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is a modal window.
南水北调开工
作为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南水北调工程规划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从长江调水,总调水规模448亿立方米,供水面积达145万平方公里,受益人口4.38亿人。
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在2002年开工建设,计划总投资1240亿元;自开始建设至2005年年底,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下达投资123.8亿元,东、中线一期工程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8亿元,其中东、中线一期工程分别完成投资23.43亿元和14.53亿元;累计完成土石方6116万方,完成混凝土浇筑101万方。
移民搬迁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于2003年12月30日开工建设。工程从丹江口水库调水,沿京广铁路线西侧北上,全程自流,向河南、河北、北京、天津供水。干线全长1432公里,年均调水量95亿立方米,沿线20个大中城市及100多个县(市)受益。工程移民迁安近42万人,其中丹江口库区移民34.5万人。
水源大坝建设
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如期建成,顺利通过蓄水验收,标志着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圆满完成了既定的阶段工作目标,为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如期通水奠定了良好基础。
穿黄工程
中线穿黄工程是是将中线调水从黄河南岸输送到黄河北岸,向黄河以北地区供水。2010年9月27日,南水北调中线穿黄隧洞工程全线贯通,建成后的穿黄工程是中线总干渠的关键性工程。至此,南水北调中线1400多公里输水线路中穿黄隧洞经过近千名建设者,通过五年时间终被打通。
管道对接
南水北调工程,北京段管道即将连通,工人们在进行管道对接。中线北京段PCCP管道工程多项技术国内领先。
开闸通水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工人打开丹江口水库闸门的那一刻,意味着建设历时11年的重大水利工程正式启用,北京市将饮上丹江水。
城市供水
南水北调规划区人口4.4亿人。仅东、中线一期工程直接供水的县级以上城市就有253个,直接为1.1亿人提供清洁的饮用水源,其中逾700万人将告别长期饮用高氟水和苦咸水的历史。
水源调节池
北京市亦庄调节池储备水源,南干渠和东干渠之间的一个“关节”,保障应急时提供水源。东、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后,原来被长期挤占的农业和生态用水将逐步得到退还,其中被城市挤占的15亿立方米水量将归还于农业;其次,城市超采的36亿立方米地下水将被逐步替代,北方地区地下水严重超采的局面将逐步得到遏制。
(图片合作: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