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州区小柑橘再现辉煌 小山村重焕荣光

发布时间:2018-11-12 14:54:1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郭小勇  |  责任编辑:吴一凡
分享到:
20K

中国网11月12日讯   入冬后的天气渐凉,叶落草黄,大地一片萧瑟,而开州区赵家街道阳坪村却是另一番景色,漫山遍野的柑橘树上挂满了开始泛黄的柑橘,绿油油的树叶让大地生机盎然。

“看这个长势,明年春天肯定又会大丰收。”在柑橘林间干活的村民兴高采烈地说,这些柑橘就是“金疙瘩”,脱贫致富全靠它,他们能有今天的好生活,开县传财柑桔种植股份合作社功不可没。

穷山村里种柑橘

地处山区,离集镇较远的阳坪村,以前因土地贫瘠、交通不便,是赵家街道最穷的一个村。

“我们小时候能吃饱肚子都是奢望。”开县传财柑桔种植股份合作社负责人唐传才告诉记者,上世纪70年代,他们的父辈虽然天天都在地里辛苦劳作,但家家户户仍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穷则思变,再也不甘于过穷日子的阳坪村人决定寻找出路。上世纪80年代初,他们开始在原本种庄稼的土地里栽种柑橘树,最先提出这个想法并带头实施的是唐传才的父亲。

“这点土地种庄稼都养不活人,种植柑橘不饿死人才怪。”

“我看他们是想一出是一出……”

虽然当时村民并不理解和支持,但唐传才的父亲没有气馁,而是将自家的土地全都种上了柑橘树。

由于阳坪村海拔、温度都适合柑橘树生长,在唐传才父亲的精心管护下,两三年后他家的柑橘投产了,每斤四五角的价格,超过了粮食的价格,而且产量比种粮高,一亩柑橘树相当于种庄稼两倍的收入,这彻底打消了村民们的顾虑,大家纷纷开始栽种柑橘树。

经过近10年的发展,到上世纪80年代末,阳坪村已种植柑橘近千亩,成了有名的柑橘村。村民的收入快速增长,曾经的穷山村一跃成了赵家街道数一数二的富裕村。

从辉煌走向没落

1988年前后,每到柑橘成熟的时候,全国各地的客商都会前来抢购,这也是阳坪村柑橘最辉煌的时间。但好景不长,随着各地都开始种植柑橘,加上阳坪村因前些年柑橘畅销大家没有主动拓展新市场,以及村里多数年轻人外出务工管护跟不上,村里的柑橘产业开始走下坡路。

“年轻人在家搞农业没有前途,累死累活还不如在外面打点零工强。”“这个地方交通不便,不会有多大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包括唐传才在内的大多数年轻人还是选择了外出务工,村里的柑橘树受到了冷落。

“越没有钱赚,村民就越不去管它,柑橘的品质就越差,最后形成了恶性循环。”唐传才说,到了上世纪90年代,他们村的柑橘树就无人管理,甚至遭到毁坏,这让他们的父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这些柑橘树可是我们辛辛苦苦栽下去的,也正是有了这些柑橘树,才养活了你们这一代人。”每年春节回家,唐传才的父亲都会给他念叨,他知道这是父亲看到柑橘树无人管理而心疼。

2009年,阳坪村的柑橘树从最辉煌的近千亩缩水到五六百亩,而剩下的几百亩也因管理不善早已没有了曾经的辉煌,柑橘就如一个过客渐渐淡出了阳坪村人的视线。

让柑橘起死回生

2010年,在外打拼多年淘到了第一桶金的唐传才作出了一个让人出乎意料的决定——回家承包柑橘园,让曾经火爆一时的阳坪柑橘再现当年辉煌。

在与村民多次商议后,唐传才很快组建了开县传财柑桔种植股份合作社。村民以柑橘树、林地、现金、荒山、水田、运输车、喷药机、库房和技术等多种方式折价入股,其中林地股权、柑橘树股权具有优先权,实行先对林地股权、柑橘树股权保底计入成本核算,从利润中提取公积金和公益金后,再进行资本分红。

合作社还实行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物资供应、统一品牌使用、统一产品销售,全面提升果园种植技术,降低种植成本,提升品牌知名度,拓宽销售渠道,为阳坪柑橘的再次腾飞奠定了基础。

唐传才还在创新管护模式上下足功夫,在技术团队的努力下,成功实现了柑橘挂果保鲜到每年二三月上市的成功经验,成为了“开县春橙”的先行者。

在加强管护提升柑橘品质的同时,唐传才还通过多种方式全方位营销宣传阳坪柑橘,目前已打开了重庆、四川、陕西、河南等地市场,还与尚果有限公司、重庆天邦食品有限公司签订了长期鲜果销售合同,彻底解决了销售之忧。

在开县传财柑桔种植股份合作社的带动下,阳坪村柑橘的名气再次打响,种植柑橘能致富的思想也在村民心里扎下了根,现在不仅越来越多的本村村民回到村里加入柑橘种植队伍,就连周边村民也回到家乡要求加入合作社。

截至目前,开县传财柑桔种植股份合作社种植柑橘面积917亩,已投产果树3.6万余株,入社会员115户,年产值500万元以上,每年户均增收8000元以上,柑橘树又成了阳坪村人的“摇钱树”。(郭小勇)

相关内容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