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征程•新邻水”系列报道⒅——【主流媒体看邻水】“高颜值”带来“获得感” 四川邻水迈向生态文明建设新征程

发布时间:2018-12-06 15:46:4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黄姝颖 付恋  |  责任编辑:吴一凡
分享到:
20K

编者按:岁末冬初,在邻水县委宣传部的组织下,中国网记者走进邻水参加“主流媒体看邻水”集中采访活动。在实地采访中,记者先后走进高滩园川渝合作示范区、经开区、长安乡铜锣山腹地乡村振兴示范带、关门石水库等经济建设一线,听介绍、看展板、进工厂、看基地、访农户、踏镜头,亲眼见证了邻水在渝邻合作、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方面结出的累累硕果。为全面反映在四川省委、广安市委全会精神指引下,邻水经济社会发展的蓬勃进取姿态,即日起,中国网推出“主流媒体看邻水”系列报道,用笔头记录风采,用镜头见证发展。

清清库水绕山冈,胜似江南好风光。近日,记者站在邻水县关门石水库堤坝上放眼望去,黛色的群峰绵延不绝,宽阔的水面波光粼粼,一幅水清岸绿的美景尽收眼底。

“目前关门石水库饮用水源达到了国家Ⅱ类水质标准。”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关门石水库是邻水县城的饮用水源,自2017年整治以来,通过农户搬迁、库区治污、加固设施、加强管理等系列组合拳,有效改善了水库水质,周边环境日趋向好,全县20余万人的饮水安全得到了有力保障。

关门石水库的美丽风景只是邻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邻水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关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围绕建设山清水秀城乡共美邻水目标,大力弘扬生态文化,推进绿色发展,倡导绿色生活,全面打响了生态大会战,守住了绿色生态“底色”。

截至目前,全县城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暂居全市第一,大洪河、御临河国控出境断面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县城饮用水源关门石水库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生态文明建设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今年10月,邻水县委再次制定了《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山清水秀城乡共美邻水行动方案(2018—2020年)》,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新步伐、探出了新路子、跨上了新台阶。

生态大洪湖

三大战役 全力以赴塑造生态“高颜值”

从黄桷树公园驱车驶过,树木郁郁葱葱,扑面而来的是全新舒展的“绿色风”;抬起头,拿起手机,随手一拍,轻松收获“邻水蓝”;低下头,水清可观、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近年来,愈加优质的生态环境让邻水市民幸福感“爆棚”。而这一切,是邻水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战役”的卓越成果。

记者获悉,邻水县河流资源丰富,有御临河、大洪河两条主要河流,11条县级河流,12条流域面积20—50平方公里河流,以及83座水库,护水任务艰巨而繁重。对此,邻水坚决执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深入实施水污染治理、水资源节约与利用、河道岸线保护、河道生态基流保障、产业结构调整“五大工程”,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扎实开展“用双脚丈量河流”“保卫母亲河”“洁净水”行动,绘制“一河一图”,完善“一河一策”,建立“一河一档”,全面筑牢河流污染防治安全线。

截至目前,邻水投入1.12亿元取缔616家畜禽养殖场,投入12.4亿元建成城乡污水处理厂40座、配套管网79公里,投入800万元划定大洪河、御临河、白水河界限,停业整改采砂场56处,母亲河打捞水面漂浮物1849顿,大洪河、御临河国控出境断面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县城饮用水源关门石水库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除了绿水,“邻水蓝”也是一个不得不提的关键词。据了解,为了还老百姓一片蓝天,邻水使出了大力气,深入实施减排、压煤、抑尘、治车、控秸“五大工程”,开展燃煤锅炉提标升级、砖瓦行业综合治理、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整治、扬尘综合整治、秸秆焚烧管控、能源结构调整、机动车污染防治“七大行动”,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全力以赴防治大气污染。

在全方位、大力度的整治下,目前全县17家砖厂全部完成脱硫设施改造和扬尘治理,71户“散乱污”企业完成整治,250家餐饮单位全部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全县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87天,达标率88.6%,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暂居全市第一位。

此外,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为出发点,邻水全面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今年来,共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50万亩,113家涉危企业完成了危险废物申报登记、管理计划制定及备案工作,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土壤污染基本可控。

“绿地多了,环境美了,生态好了,邻水越来越宜居,我们感到越来越幸福!”市民张大爷感慨道,如今,绿色正逐渐成为邻水永恒的主题。

万秀桥水库

环保执法 立行立改擦亮生态底色

11月,邻水县一乡镇村民想在御临河边建养殖场,沙石刚拉回来就被群众举报,该镇政府工作人员立即赶到现场制止,当场打消了该村民的想法。御临镇政府工作人员说,“现在环境整治动了真格,相信御临河水会长流长清。

此话不假。据了解,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邻水深化环境执法,通过整治重点领域、打击违法排污等系列措施,编织出生态环保执法网,刮起了污染防治“绿色风暴”。

对于“散乱污”企业、引用水源、噪声污染、扬尘污染、大气污染等重点领域,邻水采取日常监管和节假日、夜间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方式,高密度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力保监管执法全覆盖、无死角。

对于违法排污行为,邻水充分运用《环境保护法》及其配套措施,采取按日计罚、查封扣押、关停取缔等多种手段,不断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

此外,邻水还成立了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并增配3名工作人员,增强环境应急调查能力;成立了45个乡镇的环境保护办公室,配备111名环保兼职人员,实现乡镇环保有人管事、有人做事。

截至目前,117个中省环保督察交办问题已整改完成102个,剩余15个均已达到进度要求。今年以来,已立案51件,入库处罚金额662.3万元,移交公安行政拘留5人,移送涉嫌犯罪案件1件,立案数和入库处罚金额均居全市第一位。

环保执法的硬,换来了邻水的好山好水好空气。听鸟语,闻花香,绿意浓,清风起,如今,在邻水的蓝图上,绿色,逐渐成为底色。在无数环保人的努力下,这抹底色,将更加浓墨重彩。

关石门水库

对接重庆 建立健全环保长效机制

位于重庆的上风上水地带邻水,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全面对接重庆,着力生态环境共治,共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时间要追溯到2016年的“两地四方”联席会。当时,来自重庆渝北区、长寿区、垫江县和广安邻水县的党政负责人相聚一堂,在共商区域融合发展大计,共绘两地四方美好蓝图,共谱川渝合作广阔前景的背景下,联合发布了《共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示范区倡议书》,决心要按照“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夯实绿色发展本底,加快建设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示范区。

愿景已谋划,关键在落实。为共同把区域板块生态做优,渝邻两地沟通合作,实行了污染源监控沟通合作、跨界环境违法行为联合调查、跨界断面水质联合监测等“六大机制”,围绕毗邻山脉、流域,全面开展绿化美化、跨境河流流域生态修复保护、山脉生态修复保护、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

在齐头并进的勇气和决心下,渝邻两地的生态建设有了实质性进展。今年以来,邻水与长寿共同申报并合力争取大洪湖(四川段)水污染防治专项经费4500万元,正在加紧实施,邻水县大洪河、御临河流域污染治理项目等获得1750万元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同时设立了边界断面监测点4个,区域性噪声监测点56个,实时采样检测,定期公布结果,跨界污染和突发事件联合处置体系基本建立。

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生态文明建设,事关民生,重在改善,成在持久。随着生态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生态文明理念逐渐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环境保护意识深入人心,邻水正逐步迈向生态文明建设新征程。(记者 黄姝颖 付恋)

相关内容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