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勇担“上游责任” 奏响绿色发展新乐章

发布时间:2018-05-11 13:33:35  |  来源:人民网  |  作者:人民网  |  责任编辑:闫景臻
分享到:
20K

长江自西向东横贯重庆全境,流经679公里。在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中,重庆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淘汰落后产能,发展生态产业,走出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经济产业化的绿色发展之路。

重庆市委、市政府提出,重庆处在长江上游,一定要强化“上游意识”,担起“上游责任”,体现“上游水平”。全市上下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调动各方力量,强化体制机制,激发内生动力,加大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力度,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4月29日,万州区大周镇五土村村民在长江边种植中山杉,江对岸山体裸露的部分就是消落带。冉孟军 摄

为消落带披“新衣”

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每年的9月到次年3月,是三峡库区的蓄水期,水位最高达到175米。在夏季,则保持145米低水位,因此库区两岸形成了涨落幅度30米、面积348.9平方公里的消落带。消落带如缺乏植物,后果就是水土流失,它的治理被认为是世界级难题。

地处长江上游的重庆,如若不解决该难题,大量泥沙入江,很容易造成河道淤积。

在万州,中山杉的种植为消落带的治理带来了希望。初夏时节,长江水位已经回落,万州区大周镇五土村的“长江三峡库区生态修复司法保护示范林”,成带状的中山杉郁郁葱葱。这些中山杉由乱砍滥伐等破坏生态环境、面临处罚的责任人出资购买、认栽,为长江消落带披上“新衣”。

以种代罚,这是一个保护沿江环境、修复库区生态的有效办法。截至目前,万州区长江消落带上已推广栽植中山杉试验示范林近1500亩,平均存活率达到85%,绿化消落带岸线长度达到40公里,逐步形成了沿江水上森林的壮美景观。

与万州毗邻的云阳,则以竹柳和香根草来破局。近年来,云阳在库区不同消落带地段栽植了竹柳10万多株,香根草5万多株,总面积达300亩。通过造林试验观察,竹柳全淹没在水下四个月仍能生长,造林成活率较高,可有效缓解消落带的水土流失。

水域生态屏障有了,连绵起伏的高山又怎样来保护?云阳采取分梯度布局,让山地增绿与百姓增收相结合。在175米水位线以上的沿江区域建设库岸100米景观林带,主要栽植香樟、栾树、女贞等生态景观树种及芦苇、竹类等灌丛植物;在海拔300至600米立地条件较好的区域建设生态经济林带,主要栽植以柑橘为主的经济树种;在海拔600米以上的土地瘠薄区域建设生态防护林带,主要栽植柏木、桤木、刺槐等适生乡土小苗,确保应绿尽绿,全面绿化。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随着森林覆盖率的不断提升,诗人李白一千多年前描述的场景已在长江沿岸多次出现。在巫溪县兰英乡,还出现了族群数量多达百只的野生猕猴,它们成群结队下山觅食,甚至在村子里“安营扎寨”。

围绕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重庆还大力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湿地保护与修复、石漠化治理等工作,生态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5.4%、林木蓄积量达到2.05亿立方米。2017年底,国家首次发布了各省(区、市)的绿色发展指数,重庆以81.67的绿色发展指数得分,进入了全国前五。在生态保护类指数排名中,重庆排名全国第一。


长江云阳段“一江碧水 两岸青山”。熊彬 摄

为长江加“滤网”

长江出境水质好过入境水质

高峡出平湖,滨江环湖游的人气越来越旺。嗅到商机的商家做起了餐饮,餐饮船舶如雨后春笋。随之而来的是部分餐饮船舶生活污水和垃圾就地直排。

“船上的生活污水、垃圾、油污三大污染源都不允许直接入江,必须交给专门的垃圾收运船。”2017年以来,万州区环保局“铁腕治江”,对长江餐饮船舶进行整治,不让一滴污水流入长江。在这过程中,22艘餐饮船舶被实施强制拖移取缔。

江上污水要收集处理,岸上的污水又怎么治理?“2017年,万州区建成了40座乡镇污水处理厂,一年减排生活污水500万吨。”该区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今,万州城区3座污水处理厂每天处理污水超过12万吨,收集率达到91.9%,基本上做到了应收尽收,不让污水进长江。

在云阳,针对农村生活垃圾,也建立起“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统一收运处理体系。生活污水被截留、生活垃圾统一收运,不仅改变了农村以前脏乱差的形象,还减少了对境内长江及其支流的污染。截至目前,云阳境内的“一江四河”水质均稳定达到Ⅱ-Ⅲ类标准。

除了生活污染,工业污染更是整治的重心,沿江有重污染的企业一律实施关闭搬迁。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关闭搬迁256家重污染企业,主城区基本实现没有燃煤电厂、燃煤锅炉、化工厂、钢铁厂、水泥厂和烧结砖瓦窑。随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持续优化,长江水变得碧澄澄、清亮亮,出境水质好过了入境水质。

“重污染企业一一关停,现存企业必须达标排放,通过严把环评审批关,长寿湖周边实现了工矿企业的零增长。”长寿区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长寿还与上游的梁平区、垫江县建立了跨境定期协调机制,对跨境污染联合查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流域污染治理协调等工作进行沟通协调,三区县共同治污。

近日,巫山县对全县58座码头列出时间表,进行分类专项整治。其中包括严格关停类码头17座,规范提升类码头20座,临时类码头6座,新建类码头15座。要求规范提升类货运码头5月底前规范提升到位;旅游客运码头规范整治今年6月底前完成;关停类码头今年6月底前严格关停,8月底前拆除设施设备、清运货物,10月底前复绿。

今年3月,重庆在全市范围内启动新一轮“五大环保行动”实施方案,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未来五年,通过深入实施碧水行动、蓝天行动、绿地行动、田园行动、宁静行动,进一步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将重庆建成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重庆广数机器人有限公司生产的机器人运用在生产线上。永川区委宣传部供图

为产业涂“绿色”

奏响生态优先发展新乐章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通过立规矩,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在坚持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发展适合的产业,实现科学发展、有序发展,高质量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二者关系绝非简单对立。”重庆市委和市政府明确,严禁在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线1公里范围内新建重化工项目、在5公里范围内新布局工业园区。在发展中,要构建并严守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三大红线。

2017年,一家可带来数千万元税收的造纸企业在考察万州经开区工业园后有意落户投资。在得知造纸企业每天将产生3吨污水时,万州经开区将其拒之门外。在招商引资中,像这样被环保一票否决的例子,在万州并不是个案。数据显示,近几年,万州共否决60多家污染企业落户。

新建项目有“负面清单”,已建项目怎么办?在长寿区,累计投入180余亿元,构建了天然气化工、化工新材料、氯碱化工、钢铁冶金、特色副产物、产业废弃物六大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实现了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走出了一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

构筑生态屏障,实现绿色发展,最终都要向产业要答案。为此,重庆积极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旧动能破除有条不紊,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分享经济、数字内容等新动能聚集效应逐步凸显。

大数据产业方面,先后引进百度、腾讯和阿里巴巴等重点项目;中国联通西部数据中心、腾讯云计算数据中心等相继开工建设、运营;以两江国际云计算产业园、仙桃大数据谷为代表的产业园区逐渐形成规模。

在机器人产业方面,已初步形成研发、整机制造、系统集成、零部件配套、应用服务全产业体系;智能网联汽车方面,基本建成汽车后服务、车载终端、智能交通三条全产业链,全市正大力促进智能网联汽车的规模化应用。

重庆市统计局发布的经济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1.7%,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140.6%。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2.2%、17.0%、25.2%和29.7%。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生态优先、高质量发展的乐章已在巴渝大地全面奏响。


相关内容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