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美黄河行】引进“阳光”产业 忻州偏关扶贫模式既环保又长远

发布时间:2018-09-15 11:18:0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张静  |  责任编辑:蔡彬
分享到:
20K

光伏板设置

中国网讯(记者 张静)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位于山西省西北边陲,属于毛乌素沙漠边缘地带,干旱少雨之地。这里的村民基本是“靠天吃饭”。就是这样一个地区,依靠日照时间较长的优势,引进发展“阳光”产业,实现村民特别是贫困户的脱贫致富。

据偏关县县委书记王源介绍,天峰坪镇光伏发电设施占地约800亩,由57个村级电站组成,坐落于杨家岭村,天峰坪村,担水沟村和桦林堡村4个村庄。发电总规模可达22.3MW(兆瓦),年收入达2500万元左右,惠及全县83个贫困村。收入中除去租地成本,减掉发电设施的运行成本,剩余收入全部分配到83个贫困村。设备投资采用扶贫帮扶的形式,费用全部由政府出资,这种模式属于村级光伏联合电站。

据介绍,村级光伏联合电站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达到“林光互补”的效果,光伏板架高为3—4米,在光伏板下栽种杏树,既可以实现土地的节约利用,另一方面通过光伏板使雨水相对集中,浇灌杏树,还可在春季防御春寒。

除了村级光伏联合电站,偏关县光伏扶贫项目还采用“集中式”和“户级分布式”两种模式。“集中式”项目选址在老营镇等地,占地1200亩,总规模可达30WM(兆瓦)。引进企业投资,企业负责设备建设和运营,并每年向县政府付款360万元作为扶贫资金,连续缴纳20年。政府将每年的扶贫基金用于全县非贫困村贫困户的帮扶工作。“户级分布式”的模式则是主要针对贫困户,利用农户窑洞上的平顶(屋顶)安装发电量为3000W(瓦)的发电设施,每户每年增收约4000元左右。设备费用一部分由符合贷款条件的贫困户向县信用联社贷款1.68万元,另一部分由承建企业垫资。发电收益前5年保证贫困户每年增收1000元的基础上向信用联社还贷3360元。在第二个5年中,保证贫困户每年增收3000元的基础上还清企业垫资,10年之后全部收益归贫困户所有。

偏关县采取“集中式”、“村级联合式”、“户级分布式”三种发展模式建设光伏扶贫电站,实现了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光伏扶贫的全覆盖,户均年收入可达3500元以上。

“既要保证每一个贫困户实现在当下脱贫,又要发展一个长期增收的产业,这是偏关县脱贫致富考虑的一个主要问题。一般光伏发电的回报年限为25年,是脱贫之后一个长期增收的产业,这是我们发展光伏产业的关键因素。”王源说。

相关内容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