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9月7日讯 涪陵区结合农业产业优势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把产业兴旺作为全区乡村振兴的工作重点和突破口。依托榨菜集团、太极集团两大上市龙头企业,打通一二三全产业链,打造榨菜、中药材两大百亿级产业集群。两大产业交叉覆盖涪陵沿江、坪上和后山所有乡镇,形成产业优势区域互补的新格局,推动全区乡村产业振兴。
六大方面打造榨菜全产业链条
涪陵制定全区榨菜产业升级行动方案(2018-2020年),立足涪陵青菜头特色优质资源,依托中国酱腌菜行业上市企业涪陵榨菜集团等龙头企业,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项目牵引、市场运作”方式,打造榨菜全产业链条,破解产业发展制约瓶颈,建设集“品种选育、生产加工、文化旅游”于一体的世界榨菜之乡,实现富民兴企、绿美乡村目标,推进榨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大力强化种植基地建设,加大企业扩能升级,促进农户利益链接。为此,涪陵建立鲜销及加工优质原料基地,青菜头种植面积达73万亩,其中海拔600米以上的区域鲜销面积30万亩。全面推广应用抗病丰产的青菜头优良品种,建立化肥农药投入监管机制,推进青菜头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涪陵打造占地1000亩的涪陵榨菜智能化绿色化生产基地,重点支持榨菜集团开展扩能升级、生产技改升级、高端辅料生产中心、榨菜工程技术中心、涪陵榨菜期货交易中心等项目建设。此外,在巩固和完善现有最低保护价收购、订单生产、合同收购、青菜头收益保险等基本经营模式的基础上,着力试行和推进青菜头种植经营主体改革,促进和保障农户的长效收益。
提升榨菜科技创新,强化榨菜品牌宣传,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涪陵推进青菜头新品种选育、青菜头种收机械化及保鲜技术研发,加快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等榨菜生产技术创新研发。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发展循环经济,减少盐水排放,打造绿色产业。同时,建立“互联网+品牌”,拓展国际市场和网络营销,通过应用大数据分析,宣传涪陵青菜头、涪陵榨菜的品牌价值;申请登记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注册国际商标,提升涪陵榨菜国际知名度等方式打造涪陵榨菜品牌。建设全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推进“涪陵1898·中国榨菜文化小镇“、龙潭田园综合体建设,创新举办榨菜文化节会等,吸引国内外客商和消费者参加。
五大举措布局中药材产业发展区
涪陵把握全市培育发展千亿级中药材支柱产业有利契机,充分发挥太极集团龙头示范带动作用,实行“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农民”的股份合作生产经营模式,实施价格保护并实行道地订单种植。制定全区中药材产业升级行动方案(2018-2020年),到2020年,科学合理布局涪陵区“三片三园三厂一区一镇”中药材产业发展区。
打造“三片”10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包括涪陵沿江片区3万亩、坪上片区5万亩、后山片区2万亩,涉及紫苏等10个中药材及食药同源品种。建成三个多品种中药材种植示范园。重点打造蔺市镇新桥村、百胜镇红花村、罗云乡干龙坝村3个村级示范园,分别建立种植示范园300亩以上。建设三个中药材初加工厂。将第一车间建在优质的、生态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围绕“三片“分别规划建设占地50亩的中药材初加工厂,配套建设中药材设施农业。建设现代中药加工产业园区。在涪陵李渡开发区、龙桥开发区各建成40万平方米的太极医药城,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中药智能化提取中心和国内市场生产基地。建设大顺中药材特色小镇。利用涪陵大顺乡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人文地理资源,打造中医药实体产业,布局大健康服务业,建设集产业发展、文化体验、康养示范和乡村旅游为一体的全国知名的中药材康养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