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生命兑现脱贫承诺 杨骅先进事迹首场报告会让数百观众几度抹泪

发布时间:2018-11-19 10:55:34  |  来源:华龙网  |  作者:周晓雪 邱小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分享到:
20K

16日,重庆市优秀扶贫干部杨骅同志先进事迹首场报告会在重庆忠县举行。记者 石涛 摄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重庆4347个驻村工作队、3608名第一书记和1.7万名驻村工作队员奔赴脱贫攻坚一线,他们翻大山、趟泥泞,以乡村为家,把农民当亲人。忠县金鸡镇傅坝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杨骅就是其中优秀的代表,坚守一线,苦干实干,直到2018年8月21日上午,他累倒在热爱的岗位上。11月16日,重庆市优秀扶贫干部杨骅同志先进事迹首场报告会在重庆忠县举行,杨骅的父亲、生前同事、帮扶对象等6位报告人,讲述了他平凡中的坚守、实干中的奉献。杨骅的故事让现场400多名观众深受感动,引起了热烈的反响。

同事眼里的他:

为了兑现对乡亲的承诺 他付出了全部心力

蜂水村离忠县县城58公里,山高坡陡,经济落后,全村668户,1911人,是全县72个贫困村之一,也是杨骅来到傅坝村之前,曾工作了一年多的地方。

忠县金鸡镇蜂水村支部书记彭涛。记者 石涛 摄

忠县金鸡镇蜂水村支部书记彭涛清楚地记得,2017年3月20日,作为驻村工作队队员的杨骅来到蜂水村,与她对接工作时,她说:“我们村条件差哟,住在这里,怕你们不习惯哟。”杨骅抢着说:“我们是来扶贫的,又不是来住宾馆的。”彭涛当时就觉得这个城里来的干部,没架子,挺实在。

第二天,驻村工作队就开始走访贫困户,了解每个家庭的情况。其中一位贫困户屋里一地的鸡屎,简直让人下不了脚。彭涛还没反应过来,只见杨骅拿起扫帚开始打扫,不一会儿就把院子收拾好了,临走时还嘱咐那户人家要注意清洁卫生,免得生病。“对我们农村人来说,帮忙打扫屋子,那不只是不嫌脏、不嫌累,更是不嫌弃你这个人啊。”彭涛既意外又敬佩。

今年5月,因为工作出色,组织把杨骅调到了傅坝村当第一书记。报到那天,他在村民大会上说:“作为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队队长,我深感责任重大。我愿意和大家一起努力,让傅坝村摆脱贫困,真正富裕起来。”

忠县安监局职工、忠县金鸡镇傅坝村驻村工作队队员黄建国。记者 石涛 摄

“为了这个承诺,他在傅坝工作的42天里,没闲过一天。”忠县安监局职工、忠县金鸡镇傅坝村驻村工作队队员黄建国在报告会上说,杨骅每天带着扶贫干部们走田坎、爬山头、进农家,调研村里产业发展、规划贫困户脱贫项目、推动全村危房改造,到村民小组召开院坝会,宣传扶贫政策。

“有一天,我们连续走访了10户贫困户,走到最后一家,已经是晚上10点了,每个队员的脚都走软了。骅哥鼓励我们说,再坚持坚持,不亲自去贫困户家里看看,怎么能做到精准扶贫呢。”黄建国说,就这样,杨骅一个月就带领扶贫干部们跑遍了全村,系统梳理了64户已经脱贫和5户尚未脱贫家庭的准确情况。

黄建国清楚地记得,杨骅在离开的前一天还在操心贫困户刘兴国家危房改造的事。“他太累了,为了兑现对乡亲的承诺,他付出了全部心力……”报告会上,黄建国哽咽道。

杨骅生前在安监局的同事、朋友董世军。记者 石涛 摄

杨骅虽然走了,但是傅坝村的故事还在继续……杨骅生前在安监局的同事、朋友董世军,主动接过了“第一书记”担子,就着杨骅的办公桌、睡铺,在傅坝村“扎营”,开始一段新的工作历程:“我想把杨骅想干却没干完的事情继续干下去!”

现在,傅坝村的果园扩建项目已经通过审批,预计年前就可以开工;村里的公路已经完成硬化4.3公里,另外两条公路的扩宽改造工程也在有序推进;微信公众号也已经建起来了,乡亲们可以接收最新的扶贫政策和致富信息了,电商平台也已经进入试运营……

“我们深深地记得,杨骅曾说,他想让傅坝村一年年富起来,让老百姓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这是杨骅的心愿,也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到2020年,我们一定要让大家看到一个崭新的、幸福的傅坝村!”报告会上,董世军做下这个承诺。

父亲眼里的他:

他怕我为难 从未提过任何要求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杨骅是党的好干部,更是父亲眼中的好儿子,而杨骅对待工作任劳任怨、对待困难群众真心真意的态度,与杨家“忠孝、友善、勤劳、朴实”的优良家风分不开。

杨骅的父亲杨志刚深情回忆了杨骅的一生。记者 石涛 摄

杨骅的爷爷杨天奇1952年参军入伍,1957年复员后回到忠县,下矿井、背矿石、修水库……一刻也不停歇,最后累得大口吐血,倒在了工地上,年仅44岁。在杨天奇的追悼会上,1000多名群众自发前来为他送行。

这件事对杨骅的父亲杨志刚触动特别大:“我父亲是一名共产党员,他一生都在听从党的召唤,踏踏实实地做事、清清白白地为人,这是他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后来,杨志刚做过乡村教师,在农村人民公社当过党委书记,后来还做了副县长。他一直对孩子们说,我们家就是普通家庭,一切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和奋斗。这点上,杨骅做得最好。

“1999年,企业改制,杨骅媳妇下岗了,孙子刚出生,他们的日子过得十分紧张。说实话,那段时间,我怕儿子找我,让我给儿媳安排工作。下岗工人那么多,我要是给儿媳安排了,群众会怎么看我们一家人。可这孩子就是让人心疼,一句话都没提过。”后来,杨志刚才从女儿那里知道,杨骅没找他就是怕他为难。

报告会过程中,杨志刚一直眼角泛着泪花。记者 石涛 摄

去年3月,杨骅告诉父亲想去金鸡镇蜂水村驻村扶贫,杨志刚觉得他适合农村工作,特别支持。父子俩日常除了生活交流,说得最多的还是他的扶贫工作。“我还和杨骅相约,要一起去他驻村的地方看看。”杨志刚的眼里噙满泪水。

今年9月,女儿陪着杨志刚去往杨骅生前扶贫的村里看了看。提起杨骅,村民们都说他的好。“都说我养育了一个好儿子!他是我的好儿子!也是党和人民的好儿子!”

张荣梅回忆与杨骅的短暂相处,泣不成声。记者 石涛 摄

贫困户眼里的他:

把爱带进了我们家 让我们有了希望和信心

对于张荣梅来说,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她觉得杨骅就像自己的亲人一般,是她和妹妹的“杨爸爸”。张荣梅是傅坝村贫困户张启斌的大女儿,今年刚考上大学重庆工程学院,正当全家人为学费发愁时,傅坝村村支书陈廷虎带来了一位“第一书记”,对口帮扶他们家,名叫杨骅。

起初,张荣梅并没抱什么希望,可谁知,这个“第一书记”先是帮她了解了申请国家教育补助的政策,还通过在农委工作的妹妹联系,为她争取到了爱心企业的3000元资助。“这时,我们才明白,他真的把我们的事当成了他自己的事!”张荣梅十分感动。

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更让张荣梅对杨叔叔充满了感激。在填报助学补助申请的时候,因为系统里张荣梅的名字和身份证上的名字不一致,一直申请不了。冒着酷暑,杨骅一趟又一趟地跑镇政府说明情况,补办手续,协调处理。几天后,张荣梅的名字更正了,助学补助也申请下来了。

“我原以为贫穷会让大学对我关上门,没想到杨叔叔用力将门给打开了!”讲着讲着,张荣梅已经泣不成声,“是杨叔叔走进我们,融入我们,感染我们,把爱带进了我们家,给了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希望和信心,您就是我们最亲最亲的亲人,您就是我们的杨爸爸。”

在杨骅去世前一天,杨骅还去了张启斌家里帮忙背了谷子。背完后。张荣梅拉着他,留他吃晚饭。杨叔叔高兴地说:“你们一个考上大学,一个考上初中,今天给你们庆祝一下!”他还帮张家出主意,他们家房前屋后很适合搞林下养殖,帮忙代买了15只鸡苗。

“杨爸爸,我记得您说过的每句话。我想像您一样,做一个有理想有责任的人,不管未来的路有多艰难,我都会带着最初的梦想走下去,带着您的期望走下去,我们一家人永远都不会忘记您!”演讲结尾,张荣梅已是满脸泪水,台下许多观众也在跟着抹眼泪。

记者眼里的他:

民心深处立丰碑 杨骅留给我们不断前行的力量

到底是怎样的一位扶贫干部,让万千网友们为之惋惜、心痛?10月12日,重庆电视台记者廖洋益去到忠县,在杨骅生前生活、工作的地方深入采访,寻找答案。

重庆电视台记者廖洋益。记者 石涛 摄

“多么好的一个人呀!”廖洋益见到的每一位采访对象都反反复复说着这句话,一提到他就落泪。“从每个人深情的讲述中,我看到了一个普通的基层党员干部如何用爱和责任赢得了怀念和褒奖;我看到了忠厚仁义的家风怎样影响着一个人的成长;看到了一个真心实意为群众服务的共产党员是如何在老百姓心中竖起一座丰碑!”

翻阅杨骅四十八载的人生履历,从1989年走上工作岗位到2018年牺牲在扶贫一线,他的人生没有宏大叙事,没有波澜壮阔,有的只是平凡中的坚守、苦干实干中的奉献。

他在粮食、路政、安监等多个单位工作,都是最基层的岗位,面对平凡而又繁琐的工作,他始终认为党组织“把我放在哪里都是信任”,坚持每日事每日毕,用令人信服的业绩,证明了小岗位也能有大作为。

在廖洋益看来,杨骅的背后,有忠诚担当的爷爷、谆谆教诲的父亲,也有深明大义的奶奶、孝老爱亲的母亲、吃苦耐劳的妻子、乐于助人的妹妹……倾听杨骅一家三代的家风故事,感受到的是良好家风的接续传承所带来的强大价值力量。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像杨骅一家三代一样,从自身做起,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才能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杨骅走了,但杨骅留给我们的是不断前行的力量,理解榜样越深,心灵共鸣就越响。只要我们以杨骅为榜样,满怀激情地干,只争朝夕地干,脚踏实地地干,就一定会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报告会结尾,廖洋益饱含激情地说道。

现场反响:

杨骅做到了“用脚步丈量大地” 扶贫工作要用心用情

杨骅的故事感动了现场不少的观众,金鸡镇蜂水村的贫困户李明权就几度落泪。

报告会现场,不少听众流下了感动的眼泪。记者 石涛 摄

“杨骅对我们是真得好,把贫困户的事当成了自己的事,经常到我家里来聊天。”前几年,李明权做生意失败了,搞养殖也血本无归,跑摩的又摔断了腿,家里孩子读书也没有钱。杨骅听说后,主动找他商量,给他家送去了2个猪仔,还买了饲料,教他科学养殖的方法。杨骅还对李明权承诺,等到过年,猪长大了,就去他家买猪肉,保证他们家有收入。

三汇镇寨坪村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队长万山红听了杨骅的事迹,感触颇深。“听了这个报告会,我流了几次泪。特别是彭涛书记讲到的一些细节,不仅仅是感动,还是一次驻村工作再培训,学习如何和群众沟通,如何做好基层工作。”

万山红说,在以后的扶贫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与贫困户“心连心”,要像杨骅一样用心去干事、用情去做事。“他连群众的娃儿喜欢吃什么都记得到,他是在用心干这件事,群众都把他当一家人,张荣梅都想喊他一声‘杨爸爸’。以后的工作中,我们扶贫干部也要用心、用情。”

六位报告人的报告让在场听众十分感动。记者 石涛 摄

金鸡镇党委书记张小平与杨骅曾一起工作过,他说,杨骅是真正做到了“用脚步丈量大地”。“现在这种干部真难找,尤其是像他这种家庭背景的更难找。他真正做到了吃在村、住在村、干在村,才到傅坝村42天,就把所有贫困户都走遍了。”张小平说,希望以这个报告会为契机,在全镇掀起向杨骅同志学习的热潮,以更加扎实的作风、务实的工作,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不丢下一个贫困群众。

安监局办公室主任郑晓峰曾跟杨骅一个办公室工作,听了报告之后,特别是杨骅在基层扶贫的事迹,他深受感动。“杨骅是时时刻刻心中装着群众,今后工作中,我会以杨骅为榜样,学习他这种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干好,为全县、全市的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相关内容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