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之力的“红色基因”——韶关丹霞山

发布时间:2018-12-10 07:15:0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齐琪  |  责任编辑:孟超
分享到:
20K

丹霞山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境内,总面积292平方千米,是广东省面积最大的风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10年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由6省7地组成的“中国丹霞”系列提名地被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顾名思义,丹霞山以“丹霞地貌”而命名。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丹霞山“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红色陡崖坡是其标志性元素,不同形态和体量的陡崖坡组合成堡状、墙状、柱状等各类丹霞地貌的基本坡面。

(丹霞山是以丹霞地貌景观为主的风景区和世界自然遗产地)

到2008年1月31日为止,中国已发现丹霞地貌790处,分布在26个省区。而广东省韶关市东北的丹霞山以赤色丹霞为特色。韶山丹霞历史悠久,是自然形成的“历史活化石”。距今1.4亿年至7000万年间,丹霞山区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影响,四周山地强烈隆起,盆地内接受大量碎屑沉积,形成了巨厚的红色地层;距今7000年前后,地壳上升而逐渐受侵蚀。距今600万年以来,盆地又发生多次间歇上升,平均大约每万年上升1米,同时流水下切侵蚀,丹霞红层被切割成一片红色山群,也就是现在的丹霞山景区。

 

(丹霞景区入口) 

韶关丹霞山风景区内有大小石峰、石墙、石柱、天生桥680多座,群峰如林,疏密相生,高下参差,错落有序;山间高峡幽谷,古木葱郁,淡雅清静,风尘不染。锦江秀水纵贯南北,沿途丹山碧水,竹树婆娑,满江风物,一脉柔情。“长老峰高半入天,红崖怀抱白云眠。山无远近丹霞染,石有阴阳鬼斧镌。”便是描写丹霞引人入胜的美景诗句。

 

(景观台上远眺)

丹霞山现有佛教别传禅寺以及80多处石窟寺遗址,历代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诗词和摩崖石刻,具有极大的历史文化价值。北宋徽宗崇宁年间(1102-1106年),法云居士云游至丹霞梦觉关,见此洞如一个佛龛般的石床,虽然只有方丈之地,却可上观峥嵘赤壁怪石,下揽碧玉般的江流,天然形成的一座关房,环境极为清幽,山石“色如渥丹、灿若明霞”,顿觉醒悟,发出“半生都在梦中,今日始觉清虚”的感叹,遂题“梦觉关”,并在此建庵宇18间,供奉观音菩萨。

 

(梦觉关 大型蜂窝状洞穴)

丹霞在中国已经有80多年的研究历史。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中国的丹霞地貌研究已日趋成型,今日的丹霞山已经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丹霞地貌的研究基地以及科普教育和教学实习基地。

中国丹霞真正走向世界则是在2009年。2009年1月中国政府将中国丹霞申遗资料正式提交世界遗产委员会,并成功拿到2010年的世界遗产大会的“入场券”。2010年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由6省7地组成的“中国丹霞”系列提名地被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申遗专家组长、中山大学教授彭华介绍“中国丹霞系列”包含广东丹霞山、湖南崀山、福建泰宁、贵州赤水、江西龙虎山和浙江江郎山。其中广东丹霞山遗产地面积168平方千米,周边保存很多原始村落和道路,是一个完整性很强的遗产地,成为世界遗产是实至名归。


(丹霞山的摩崖石刻)

世遗专家认为,中国丹霞有着绝妙的自然现象,同时还具有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包括生命的记载和地貌演变中的发展过程或显著的地质、地貌特征。中国丹霞的成功申遗,不仅是一个大系列项目的申报成功问题,而是实现了一个地貌类型的申遗,让世界认同了在中国发展起来的一种地貌类型,弥补了中国丹霞学的空白。

相关内容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