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新区直管区上半年招商“成绩单”新鲜出炉 投资总额约684.8亿元

发布时间:2018-07-31 11:33:2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沈琳娜  |  责任编辑:吴一凡
分享到:
20K

中国网讯 记者日前从两江新区招商合作局(两江招商集团)获悉,2018年上半年两江新区直管区上半年签约项目共139个,投资总额约684.8亿元。

2018年1-6月,两江新区直管区招商引资工作顺利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新区招商工作呈现出重点项目多、签约项目质量高、央地合作日趋紧密等三大特点。

重大项目“扎堆”

大力推动数字经济产业发展

7月10日,紫光集团“公有云”已上线试商用,试用期为3个月,意味着紫光集团向公有云市场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这是自2月重庆市与紫光集团签署《共同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以来,紫光集团在渝落地的又一重点项目。

“该战略计划中的重庆站节点位于水土高新生态城,作为紫光云(南方)总部建设的一部分,目前已有20余个机柜的规模,将立足西南地区,面向南方各省市迅速推动紫光云的落地。”据紫光云数重庆代表处总经理沈波介绍,同时紫光集团将与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重庆两江新区管委会共同成立合资公司“紫光数字重庆技术有限公司(暂定名)”为促进重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动数字重庆建设、带动传统产业智慧升级、提升城市科技竞争力等方面多作贡献。

作为内陆首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正抢抓新一轮全球性产业发展和“数字中国”建设机遇,加大了在数字经济产业上的布局力度。继紫光集团千亿高科技项目落户两江新区、投资10亿美元的万国半导体项目试投产、腾讯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一期试运营后,总投资约27亿元的“高铝硅触摸屏电子基板和高铝硅特种功能材料研发生产基地”也在两江新区加速推进,预计今年8月正式投产。

如今,两江新区正成为中西部数字经济发展的投资洼地,吸引着一轮又一轮的投资者前来淘金,挖掘数字经济发展机遇。

此外,哈罗协信英伦小镇项目落户龙盛新城;蚂蚁金服追加82亿元用于对两江新区的两家小贷公司进行增资;金康新能源电动汽车工厂预计9月试生产…..2018年以来,两江新区重大项目“扎堆”入驻,两江新区俨然成为投资兴业的沃土。

从投资金额看,投资50亿元以上项目5个,合同投资总额356.9亿元;投资10-50亿元以上项目8个,合同投资总额208.9亿元; 投资10亿元以下项目126个,合同投资总额119亿元。

从项目构成看,数个世界500强、独角兽、行业龙头等产业带动力影响力强的重点项目顺利签约落户。上半年新签约项目中,世界500强企业法雷奥集团,独角兽企业商汤科技公司,行业龙头阿里巴巴集团、紫光集团、斐讯等18个重点项目落户两江新区,合同投资总额超过300亿元,占比分别为17.3%和47.7%。

“不仅如此,上半年招商还呈现出央地合作日趋紧密的趋向。”据两江新区招商合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投资10亿元的中船重工西南研究院项目、投资10亿元的中建国际重庆装配式建筑生产及研发基地等4个央企投资项目也相继落户。

上半年新签约项目139个

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投资便利化

2018年1-6月,两江新区直管区新签约项目共计139个,其中工业项目40个,服务业项目99个。主要涵盖汽车、智能信息、现代服务业、金融和科技创新等领域,其中智能信息、现代服务业、金融业项目质量较高,投资总额分别为218.4亿元、174.05亿元和158.06亿元。

其中在新开工项目方面,两江新区直管区新开工项目共50个,投资总额约233.3亿元。重点项目包括德国威巴克汽车减震器工厂项目、航空发动机叶片生产研发基地项目、伟巴斯特项目、八戒•两江“互联网+现代服务业小镇”项目等。

此外,包括北京海纳川重庆现代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项目、三河利原重庆新建工厂项目、万国半导体项目、百能达普什汽车零部件项目、巧课力CG项目等重点项目在内,今年上半年新投产(运)项目方面共计29个,主要为汽车零部件类和科技创新类项目。

两江新区营造的一流营商环境正成为造全球重要投资目的地,促进产业之花盛情怒放。

今年3月,两江新区正式推出集群注册制度,以进一步降低企业注册门槛,促进投资便利化,优化区内营商环境。截至目前,通过集群注册方式成立的企业接近200家。

值得一提的是,集群注册制落地两个月以来,两江新区集群注册制度运营方——漫客空间已经先后推出了财税、法律、知识产权、人力资源、产业资源对接、金融等6大类服务包,涵盖企业注册和后续服务全流程。在此基础上,企业申请营业执照的时间将会压缩到2~3天。

集群注册制度是“放管服”改革的一项创新内容,也是重庆自贸试验区两江新区片区支持“四新”(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经济发展,开展“四新”经济审慎监管的创新举措,能有效降低企业的注册时间和注册成本,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服务自贸区建设。

事实上,这也是两江新区不断优化区内营商环境的缩影。从更大层面上来说,两江新区还在推进大部制改革、深化行政机制体系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等多方面,不断完善“放管服”改革体系。

其中,在市场监管上,“市场信用监管平台”已经成为两江新区的“利器”。这个平台如今已经囊括了投诉举报指挥调度、市场主体分类监管、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等7个系统。

多重利好之下,自贸效应正逐渐凸显。有数据显示,2018年1-5月,两江自贸区新增市场主体1160户、资金总额246.3亿元,市场主体累计达到15528户、资金总额4362.2亿元,正式签约项目37个、投资金额310亿元。

“重庆自贸区的挂牌成立对市场主体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利好消息。我们也相应地采取了相关措施,以促进和规范市场主体的健康增长。”上述负责人说。

为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7月13日,两江新区近日制定《两江新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十项行动”方案(试行)》,该《方案》是继去年新区发布的四个“黄金十条”招商政策后的又一利好消息。

《方案》分为十项主要任务,共计40条举措。十项主要任务具体为:营造良好法治环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深入推动行政审批改革、优化公共资源交易环境、打造良好招商引资政策环境、建立健全诚信体系、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构建新型政商关系。

下一步,两江新区还将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改革外商投资管理模式、推动设立自贸专业审理机构等多方面发力,全面提高区内的投资便利化水平。

相关内容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