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巢引凤 从人才紧缺到广聚天下英才

发布时间:2018-12-18 14:54:23  |  来源:人民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荆晓强
分享到:
20K

image.png

兴旺的人才市场。(市人力社保局供图)

image.png

1997年7月18日《重庆日报》一版刊发的《“博士生服务团”抵渝》。

核心提示

改革开放40年来,作为支撑创新发展的核心要素,重庆的人才事业也经历了从人才紧缺到广聚天下英才的跨越。截至2017年底,重庆的人才资源总量已达到512万人。人才事业的兴旺,促进了重庆各项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人才配置逐步发生转变

“人才”这个词,在不同年代有不同的含义。出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现任市人力社保局专技处处长的杨锐说,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具有中专及以上文化的,都被视为人才。

在计划经济时期,成为人才,也就意味着“包分配”“铁饭碗”。那时,能成为人才的只是极少数,在大家眼中,他们就是“阳春白雪”,高不可攀。

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重庆紧跟改革开放的时代步伐,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

尹明善就是其中的一位受益者。当时,已过不惑之年的尹明善,被调到重庆市设计院担任英语教师,并兼任重庆市电视大学英语中心教研组组长,他端上了让人羡慕的“铁饭碗”。

时间到了20世纪90年代,市场的力量越来越活跃,沿海改革开放的浪潮也深深影响着内陆重庆。1992年,尹明善不顾亲朋好友的反对,毅然下海,他投资20万元闯入摩托行业。后来,尹明善又涉足汽车、体育等领域,企业越做越大,成为知名的民营企业家。

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专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大学扩招,中专生、大学生毕业后不再享有以前的优越待遇。这个时期,重庆的人才配置,也逐步由单一的统包统配体制,向以市场配置为主的体制转变。

开全国“博士服务团”先河

直辖之初,按照中央要求,重庆要集中精力办好按期完成移民任务、振兴老工业基地、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四件大事。完成好每一项任务,都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撑。再加上城市规划调整,经济社会发展有了更高要求,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的短板一下显现出来。

为支持直辖后的重庆发展,1997年7月,在团中央、全国青联支持下,市委、市政府率先从中国社会科学院引进由39名博士组成的“博士服务团”到重庆挂职,开全国“博士服务团”先河。随后,中组部、团中央开展的选派“博士服务团”工作,也从重庆以及另外两个省开始试点。

为加快人才引进步伐,1998年3月,市委、市政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印发《引进人才优惠政策规定》,明确重点引进电子信息、金融、旅游以及其他各类紧缺急需的人才。不久,市政府又出台引进人才优惠政策实施细则,对引进人才重点专业、引进各类高级人才享受的优惠政策等作出详细规定。

改革为人才释放红利

40年来,重庆的人才工作,一直在不断改革中推进。

杨锐说,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评职称有很多限制,比如需要干部身份,要在事业单位或全民所有制单位工作,评中级要本科以上学历,还得论资排辈……为促进人才事业发展,我市着力破除这些体制机制障碍。

从事职称改革工作20来年的杨锐说,2001年、2009年、2015年,按照上级有关要求,重庆大胆推进职称改革,在引进、培养、评价、激励和使用人才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3年12月,中央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首次提出党管人才原则,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而在此前的7月29日,市委成立人才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委组织部。2004年3月,市委组织部成立人才工作处,负责全市人才工作的宏观指导,全市人才资源开发政策规定的研究制定、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和工作总结;组织、指导、协调有关部门按其工作职能,编制人才资源开发规划,制定和实施年度重点工作计划等。

营造“近悦远来”生态

当前,我市正在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大力实施《重庆市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从完善市场化引才机制、人才培养机制、人才评价机制、激励保障机制等方面,加强人才体制机制创新,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努力让人才创业有更多机会、干事有更多平台、发展有更多空间,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大力营造近者悦、远者来的良好人才生态。

按照中央部署,我市围绕创新驱动发展以及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对人才工作作出系统设计和制度安排。

如在激励保障机制建设上,事业单位新增中高级岗位9万个,为专业技术人才发展预留空间。破解岗位聘用“只上不下”现状,开展应用型科研院所职称评聘分开、岗位能上能下试点。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将原来计算总量“3项不纳入”扩大到“20项不纳入”。将职称外语、计算机考试改由用人单位自主决定,向区县下放中级评委会组建权,授权市农科院、市畜科院等科研院所,化医集团等大型企业,市工程师协会等社会组织,组建评委会自主评审。

在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中,我市按需引进紧缺高端人才,选拔扶持领军人才,大力培养本土地人才。同时,我市还积极搭建人才创新创业平台,改进专家联系服务工作。

如在团结引领和服务保障方面,建立党政领导干部直接联系服务人才机制。同时,深入实施人才服务证制度,为持证的高层次人才提供包括子女入学、看病就医、居留许可及签证办理、优先申报人才项目、学术沙龙、休假疗养等便利服务。建立市、区两级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为人才提供全程代办服务。目前,除“看病就医”等个别项目需持证人到现场办理外,其他事项均可代办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共发放人才服务证594张,为高层次人才提供服务3127人次,营造了重视人才、尊重人才、服务人才、成就人才的良好氛围。

引才方面,按照《重庆市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行动计划(2018—2020年)》,我市将引进万名“高精尖缺”人才。统筹打造引才品牌,大力实施“筑巢引凤”工程,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定期举办“重庆国际人才创新创业洽谈会”,在市政府驻外办事机构增加引才工作职能,设立海外引才联络站50个,海外技术合作平台(离岸创新创业基地)50个,引进各类紧缺急需优秀人才1万名、团队300个,其中大数据智能化领域领军人才100名、团队100个。

为提高人才政策吸引力和竞争力。设立不低于10亿元的市级人才开发专项资金,出台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政策意见,制定引进顶尖人才及团队“一事一议”、柔性引才用才和企业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奖补等配套措施,大幅度提升人才奖励资助水平。健全市场化引才机制,对用人单位、人力资源中介机构视其引才绩效给予奖励。建立博士后留渝补助制度,提高博士后资助水平。对取得标志性成果的青年人才,可不经评审或破格直接列入相应人才项目,可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破格申报评审正高级职称。

重庆三次职称改革影响深远

12月14日,市人力社保局专技处处长杨锐说,在我市职称制度改革进程中,有三次职称改革影响深远。

据了解,现行职称制度始于1986年,作为专业技术人才评价和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职称也成为专业技术人才学术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的主要标志。

杨锐说,重庆直辖以来,我市职称改革有三个重要阶段。

一是2001年,根据市政府《关于优化人才环境的决定》精神,原市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出台了《实行“五个打破”,进一步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所谓“五个打破”,即打破地域、所有制、身份、学历资历职务档次和指标数额限制。

二是2009年,我市出台《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四个引导”,即“教师进课堂、医生到临床、演员上舞台、科技人员到厂矿车间和田间地头。”这四个引导所指内容,明明都是职责所在,为什么还要引导?杨锐说,那时,社会上,一些老师不想上课,一些医生不愿治病,不少人热衷于写论文、发表论文,远离了基层一线。为此,我市及时出台政策,加以引导,鼓励“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同时,我市建立特殊人才职称认定“绿色通道”,对特殊人才实行“同行举荐、专家认定”的评价方式。

三是2015年,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深化职称改革的意见》,坚持德才兼备、以用为本、分类评价、统筹兼顾、宽严适度的基本原则,遵循专业技术人才成长规律和不同行业不同职业的特点,体现类别差异,同时突出“三个倾斜”,即向科技人才倾斜、向企业人才倾斜、向基层人才倾斜。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探索建立基层人才“定向评价、定向使用”机制,在全国率先出台了《重庆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职称评聘办法》,单独组建全科医生高评委,单独制定基层全科医生评价标准,取消外语、计算机、论文要求,重点评价其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等。

杨锐说,重庆这三次职称改革,都是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推进的,改革获得人才的好评,得到中央的点赞。

相关内容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