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达人】80后“新农人”的绝地反击

发布时间:2018-05-31 13:39:3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古姗  |  责任编辑:荆晓强
分享到:
20K

image.png

不舍鹿山度假酒店

中国网5月31日讯 “好几年前,我当时还在北京,天天住地下室,吃泡面,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大概每个创业人都有这个阶段吧。现在呢,每天早上六点半,到晚上十一点——甚至更晚,我几乎也都在工作。”

说话间,王波浅浅一笑,不自觉地转动了一下手腕上的手表。对时间的重视,让他早养成了这样的习惯。

坐在记者面前的这位男子,37岁,名字普通,相貌不太出众,本科机电专业,毕业后当过自由撰稿人,开过广告公司。几经打拼,如今把乡镇企业搞得风生水起。

农村出身的他,现已成功建造出自己的产业品牌——蕙家农业。而他自己,也俨然成了江津区里的招牌人物。虽然接受采访于他而言已是家常便饭,但面对记者,谈起自己逐渐摸索出的年创收上千万的产业经营模式,他依旧兴致勃勃,显示出了一名新锐企业家的自信和笃定。

image.png

工作中的王波

2012年,王波濒临绝境,举步艰难,背负着因创办杂志欠下的近400万元债务,回到家乡江津区李市镇林家嘴社区,打算在老家另谋出路,蓄势反击。这次,他放弃了原本所熟悉的工程和媒体广告行业,转而瞄准了老家农业生产旅游的价值,毅然转型,决定在家乡拼一把。

“江津适合搞农业的地方多了,为啥子非要选个条件这么差的地方,完全是把钱打水漂!”创业之初,许多亲戚朋友都不看好他,反对他。

“难,肯定难。我不是没考虑过这些问题,我老家就在这里,我生在这儿长在这儿,我欠着债,但也想给家乡人办点事儿。我没得选,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一路过来,也得到了不少支持。资金短缺,我二姐拿出20万解燃眉之急,山上没有水源,政府就帮我们铺设管道,引水上山。”王波还自费打了5口井,建起蓄水池,将井水引到路边,供附近村民取用。

image.png

民宿基地养殖的梅花鹿

原来的一片荒山野林就这样一点一点地出落成现在娴静怡人的“不舍•鹿山”度假酒店。“依依不舍,不舍乡情”,王波在民宿的命名上,有意无意地表露出了自己的初心。

凭借多年在外漂泊的经验积累以及自己先前从事媒体广告业的敏锐嗅觉,王波创新性地将农业畜禽养殖、度假旅游和亲子教育相结合,打出一套乡村产业发展的“农业生产+民宿旅游+亲子教育”组合拳。

在这里,亲子互动活动丰富多样又有趣,种菜、摘菜、喂猪、喂鸡……可以见到体格娇俏、憨态可掬的巴马香猪;可以与孔雀、鸸鹋零距离接触;还可以观赏优雅灵动的梅花鹿。酒店陈设精巧,四面竹林青青,栀子花香流溢,乡间小道穿梭,农人耕作吆喝,保有原滋原味的农家生活,“给都市人在都市享受不到的自然乐趣”。

“农业生产即是景观。”王波的想法有别于许多照搬都市休闲娱乐的乡村旅游产业,他并不希望把都市的娱乐方式移植到注重农家生活体验品质的乡村民宿。他认为农场的生产过程就是游客最好的观光体验,不需要额外的装饰。

“我们就是要以自己的农业文化特色吸引游客,将文化作为自己源源不断的动力留住游客。吸引了游客,我们将有机会为周边的农民提供一个销售的场地,每到旅游季,周边的农户就可以在我们的酒店沿途摆摊,向游客出售自家的农产品。”王波表示,今年“蕙家农业”还将把农户代养小香猪的名额从去年的7户扩展到300户。先从李市镇的贫困户入手,每户可代养小香猪5只,半年为期,每户每只猪可收益600元左右,一期即可获利约3000元,一户一年可代养两期。

不知不觉,在困惑与学习中,在创新与打拼中,五年过去了。王波的“蕙家农业”已渡过摸索期,形成了自己“以市场需求指导生产,营销和推广先行”的理念。王波最终打了一场漂亮的“反击战”,2017年,其公司营业额达1300万元。

“我现在的状态确实是忙,要做的事情还很多,但经营模式摸出来了,我的内心挺平和。”采访刚一结束,王波道了声抱歉,在记者整理器材的空儿抽了一支烟,示意门外等待向他汇报工作的职员可以进来了。(通讯员 古姗)

相关内容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