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州:引得甘泉润万家 安全饮水有保障

发布时间:2018-11-29 15:20:3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荆晓强
分享到:
20K

“大山里的人能吃上干净的自来水,是我大半辈子都没想到的事!”近日,开州区大进镇天宝寨村65岁的村民田宜术顺手拧开水龙头,一会儿功夫就接了满满一桶水。他告诉记者,以前吃水要走几公里路挑回来,现在随时拧开水龙头都有水,真是太方便了!

天宝寨村的变化并非个例。大进镇位于开州北部山区,海拔落差大,山高坡陡,喀斯特地貌突出,蓄水能力差,“吃水难”一直是大进镇广大农村地区亟待解决的难题。

2017年,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打响以后,大进镇凭借市、区、镇、村“四位一体”攻坚体系,集全区干群和市委组织部扶贫集团各成员单位之力,全力攻坚克难,因地制宜实施安全饮水工程,成功解决上万人“吃水难”问题,实现了安全饮水全覆盖。

如今,一个个新建的蓄水池矗立山间,一根根水管接进百姓家,水龙头一打开,清澈的自来水哗哗地流。

高山通了自来水,村民生活如蜜甜

对于缺水的记忆,天宝寨村的村民们永远难忘。“以前我们吃的是从各个山沟里集聚来的胶管水,每到天旱时,煮饭、洗菜都要节约用水,更不要说洗衣洗澡了。”村民杨关福告诉记者,家里的胶管经常一断水就两个月,他们常常到几里地之外的山涧挑水,这对身体差的他来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解决“吃水难”问题,成了村民最普遍的心声。面对群众的殷殷期盼,镇村干部和区水务局的工作人员爬山涉水,花了一周多时间,四处寻找水源,终于在山下一处山涧找到饮用水源。去年底,天宝寨村安全饮水工程顺利完工,能蓄水80立方米,可解决800多名村民和一所学校的饮水难题。

同样的难题也发生在红旗村,作为喀斯特地貌最集中的村落之一,无饮用水源、地表水难汇聚、水压不够……一个个技术难题让参与大进镇脱贫攻坚的干群一筹莫展。

在市委组织部扶贫集团驻大进镇工作队的协调下,区水务局的专家们组成攻坚班,联合驻村干部一起找水源、测线路、定方案,最终以分散修建35处饮水池的方式,解决了全村群众饮水难题。

“这水真甜啊,以后再也不用跑很远去挑水了,省下时间到茶园打工赚钱,真是‘一举三得’。”红旗村4组村民田家均笑得合不拢嘴,连连称赞扶贫政策好。

在年华村3组一个叫“白鹤嘴”的山湾,静静地坐落着一座已经完工的安全人饮工程。该村会计胡章术介绍,村里规划建设22处安全人饮工程,可全面解决村民吃水难题,“安全人饮工程的选址经过专家勘测,管道铺设及路线都严格按照要求落实,保障大家吃上干净、卫生的放心水。”

水是生命之源,人饮工程可谓生命工程。大进镇属喀斯特地貌,蓄水能力差,2017年,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市、区、镇、村四级联动,合力攻坚,实施贫困户安全人饮工程122处、非贫困户安全人饮工程123处,全镇安全人饮工程实现全覆盖。同时,整治山坪塘91口、修建渠堰11公里,结束了山区群众“靠天吃饭”的历史。

安全饮水工程和灌溉设施的修建,大大改善了大进镇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村民不仅吃上了干净、放心水,不少人还购置了洗衣机、热水器等家电,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

“现在不用挑水了,还像城里人那样修了洗澡间,大家更爱卫生,精神面貌越来越好。”住进天宝寨村集中安置点的村民田宜术高兴地说。

同时,水利基础设施的改善也推动了村级产业发展。红旗村的茶园、天宝寨村的车厘子、年华村的红心蜜柚都有了更方便的灌溉水源。随着自来水管安装到户,一批村民重新装修了房屋,准备依托乡村旅游搞农家乐,村民的日子越来越甜。

创新管理体制,护好生命之源

对于云凤村的管水员舒仁万来说,一天走十几公里已是家常便饭,一年有大半时间行走在山林荒野、田间地头,这对他来说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责任。

“国家花这么多钱修建的饮水池、安装的自来水管,肯定要管护好,这样才能长久使用。”管理着云凤村3组、4组300多人饮水工程的舒仁万经常将这句话挂在嘴边,走进群众家里也随时宣传这样的思想。在大进镇,像舒仁万这样尽心尽力管水、护水的管水员有几十个,他们长年累月地将群众对安全饮水的企盼落实到每一个行动中。

“无人管、无钱管、管不好”是当前农村地区饮用水管理面临的普遍难题。大进镇以“建管并重”为原则,全程跟踪饮水工程建设各环节,确保工程建好。同时,通过推行村民自治管理、专人管理、委托经营管理等方式,灵活制定管理规则、制度,强化安全饮水工程建后管理,激发群众自发爱水管水活力,探索出一条解决农村饮用水管理难题的新路。

“村里离场镇比较近,有一半人用的是场镇的集中供水。我们一共修建了4处人饮工程,可供近700人用水。”云凤村党支部书记周世洪告诉记者,其中2组、3组、4组的吃水群众要交水费,每吨两元,一元是修缮资金,一元付给管理员作为工资,6组高山上的20户村民共用一口水池,他们则协商好了集体管理,“目前,这两种管理方式效果都不错。”

为管理好村里的20多处安全饮水工程,年华村驻村工作队、村支“两委”制定了《年华村安全饮水工程自治管理制度》,召集村组干部、群众代表、村民监督员等讨论通过。

“管理制度制定好后,我们对全村所有的饮水工程进行了大排查,然后把挖好的饮水工程移交到各组长及村民手中,进行自我管护。”市委党校后勤干部、年华村扶贫“第一书记”沈小将告诉记者。

“经过我们的宣传,村民形成共识,自己管理自己的水缸。”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副主任、年华村驻村工作队副队长姚安伟介绍,制度内容涉及设施保护、用水管理、违法追责等方面,推行饮水工程自治管理,能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发挥最大效益,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全。

红旗村安全饮水工程以村民小组的形式进行管理;长城村和关坪村同吃一处集中供水工程,两村采取共同管理的模式;天宝寨村落实专人管水……

在村干部带头用心管、因地制宜常态化推行管水措施之后,群众们的管水爱水意识逐渐增强,大进镇的许多基层干部发现,安全饮用水管理也并非难事。(王丽娟)

相关内容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