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8月28日讯 苍溪素有“川北淳邑、锦绣梨乡”之称,多年以来,勤劳淳朴的苍溪人民,宁愿苦干不愿苦熬,使得眼前的梨乡,正在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范本。
搬来好生活
今年,东青镇天桥村从山沟里搬上来的村民赵容干事创业特别有劲头儿。他告诉记者,“新家就在公路旁边,无论是下地干活还是赶场,都方便多了,感觉生活充满了希望。”
赵容的信心与希望,来自于生产生活环境的彻底改善。
近年来,苍溪将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将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当头炮”,统筹结合,精准实施,纵深推进。截至目前,全县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全域覆盖39个乡镇683个村,规划建设集中安置区(点)369个,计划搬迁安置3.33万户11.18万人。
易地扶贫搬迁,搬什么,怎么搬?
“易地扶贫搬迁,要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开展。作为脱贫攻坚中的‘头号硬仗’,这项工作不容有失。我们不仅要搬房子,还要配好公共基础设施,发展好产业,最终,才能‘搬’出群众的幸福生活,‘扶’出群众的好口碑。”苍溪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李汀的话掷地有声。
为实现广大贫困户应搬尽搬、稳定脱贫、安居乐业,近年来,苍溪坚持干部群众同步发力,把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纳入县委县政府每年“十件大事”之一强力推动。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县统筹项目资金4.5亿元用于易地扶贫搬迁,腾退易地扶贫搬迁复垦面积2200余亩,通过增减挂钩流转节余指标1148亩,享受收益3.3亿元。
扶上致富路
为确保搬迁群众安居乐业,苍溪将易地扶贫搬迁与产业规划深度融合,按照“大园区+小庭院”模式,大力推进红心猕猴桃、中药材、健康养殖“三大百亿产业”发展。
在石灶乡九台村,猕猴桃树苗茁壮、丹参藤蔓青青、瓜蒌滚圆饱满,眼前的一切与人们辛勤劳作的身影一起,让人看到一个生机盎然的新乡村。
石灶乡九台村共有35户贫困户,共计95人,其中纳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一批11户21人。近年来,通过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带动,该村发生了巨大变化。
今年初,村里又将“猕猴桃+瓜蒌+脆红李”产业发展规划的实施作为重点工作加快推进。“目前,村里已经发展了300亩猕猴桃、60亩罗汉果、70亩脆红李、200亩核桃,还有丹参、西瓜、小辣椒等,预计到明年,可以实现产值360万元,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村支部书记张桂强自豪地介绍道。
借着易地扶贫搬迁的东风,苍溪累计建成集中聚居点165个,建成白鹤东风渔家小镇等特色产业小镇10个,打造乡村旅游景点89个,建成特色产业园区83个、经济庭院1.3万个,实现搬迁贫困户人均年增收3500元以上。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梨花深处,一幅安居、乐业、村美、人和的乡村振兴蓝图正在变为现实,梨乡儿女的幸福生活,正在起航。(安元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