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的脊梁!37年坚守为山区学童撑起一片晴空

发布时间:2018-04-26 11:26:29  |  来源:人民网  |  作者:王嫚  |  责任编辑:
分享到:
20K

一边靠山,一边靠崖。不到4米的蜿蜒山路,翻山再下山。在破旧的农房和茂密的树干背后,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微风中沙沙作响,国旗之下,黄墙红窗,一栋平房浮现眼前。

“杨老师,还没开始上课呀?”听到有人在喊,一位黑黝皮肤的中年男人从窗户里探出头来。

他叫杨进华,上个月刚满55岁,是重庆市酉阳县铜鼓乡官塘村木巧小学的老师。他在这里扎根了整整37年。任教的这几十年里,学生最多时有130余名,最少只有2名。

他说,从18岁开始,他就在这大山里,以前没离开,以后也不会。哪怕最后只剩下一个学生,他也会留下来,继续坚持和守护。

杨进华在课堂上辅导学生。王嫚 摄

7个人的课堂

见到有人来,杨进华放下手中的扫帚,一边热情地把小板凳拉出来,一边张罗道:“来,坐坐坐。”

35平方米的教室里有7张课桌椅,其中一张已经坏掉。往常9点上课,可当天已经9点20都迟迟未开课。

“咦,何美琪今天怎么还没有到?”杨进华看了看时间,喃喃自语。

不一会儿,80岁的老奶奶冉光娥步履蹒跚地踏进教室,手里牵着一位4岁的小女孩,她叫何美琪。

何美琪是官塘村人,家不远,离学校也就一公里,但就这一公里路,一老一小,也能走上差不多一个小时。

人总算齐了,杨进华心里也踏实了。等何美琪在位置上坐定以后,杨进华先是“安顿”何美琪、何嘉莉等四个学前班的小孩,给他们布置抄写字母表的作业。

等他们乖乖地、安静地埋头抄写以后,杨进华站上讲台,掏出书本,给另外两名“高年级”的小男孩上课。

两位“高年级”男孩分别叫何凡奇和石桃,一个8岁,一个7岁,都是杨进华班上二年级的学生。头一节课,他们俩刚学完唐代诗人李白的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此刻,该上第六课:《厨师小山羊》。

上完二年级,再上学前班。“这叫复式教育,在农村地区非常普遍。”杨进华平淡地说。

6个学生,2个年级,1间教室。加上杨进华,整座学校,就只有7个人。

曾经的木巧村小已破旧不堪。朱前 摄

大山里37年的坚守

木巧村原是一个独立的行政村,后来由木巧、关路、官塘三村合并为如今的官塘村。

那还是1981年秋,官塘村还不叫官塘村,叫木巧村的时候。由于村小差一名代课老师,村干部到杨进华家里说明来意后,高中毕业刚满18岁的他爽快地答应了。

这一待,就是整整37年。

离木巧村小不到500米的地方,一栋破旧不堪的木质房屋在绿荫的掩映下,略显萧条。很难想象,在2006年之前,那也是一座学校,曾经的木巧村小。

3间教室,5个老师,5个班级。木巧小学,最兴旺的时候,有130多名学生。木质房屋年久失修,2006年,在原木巧村小的操场上,重新修建了一栋140平米的学校。

4间屋子的平房,有教室、办公室、食堂、活动室。如今条件好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冰箱、饮水机也样样备齐,学校实现了资源全覆盖。

尽管这么多年过去了,杨进华对他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仍然记忆犹新。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当时,学生多,办公设备少。“一张课桌椅挤3个学生,差桌子,也没板凳。”杨进华说,他和同一个小组的石老师一起,趁着空余时间,去山里找木材,自己动手装订了几十张课桌椅。

杨进华的收入并不高。在村小任代课老师期间,从8元、12元涨到24元,工资最高时也只有600多元。2004年,杨进华的侄子杨新兵以每月3000元的工资邀请他去广东的抛光厂当管理人员,杨进华婉言谢绝。

妻子李翠仙知道此事后,还和杨进华大吵了一架。上有八旬的父母,下有两个读书的男娃,家里的大部分开支还得靠妻子养猪作添补,这让李翠仙难以理解和接受。

虽然,杨进华内心对家庭感到无比愧疚,但他说,他并不后悔。“每天走进校园,看到一张张稚嫩的脸和求知的眼神,孩子们需要我,我要陪着他们成长。”

如今,6个学生加上杨进华,整座学校只有7个人。朱前 摄

一条茅草路砍了33年

看到屋,走得哭。从外面进入木巧村小,需下一道坡后再上一坡。木巧村小地处大山深处,山高路窄,夏天草木旺盛,冬天冰雪覆盖。

“一到下雨天,来上课的学生就少。”这让杨进华非常好奇。为了搞清楚孩子们“逃课”的原因,杨进华到处打听。原来,从村里到学校要经过一条茅草路,孩子们上学极不方便。特别是下雨天,孩子们的衣服经常被路边草丛的积水沾湿,容易患感冒。

杨进华决定把这条茅草路“砍”出来。而这一砍就是33年。起初,杨进华邀请愿意修整路的家长和自己一起“砍路”。2014年,从木巧村小到中心校有了公路,走小路的人越来越少,村里的学生也逐渐减少,最后,连帮忙砍路的家长也走的走,搬的搬,但他却没有停止。

“春秋天,他要沿途打一次除草剂,夏天砍路边的藤条和荆棘,一年下来,对那条上学路都要修修补补好几次。”李翠仙说,每次看到丈夫的手被刺扎出很多血,手心被镰刀磨出血泡,都特别心疼,但杨进华从不喊疼。

76岁的龙再发是官塘村9组的村民,家就在学校附近。看到记者在采访杨老师,他主动迎上来。“杨老师是个好老师,热心、善良,非常好。”龙再发虽然吐字很慢,但一字一句,说得非常清晰。

偌大的学校只有一个老师。因此,杨进华身兼数职,学校负责人、全科教师、保安、后勤……学校所有事情都一肩挑。

杨进华在课堂上辅导学生。朱前 摄

“只剩一个学生,我也会留下”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进城务工的农民越来越多,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后,官塘村里很多人都举家搬迁,大部分学生随外出打工的家长到外地读书,导致生源流失严重。

学生人数在减少,三两个年轻的教师也早已另谋出路。杨进华教过的学生,不少人都走出了大山,在城市里安家落户。然而,能让他出去看看的机会并不多。

“但凡家里有点钱的家庭,都会想办法把子女送到镇上或者县城去读书。”酉阳县教委副主任田玉良说,2005年,酉阳有322个村小点,到了去年,只剩下96个。

“可是,走不出去的那些孩子怎么办?我们不能让他们失学啊!”田玉良告诉记者,正是有像杨进华这样的老师,为山区学童撑起了一片晴空。

2016年,木巧村小还有10个学生,升至高段之后,学生们走进了官塘完小念书。去年,只剩下石桃和何凡奇两名学生。今年,又来了四个学前班的学生。

“我走了之后,这里的学生怎么办?我走出大山了,那他们呢?”杨进华说这一番话时,眼眶泛红,“哪怕只剩一个学生,我也要让他能够继续读书。”

杨进华的声音在空旷幽深的山谷中显得格外浑厚有力,一阵山风袭来,没有微凉,丝丝暖意。

相关内容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