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州区搭乘"互联网+"快车 让土特产"飞"出大山

发布时间:2018-07-13 13:23:5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荆晓强
分享到:
20K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购物方式、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顺应时代,镇东街道抢抓发展机遇,利用“互联网+”,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平台应用,不但带动一二三产业发展,而且让柑橘、李子、土鸡蛋、土鸡等土特产走出大山,远销全国各地,成为“香饽饽”。

“触网”销售,鲜活农产品批量出山

“这是我们今天要发往广东、上海、北京等地的700多斤土李子。接下来,我们还要发往新疆、云南、内蒙古等地。为了不漏掉每一个订单,我专门安排了工作人员收单。现在,平均每天要接100余个订单,销售量达2000余斤,销售额达2万余元。”彭世国一边忙着将李子打包,一边高兴地向记者介绍。

家住镇东街道金果村2组的彭世国,今年48岁,是一名电商创客,早年一直从事家装行业。2016年3月,他在电视上看到全国各地农产品“触网”热销的新闻报道后,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欲发展电商。可不懂电脑又没电商经验的他,不知道从何学起?正当他一愁莫展时,全区开展了电子商务培训学习,镇东街道有16个名额,通过筛选,他被推荐到区上培训学习。

2016年10月21日,彭世国加入阿里巴巴旗下的农村淘宝网,“农村淘宝网金果村服务站”在镇东街道镇东社区挂牌成立,他从对电子商务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变成了一点就通的内行人。他试着将自家种植的柑橘挂在农村淘宝网上销售,没几天就收到第一个订单。“触网”让他尝到甜头,于是他又将李子、桃子、土蜂蜜等土特产挂到网上销售,订单接踵而至。

随着土特产销售量的逐渐提高,金果村乃至周边村民也加入到彭世国的电商队伍,绝大多数李子、柑橘种植户成了他的供货商。2016年,他的销售总额突破100万元。

“每年的李子、柑橘绝大多数都是彭世国帮我在网上销售,不但销售量大,而且价格高。比起以前挑到市场上去卖,现在更省事、省力、省心。”金果村2组果农张步全笑容满面地说。

打造平台,小农户精准对接大市场

“农业产业发展要以市场为导向,我们建立‘以需定单,市场化运作;以单定产,规模化管理;以产定扶,组织化实施’的‘三定三化’菜单式产业扶贫模式,实现了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精准对接。”镇东街道办分管农业的副主任杨雄介绍。

为实现农户增收、产业增效的目的,近年来,镇东街道紧紧围绕电商扶贫开展工作,用好用活电商平台,不仅加大对电商、微商的技术和业务培训,还鼓励电商奔走在各村、各贫困户,寻找品质优良、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帮助贫困户打通农产品销售渠道。

彭世国与诸多微商一样,瞄准电商发展前景,紧跟时代步伐,打造了以销售腊肉、香肠、大米为主的电商平台,同时还帮助贫困户销售土鸡、土猪、土鸡蛋等家畜家禽,白芷、茯苓等中药材以及布鞋、鞋垫、十字绣等手工艺品,帮助贫困户增收致富。

“我们抢抓机遇,大力利用‘互联网+’,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平台应用,让柑橘、李子、土鸡蛋、土鸡等山货远销全国各地,助推老百姓脱贫致富。”镇东街道党工委书记唐荣介绍。

整体推进,完善四级电商服务体系

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人们网络购物习惯形成,村民看到了农产品上线的商机,相继注册了电商扶贫驿站,架起了“网货下乡”“农副产品进城”的桥梁。电商平台工作人员不仅帮村民销售土鸡蛋、土蜂蜜等农副产品,而且帮村民购买家电、农资肥料、电器等日用品,让村民足不出户销售农特产品、购买所需物品。

镇东街道农业服务中心主任熊静介绍,目前,街道已有电商扶贫驿站2个、微商100余个,惠及果农2000余户,网上年销售额已突破6000万元,农户户均增收4800元,不仅加快了贫困户脱贫致富步伐,还带动了整个街道的经济发展。

“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市、区、乡镇、村四级电商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电商平台纽带作用,有效促进特色农产品销售,积极助推优质特色品牌打造,为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镇东街道办主任王继平说。

相关内容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