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都:怀揣梦想外出淘金 技术在手回乡创业

发布时间:2018-12-20 16:44:0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蒋炎均  |  责任编辑:吴一凡
分享到:
20K

中国网12月20日讯   丰都县武平镇新和场村三组村民陈大梅和丈夫唐文书在外打工14年后,利用在外学到的蔬菜种植技术,返回家乡后流转50亩土地种植莲花白、玉米,实现年收入15万元以上。近日,记者到陈大梅家进行了采访。

外出务工学到技术

陈大梅和唐文书两人在外地务工多年,但他们觉得在外地务工总是有种漂泊感,还是想回到老家自己干点事业为好。于是,他们就找了一份便于学到技术的蔬菜种植工作,并在那里学到了种植技术。

“我开始是在杭州一家节能灯厂做质检工作,工作不累,待遇也还可以。” 陈大梅回忆起了她的打工经历。她说,2002年刚进厂时,每月工资只有1000多元,后来涨到了5000多元。

尽管待遇在当时还不低,陈大梅感觉在厂里干活噪音大、工作单调,时间久了就有些厌倦了。唐文书在杭州建筑工地上挖沉井,干的都是重体力活,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也吃不消。况且年龄大了,厂里和工地也不愿要,还不如自己找份工作学点技术,今后回到老家还用得上。

2015年,陈大梅已是50岁的人了,唐文书也有52岁了。他们商量后,就经当地职业介绍所介绍到杭州一家蔬菜基地打工。该基地里种有辣椒、茄子、南瓜、莲花白等蔬菜。在基地里,他们学到了蔬菜的下种、移栽、施肥、采收、销售等技术。

返乡创业种植蔬菜

在掌握了种菜经验后,2017年,陈大梅和唐文书就返回家乡种植蔬菜莲花白,初步获得成功。今年,他们在总结去年种植蔬菜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流转50亩土地扩大了种植规模。

“我们回来的目的就是种菜,但刚开始时,我们既想种菜,又害怕失败,心里挺矛盾的。最后还是鼓起勇气壮着胆进行了试种,并积累到了种植经验。”陈大梅说,她在重庆江北区居住的女儿唐喜梅告诉她,种植蔬菜还是有钱可赚的。在女儿的鼓励下,又多方了解市场行情,陈大梅就决定种植莲花白。

2017年,陈大梅试种了第一季莲花白7亩多。由于第一次在家乡试种,经验不足,纯收入只有2万多元。第二季,由于菜种迟了,菜心包得晚,错过了销售的好时机,加之数量也不多,就没有拉出去卖,也就没有收益。今年,他们又尝试种植甜玉米,收成有3万多斤。这种玉米主要销往湖北省,卖了3万多元。另外,加上老品种玉米,共收入了5万多元。

在总结经验教训后,今年5月中旬,陈大梅在选好适应当地的莲花白品种后,就及时进行育种,6月中旬就进行了移栽。目前,她的莲花白正在采收。在陈大梅的莲花白基地里,记者看到菜心包得很好,绿油油的菜长势良好。有的工人在砍菜,有的在装车……

“我的菜大部分销往重庆,在龙河和武平等镇销售得很好。这一季菜收入10万元是没有问题的,加上玉米收入,共15万元。”陈大梅说,她的莲花白用的都是农家肥,由于海拔高,气温低,虫灾少,不用农药,生态环保,吃起来口感也好,很受市民喜欢,在重庆卖得很好。她说,她已经拉了2车20吨到重庆销售了,收入了3.6万元。马上还要砍3车菜,收入5.4万元。对于这个收入,她感到很满意。

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经过近2年来的实践,做事认真积极上进的陈大梅获得了成功。明年,她准备再流转土地种植两季莲花白,扩大种植规模,增加收益。陈大梅说,自己虽然是当地搞种植业成功的一个大户,如果不抱团发展,只是单打独斗,事业也难做大做强,不如走共同发展致富的道路。为此,她也乐意帮助其他村民实现增收。

“在陈大梅家地基地里务工时间较长的人有6个,砍菜、施肥等相对轻松的活是70元一天,背玉米、装车等重活是100元一天。”在陈大梅的基地里务工的村民刘世英说,她干的都是相对轻松的活,一季蔬菜就可以收入1000多元,中午还要吃一顿,感觉还是不错的。

对于那些踏实肯干、有致富愿望的人,陈大梅也乐于伸出援手。当地村民陈胜兰就是其中的一个。

“看到陈大梅种菜找了钱,我也想种,但由于没有技术,不敢种。” 陈胜兰说,她给陈大梅说了这个愿望后,陈大梅爽快地答应了,并承诺将在选种、育苗、移栽、采收、销售等各个环节给予帮助。对此,陈胜兰对陈大梅非常感激。(蒋炎均)

相关内容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