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蓥李双林:从打工仔到“电子达人”

发布时间:2018-11-13 14:31:1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邱海鹰  |  责任编辑:吴一凡
分享到:
20K

中国网11月13日讯   在四川省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会上,多次提到华蓥市:像华蓥这样一个小小的内陆县级城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从无到有、由小变大,在全省起到了引领作用,这是一个奇迹。

但谁也难以想到,制造奇迹的却是一位返乡农民工。他便是有“电子达人”之称的华蓥市政协委员、广安市华蓥山领创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双林。

李双林(中)冒着倾盆大雨专程到阳和镇鸽笼山村,给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工程受益者祝春淑,送发产品加工所需的原材料。

打工仔的人生转折点

1975年春天,李双林出生于华蓥市古桥办事处新民村五组的一个农民家庭。1993年秋天,高考落榜的李双林随“打工潮”到广东省东莞市的立德电子厂当上了一名小工,干了3个月小工便提升为副班长,又过了3个月提升为班长。那年,他刚满18岁。

由于李双林在短时间内便显露出了自己的才华,其名声在同行业中不胫而走,一年后他便被深圳一家电器厂“挖”去任课长,专门管理拥有500多名工人的生产线。他不仅在生产管理上井井有条,而且还带领员工大力实施技术革新,两年后被提升为该厂经理。

2004年5月,不到30岁的李双林在积累了一定资本和企业经营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与其他两名合伙人合资组建了东莞领祥电子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高低频变压器等电子产品,迎来他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李双林和伙伴们已拥有了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的员工达2000多人、主要生产高低频变压器及电脑连接线等产品的4个分公司。

2009年春天,受金融风暴影响,沿海不少企业选择了产业向内地转移。李双林审时度势,也有了向内地转移的想法。他带领另外几名股东回四川华蓥老家过“五一”,得知华蓥市正在实施煤矿、水泥等资源型产业向低碳生态型新兴产业转型这一消息后,李双林喜出望外,认为这不仅是自己回报家乡的良好机会,而且更是企业实施产业转移的最佳节点。在充分考察论证的基础上,与股东们协商,李双林决定带领伙伴们回自己的家乡华蓥再展宏图,他也迎来了人生的第二个转折点。

3个月后,华蓥市崛起了首个从事新兴产业的企业——“广安华蓥山领创电子有限公司”。对于看惯了“黑白”产品煤炭、水泥的华蓥人来说,电子信息产品既神奇又稀奇,仿佛成了大山中的“洋玩意儿”。

正所谓占有天时、地利、人和,在地方党政和职能部门支持下,经过李双林和伙伴们的艰苦创业,不到一年时间,华蓥山领创电子有限公司厂区面积便扩张到70多亩,员工增加到700多人,其产品也从国内市场拓展到海外市场。同在这一年,李双林和伙伴们决定,将集团总部从广东东莞迁至华蓥。

李双林(右一)在实验室与技术人员研讨产品技术革新

“空杯”心态从零开始

新企业不但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起点。新起点靠什么?靠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从普通打工仔到农民企业家,虽然身份地位发生了变化,但李双林刻苦拼搏、努力钻研的“本质”一直没变。用他自己的话说,“不管是打工仔还是老板,无论是在日常工作岗位上,还是在创业致富路上,都要有‘空杯’心态,一切都是从零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

如何让“超薄磁芯高频变压器”精确到0.001毫米,成为技术突破的关键。连续1个月,李双林在华蓥、成都两地间来回奔跑。白天,他与公司技术团队一起攻关;晚上,开车到成都,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专家交流。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2年,“超薄磁芯高频变压器”研发成功,成为领创电子“联姻”韩国三星、日本田村的“秘密武器”。在2012年以来的短短三年时间,李双林与公司技术团队收获了3项发明和17项实用型专利,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而且获得一系列荣誉称号。

“企业成功的关键就是创新。”李双林说,事实上,创新的不仅是技术、产品,还有经营理念。领创电子不仅积极与华蓥市工业园区内的企业开展配套合作,还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极大地拓展了产品市场。 

李双林与公司核心管理人员研讨企业发展战略

引领回巢的“头鸟”

在搞好生产经营做大做强企业的同时,李双林和伙伴们创建的华蓥山领创电子有限公司,以发挥“领创”作用为己任,在沿海乃至全国同行业中“抛头露面”、“现身说法”,积极协助地方政府开展招商引资。

从2011年春天开始,他们相继吸引了国雅、中盛、华金润等46家电子信息企业落户华蓥。地方政府也因势利导,主动实施“筑巢引凤”战略,在制定“经略产业发展高地,打造华蓥数字硅谷”经济发展战略的同时,加大工业新城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成了面积近10平方公里的既有厂房又有住房、既有工作又有生活,既有生产又有服务、既有工厂又有商场“产城一体”的现代化工业新城,入驻新型工业企业108户。仅今年以来,就引来为华为、小米等著名品牌供货的坤鸿电子和为戴尔、惠普等一线品牌供货的怡田科技等16家电子信息企业落户“西部硅谷”。截至目前,华蓥工业新城电子信息产业园已引进企业77家。

截至目前,领创公司员工发展到3000多人,年产值达2.5亿元,不仅成为广安市电子信息产业中的“元老”级企业,而且成为引领在外人员“归雁回巢”创业就业的“头鸟”。   

而李双林也因返乡创业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2012年、2017年,他被连续推举为政协华蓥市第八届、第九届委员,同时还有了“电子达人”的称誉,他的人生再次迎来转折。

李双林(右一)在车间现场给刚进厂的员工传授职业技能

送活到家带动就业

“随着园区不断壮大,企业用工、产业提档升级等一系列问题逐渐显现,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园区发展。因此,园区内的电子信息产业做大做强,要有针对性地制定产业扶持办法,以此来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目前,李双林正在进行“破解发展瓶颈,精准扶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专题调研,倾情为地方经济发展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

李双林不仅参政议政,为地方发展建言献策,还积极为乡亲做实事好事。在企业招收员工时,尽量向弱势群体倾斜,目前企业在岗员工80%以上是留守妇女、下岗失业人员和城乡富余劳动力。同时,积极参与地方的精准扶贫活动,在企业创造性实施“居家灵活就业”工程,在阳和、高兴、禄市、古桥等地处偏远的农业乡镇,采取“送活儿到家”的方法,让5000余名农村老弱病残人员,在自己的家中为企业加工产品,平均月收入达2000元以上。

正如阳和镇鸽笼山村残疾人祝春淑所说,“我腿脚不方便,做不了重活,由于没有收入,家里日子艰难。从去年冬天开始,李老板他们送活儿到我家,活儿既轻松又简单,足不出户就可以每月挣1000多块钱。”

“他们不仅把加工的原材料派人送到家,还按时派人来把产品收回去,我们一点儿钱都不出,只管做活儿,安逸得很。”一提到李双林实施的“居家灵活就业”工程,高兴镇高兴村贫困村民张雪梅赞不绝口,“就连每月的工钱,他们也如数送到家中。”(邱海鹰 文/图)

【记者手记】从打工仔到企业家,李双林更清楚创业需要什么,打工者又需要什么。因而,在他的企业里,他并不以老板自居,时常在车间和员工们聊天,也时常蹲在地上和技术人员一起攻关。对于一路走来的返乡创业路,李双林说,有“三个离不开”:不怕输、不服输的勇气与勤奋,齐心协力的创业团队,再就是政府给予的大力支持。从企业家到政协委员,李双林想得更多的是家乡需要什么?群众期盼什么?他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家乡的热爱,不过,他并不愿将此称为感恩,在他的创业经和企业观中,这些都是企业发展生存的一部分。

相关内容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