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加大“放管服”力度 服务高质量赶超

发布时间:2018-12-13 15:50:0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苏涛 周晓磊  |  责任编辑:蔡彬
分享到:
20K

中国网12月13日讯(苏涛 周晓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是一场刀刃向内的政府自身革命,是推动政府职能深刻转变、极大激发市场活力的战略举措。新时代,泉州市委市政府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始终围绕让企业和群众有更多获得感,高度重视并持续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着力打造国际一流、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内生动力、释放内需潜力,助推泉州市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从泉州的“放管服”改革实践看,有五个方面值得关注:

一、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最大限度释放了改革开放内在动力。自下而上的主动探索,让泉州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成为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但泉州也深知自身改革开放的局限性。而十八大以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并推动顶层设计与基础探索良性互动、有机融合,泉州的“放管服”改革正是其缩影之一。“放管服”改革体现了政府职能转变的核心理念,体现了政府自身建设的完整性,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深化。新形势下,推进“放管服”改革成为我国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抓手,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关键性工具,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泉州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部署要求,把“放管服”工作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予以重视,市委连续5年把“放管服”改革工作列为全面深化改革重点项目,市政府坚持把“放管服”改革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连续5年出台年度工作要点,多次召开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放管服”改革工作,全面统筹协调解决一些涉及核心问题的改革,注重从制度设计入手,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全面铺开改革工作,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充分调动从上到下各层面、各领域、各部门改革创新的主动性,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明确实施方案和具体的路线图、时间表,确保改革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速度和深度向前推进,实现落实执行有章有序。泉州市今后改革工作将继续遵循“整体谋划、合理布局、策略推进”的原则,把改革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出台务实管用、适合本地区的系统化改革方案,进一步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二、政企互动的优良传统,最大限度激发了民营经济发展活力。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政府是企业发展的坚强后盾,两者密不可分。良性互动的政商关系,是一个国家经济活力的润滑剂,也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备条件。政企互动是泉州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活力源泉。近年来,泉州市着力在推动“政企互动”常态化上下功夫,突出引导和服务,建立了一整套良性运转的体制机制。从2015年起,在全市范围开展“促进项目落地、帮扶企业发展”活动周,市委市政府领导带队深入各自挂钩联系的县(市、区),抓项目、抓企业、促发展,通过现场办公、现场协调、现场督办等方式解决项目和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2016年来共召开各类协调会、现场会120多场,解决遗留问题130多个。今年初,出台《泉州市“攻坚2018一线工作法”的指导意见》,启动“领导干部一线办公”活动周活动,围绕“1+1+N”(即“五个一批”项目+城乡建设项目+市委、市政府阶段性中心工作)攻坚内容,实施“专业小组深入查+领导带队问题现场办公+分级分类协调调度”,做到问题发现反馈、研究协调、跟踪督促一条龙。同时,积极促进企业间交流互动。2017年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泉州市企业家素质提升培训计划的通知》,通过创新“迭代式”实战型研修、组建“泉州市企业家讲师团”、举办“泉州市企业管理创新名家讲坛”和“泉州市职业经理人高级研修班”等形式,利用泉州市企业家这一人才资源宝库,请本土优秀企业家现身说法、传经送宝,让“企业家培训企业家”,并组织到企业参观考察、将课堂设在企业车间一线,把优秀企业家的前瞻意识、战略思维、先进理念等传授给泉州市广大企业,促进企业经营管理者跨界交流。2017年以来,泉州全市已举办培训活动129期、培训企业家及高管约1.4万人次。

三、问题导向的顺势而为,最大限度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水平。“放管服”改革是社会系统工程,不是简单的部门政策文件的物理相加,而是要各种制度产生化学反应。实践中,一些政策制度“最先一公里”就存在很多不合理内容,政府管理实际运转中很多要求和举措多以方便部门自我管理为出发点,较少从民众视角设计流程和制度。虽然近年来各级政府

“放管服”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企业期盼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企业群众改革获得感不强。泉州市以企业群众最期盼和反映最强烈的需求作为改革的风向标,坚持问题导向,探索采取“公众点菜”、委托第三方调查、建立常态化监督机制、加强咨询服务等措施,进一步改善服务方式,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率,努力让企业群众办事“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通过开展申报材料“瘦身”工作、二手房交易“一号一窗一网”改革、规范审批服务自由裁量权、审批服务“一窗办”等措施,让改革从办出证向办成事转变。同时,在改革中,注重充分运用多种宣传平台报道改革的创新做法和典型经验,如2017年主动开展“行政审批•我来说改革”等活动,采取“部门谈、群众提、公众评”的形式,引入公众参与改革,引导各部门变被动改革为主动作为,共收集问题、建议1300多条,形成12类的改革热点问题清单,部门整改反馈37条次。今年泉州市还将通过开展“直通放管服”活动,密切政社互动,不断创新举措,让企业和群众切实享受更多改革红利,增强改革获得感。

四、壮士断腕的改革决心,最大限度压缩了审批自由裁量空间。“放管服”改革不是单纯的权力精简和权力下放,而是治理理念和治理方式的重大变革,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保持改革定力、增强改革自觉、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改革的最大公约数。如何减少政府部门“有形之手”对微观事务特别是经济领域的干预,重塑权责关系、再造管理模式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新课题。泉州市突出自我革命的勇气,坚决把该“放”的彻底放开、该“减”的彻底减掉、该“清”的彻底清除,让政府部门回归制定规则、过程监管和公共服务本位,着力激发市场活力,持久释放改革红利。近年来,泉州市相继出台深化“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企业简易注销登记、加快推进市级投资项目并联审批等一系列政策,大力开展审批制度改革、投资领域改革、商事制度改革等改革举措,充分激发了民营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围绕降低准入门槛,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推行“多证合一”、“集群注册”与“简易注销”等一系列改革新举措,实实在在为创业者“松绑”,助创业者“立足”。围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在全省率先探索跨部门随机综合监管,变多个部门多次检查为多个部门一次检查,减轻企业负担。围绕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推出40项全国、全省首创的创新举措,推进创新改革先行先试。围绕提供高效服务,在全国率先对行政审批服务领域的自由裁量权实施改革,全面压减事权“弹性空间”,市级90%以上的审批事项授权由窗口审批,全市削减审批环节259个,审批时限原则上提速至法定时限35%以内,审批事项提前办结率达到95.8%。

五、以人为本的协同共治,最大限度拧紧了“放管服”改革的合力。“放管服”改革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有破有立,有减有加,相辅相成。几年来,泉州市注重改革的统筹谋划,协同并进,对改革中出现的不协同、不配套、不衔接问题及时应对解决,使改革更具系统性和有效性。着眼“放”,找准政府角色定位。在精简审批、审批提速的基础

上,纵深拓展简政放权,开展商事登记全程电子化和电子营业执照试点,整合涉企证照和营业执照,探索简政放权督查评估,倒逼政府部门减环节、压时限、提效率。强化“管”,推进政府管理变革。积极适应政府治理新形势、新要求,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探索跨部门随机综合监管,实行告知承诺制,强化信用约束,改善司法服务,为各类经济主体提供优质高效、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注重“服”,提升政府服务水平。牢固树立“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工作理念,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建立“实体大厅+网上大厅+自助终端”相融合的三位一体新模式。积极搭建创新平台,实施人才“港湾计划”,创新金融服务方式,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今后,泉州市将重点围绕行政审批服务、政府公共服务、互联网+政务服务、产权保护体系、执法监管体系、社会信用体系、金融创新能力、人才发展环境、开放便利能力等方面,实施“三年提升行动”,突出“补短板、强弱项”,策划打造“规范审批服务自由裁量权”泉州标准、建好“泉州E政通”、开展产权“护航行动”、推动“泉商保护”工程、打造全链条人才“服务端”、拓展国际合作“泉州空间”等若干个具体抓手,打造具有“个性化、泉州特色”的一流营商环境,更好“便民便企、惠民惠企”。

相关内容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