为途径传播,但会通过血液、母婴、不安全的性接触进行传播。

预防

大家要格外注意注射、接种、纹身等使用各种医疗器具,不建议多位性伴侣,性生活中最好使用安全套。

建议大家最好接种疫苗,这不仅是预防乙型肝炎的最有效、最简便、最经济的措施,还是有效控制丁肝病毒感染的方法。

胃癌

传染病毒:幽门螺旋杆菌

在胃癌的演变过程中,幽门螺旋杆菌扮演的地位很初级,但这种疾病却不得不防,因为患病的几率很大,且同样会持续对胃部进行伤害。

感染幽门螺杆菌后,胃黏膜细胞会发生系列变化:正常胃黏膜→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目前能够证实1%的幽门螺杆菌,和胃癌病人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传播途径

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一般为经口传播、亲密接触传播、进食被污染的食物和饮水等。因此,很多情况下幽门螺杆菌主要的传染源直接来自家庭成员之间。比如习惯使用筷子,没有分餐制,患者就会反复感染,导致治疗后效果不理想,增加治疗成本。

预防

自己或家人中有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并注意防护,最好跟家人分餐,或用公筷、公勺盛饭夹菜,不要相互夹菜,杜绝用嘴喂孩子,碗筷注意清洗干净,高温消毒。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蔬菜、瓜果要洗净或削皮,尽量熟食,不吃半生不熟的牛排等食物,不喝生冷水,不吃太烫的东西,尽量减少在外就餐。另外,饮食要营养丰富,食物软烂易消化,少量多餐,细嚼慢咽,每天保持良好的心态、愉悦的心情等都可避免胃部疾病的发生。

宫颈癌

传染病毒:HPV病毒

HPV病毒的16和18型已被明确为宫颈癌的直接病因。正常情况下,HPV病毒会被人的免疫系统清除,所以短暂的感染很正常,类似于你得了一次病毒感冒,甚至可能还没有出现感冒症状,病毒就已经从体内被清除了,并不会发展为癌前病变。

只有少数免疫功能较弱或免疫机制缺陷的女性,无法消灭进入体内的HPV,导致HPV持续感染,才有可能发展成为宫颈癌。

HPV的致癌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由HPV感染-持续感染-癌前病变-癌症的时段通常10年左右。

传播途径

HPV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性接触传播,通过接触感染者的衣物、生活用品等也有可能中招,前提条件是宫颈有破损,病毒进入宫颈上皮细胞内。

预防

接种HPV疫苗是最好的方法,接种后可以预防70%的宫颈癌。目前,国内可以接种二价疫苗和四价疫苗。和二价宫颈癌疫苗相比,四价疫苗最大区别在于能够预防更多型别的HPV亚型病毒。二价疫苗主要预防HPV16型和18型病毒,这两种亚型的病毒是引发宫颈癌的重要因素。四价疫苗除了可预防HPV16型和18型病毒,还能预防HPV6型和11型亚病毒,这是导致尖锐湿疣等生殖器疣疾病的病毒。

鼻咽癌

传染病毒:EB病毒

EB病毒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原体,它与鼻咽癌、儿童淋巴瘤的发生有密切相关性。鼻咽癌的患者中,90%以上患者的EB病毒检查为阳性。

EB病毒在人群中的自然感染非常普遍,人的一生中几乎都会感染上EB病毒。但是EB病毒感染并不代表将来一定会患鼻咽癌。大部分情况下,EB病毒可以和人“和平相处”,只是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比如免疫力缺陷时,EB病毒才可能疯狂增殖,诱导感染的上皮细胞裂解产生癌变,导致鼻咽癌的产生。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唾液传播。

预防

避免近距离口对口、鼻对鼻接触,到人多吵杂的地方注意防范。

相关内容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