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口:引导居民打造宜居环境 环境卫生从“整治”变“自治”

发布时间:2018-06-08 13:58:35  |  来源: 华龙网  |  作者: 奚尊翰  |  责任编辑:荆晓强
分享到:
20K

image.png

公园里,鸟语花香,绿意葱茏

近日,重庆大渡口新山村街道月光村,43岁的杨芝模身穿雨衣,手拿洋铲,弯腰将附近几栋楼前排水沟的垃圾清扫得干干净净。

杨芝模是一名普通工人,在家排行老三,左邻右舍都亲切地称他杨三哥。每天或早或晚,杨芝模总会出现在院落,提供环保环卫志愿服务。

这是大渡口区在“文明在行动·满意在重庆”工作中,推动环境卫生从“整治”变“自治”的一个缩影。近段时间来,大渡口区以书香品位、自治品行、宜居品相、尚德品性、康乐品质“五品家园”为依托,增强居民自治能力为目标,打造更加干净整洁、文明和谐的宜居环境。

拓展渠道 居民争当志愿者

1998年,杨芝模搬进了新山村街道新一社区居住。“才住进来的时候,个别人不自觉,随手乱丢烟头纸屑,将垃圾袋放在楼道,臭烘烘的……”杨芝模觉得,与其用说教的方式去指责对方,还不如用潜移默化的行动来感染别人。爱干净的他,决定管管这些“闲事”。于是,他开始一声不吭地为社区服务,屈指算来,已有20年时间。如今,看着周边环境比以前干净了不少,很多住户也开始自觉地维护环境卫生,杨芝模很是欣慰,“我还会继续坚持下去。”

在杨芝模等社区好人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居民也关心起了身边环境。几天前,新一社区居民陈芙蓉发现附近一楼栋有邻居搬家,在一楼进出口留下不少旧衣服、旧棉絮、旧板凳。陈芙蓉随手拍下几张照片,上传到社区骨干居民微信群内。社区干部当即答复“马上办”。10分钟后,工作人员来到现场。40分钟后,清理前后对比照片出现在微信群中。

新一社区党委书记李信平告诉笔者,目前社区形成了“随手拍、立即传、马上办”的快速解决问题流程。居民利用随手拍的方式发现问题立即发布,街道、社区传递到责任人后马上处理,并反馈整改情况,从而使问题发现更全面更及时,解决后反馈更迅速更直观。

“‘随手拍、立即传、马上办’的微信网络建立后,人人都成了监督员,整个传递办复时间至少缩短了2/3以上。”李信平表示。

全民动手 扮靓美好家园

“168,一路帮助你我他。”在建胜镇回龙桥社区,这句轻快而响亮的口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作为一个典型的农转非安置房社区,社区成立两年多来,通过开展“168”志愿服务活动及“文明在行动·满意在重庆”专项整治行动,有越来越多的居民参与到居民自治中来,主动维护小区环境。

如今,社区全民动手志愿服务活动已经形成常态——每周都有一次风雨无阻的“全民动手日”。在每次“全民动手日”中,志愿者们都会自发带上工具,在社区周边清理牛皮癣、捡拾白色垃圾,清理卫生死角,给辖区居民营造了干净整洁、靓丽有序的人居环境。目前,共计开展全民动手活动45次,参与志愿者600余人次。

5月24日又是一个“全民动手日”,这天天空虽然飘着蒙蒙细雨,但数十名身着黄色马甲“168”志愿者,仍三五人一组,分工合作,在小区草坪上栽种三角梅。短短一个上午,数十株三角梅遍布社区各个角落。

“一直都觉得草坪上空空荡荡的,如果有点花,每天的心情都会更舒适。”志愿者李晓玲说。

社区书记汪德惠告诉笔者,社区成立以来,立足“五品家园”自治品行建设,突出“以和为贵、邻里善行”的“和善家园”理念,创建了回龙桥社区168志愿服务工作站,现有“茶哥”、“乐大姐”、“家+”等志愿服务队6支,共有志愿者126人。

消除“十大顽疾” 提升基础设施

在“文明在行动·满意在重庆”行动中,大渡口区还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由区文明办牵头,组织10多个重点责任单位深入基层广泛调研,找出了“不文明行为”“占道停车”“牛皮癣”“背街小巷脏乱差”等影响市民生活环境和长期困扰城市管理工作的“十大顽疾”,逐个进行整治。

为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自2017年12月起,大渡口区大力开展“增绿添园”行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切实增强辖区城市功能。截至目前,大渡口区先后整治背街小巷5条,取缔路边游摊150余个,整治违法建筑29处;向社会开放公厕6座,提档改造公厕5座,新增公厕3座;新增免费桶装直饮水点20个、各类公共停车位2000个;在现有22个社区公园的基础上,新建完成城市公园5个,新增城市绿地40万平方米;加大对重要道路、重要节点的景观改造,增花、增色、增香,绿化面积累计8.6万平方米。立足宜居品相,开展基础设施建设行动,着力抓好城市管理品质提升,助力大渡口区“高质量产业之区、高品质宜居之城”建设。

相关内容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