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蓥:累计投入14.2亿元 治理困难立地160余平方公里

发布时间:2018-11-28 15:47:1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游青  |  责任编辑:闫景臻
分享到:
20K

中国网11月28日讯 11月25日,位于四川省华蓥市溪口镇袁家坝村的一处池塘中,翩然飞舞的鹭鸶鸟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观看和拍照。今年冬天,袁家坝村已出现了上千只鹭鸶鸟。

“这几年,飞来村里的鹭鸶鸟一年年增多,这儿都快成‘鹭鸶村’了。”一直住在袁家坝村的杨秀平说,环境好了,自然成了鸟类理想的栖息地。特别是入冬以来,在树梢上,密密麻麻全是鸟儿,场面十分壮观。“以后,村里的鸟儿会更多,所以大家已慢慢习惯这些鸟儿的加入,把它们也看作是村里的一员。”杨秀平说。

鸟儿为何偏爱袁家坝村?这得益于华蓥市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党的十八大以来,华蓥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实施退矿还林、石漠化治理和矿山生态修复等生态治理工程,累计投入资金14.2亿元,治理困难立地160余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上升到50.6%。

强化治理 让家园美起来

今年10月底,全国发展改革系统生态保护与修复经验交流现场会在贵州铜仁召开。华蓥市作为四川省唯一的发言代表,在现场会上作了经验交流。

强化治理是华蓥市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关键。华蓥市将困难立地治理与生态保护和建设总规,脱贫攻坚、山水林田湖草等规划衔接,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分别采取固土培绿、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发展生态产业等方式,确保治理效果。

在困难立地区域,华蓥市实施了“洁净水”行动、生态修复、工矿废弃地复垦、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易地扶贫搬迁等50余个重点项目,统筹整合各类项目资金9.5亿元,最大限度发挥项目资金的集群效应。同时,坚持“政府主导、群众自愿、社会投入”,在市政府每年安排3000万元生态基金基础上,吸纳社会资本10亿元参与生态治理。

针对生态不优、基础条件欠账较多等问题,华蓥市遵循适地适树的治理原则,在天池镇、禄市镇等区域发展油樟、蜜梨、青脆李等经果林4.1万亩,沿省道407、城市东西环线等交通干线栽植红枫、银杏等景观林4500亩,在生态脆弱地区栽植水杉、香樟等生态林8万亩,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大幅提升了森林覆盖率。

华蓥市大力实施交通攻坚、饮用水安全、水利建设等专项行动,通过在困难立地区域新改建道路、启动猫儿沟水库建设、建成天池湖渠系配套、新建集中供水站等措施,有效改善了11.2万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利益联结 让群众富起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华蓥市探索完善困难立地治理与贫困群众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群众共享生态治理红利。

在实施困难立地治理项目时,华蓥市优先吸纳当地贫困群众参与工程项目建设,年均带动6000余名贫困群众增加劳务收入近亿元。项目建成后,利用公益性岗位聘请贫困群众进行后期管护,帮助贫困群众增收。

另一方面,华蓥市通过“复三七”模式、“返租倒包”、易地扶贫搬迁等措施,联结群众与集体利益。

最早探索“复三七”利益联结模式的明月镇党委书记杨奇勇介绍,所谓“复三七”,就是由村集体对荒地荒山统一流转,连片发展经果林,农户和村集体按三七分成获取收益;村集体将收益的三成平均分配给伤残、贫困户等特殊群体,剩余七成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和公共服务。

以明月镇竹河村为例。2016年,竹河村280余户农户以土地入股,种植桃树、李树800余亩,村集体成立了明月镇竹河村桃花岛专合社进行管理。一年后,全村800余亩桃李果园挂果,仅此一项创造的集体经济收益近10万元。

目前,华蓥市33个村(含25个贫困村)流转土地6.3万亩,经果林年产值近5亿元,村集体年收益50万元以上,带动生态脆弱区群众户均增收1600元以上。

“返租倒包”,是指华蓥市针对治理区域建成的连片产业带,吸引企业成立公司进行集中经营管理,群众以土地和劳动力入股组建专业合作社,当专业合作社达到一定规模和收益时,企业将成熟的产业再分片返包给有能力的农户经营、管护,公司免费提供技术和营销,实现企业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均摊。其中,较早实施“返租倒包”的禄市镇蜜梨基地专业合作社,参与农户达120户,“返租倒包”面积6000余亩,平均每亩助农增收1000元以上。

华蓥市还对生活在生态极度脆弱、地质灾害特别严重等困难立地区域的270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在安置区发展种养业和乡村旅游,让贫困群众“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政府对搬迁退出的耕地和宅基地实施退耕还林、土地增减挂钩等项目,恢复耕地、林地1.2万亩,为困难立地治理和生态产业发展腾出了空间。

通过利益联结机制,华蓥市带动困难立地区域贫困群众人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极大地激发了全民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游青)

 

相关内容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