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宣传发布“2018巴渝工匠年度人物”】张俊德:用铲子创作雕塑 作品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发布时间:2018-12-21 14:01:51  |  来源:华龙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荆晓强
分享到:
20K

image.png

张俊德。市总工会供图 华龙网发

在位于重庆市工艺美术学校内的张俊德雕塑工作室里,一打开门就能看到一座高1.8米、宽1.8米的韩非子塑像,从面部表情到手势,栩栩如生地表现了人物的睿智。而与它一模一样的“双胞胎”版本正陈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里。这件作品叫《法家韩非子》,创作者是2018巴渝工匠年度人物、重庆工艺美术学校高级讲师,重庆美协理事张俊德。

三年时间做了七八个版本“韩非子”

说起这件作品的创作背景,张俊德告诉记者,2012年,财政部、中国文联、文化部联合举办的“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启动,计划历时5年,用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形式来呈现煌煌五千年的中华历史文明。“工程”共包括150个选题,并面向全国艺术家征集。

得知这样难得的机会,张俊德下定决心去试一试。从构思选题到绘图、到创作,在这过程中,他到图书馆看胶片书、翻阅历史资料,还专程跑到秦始皇兵马俑考察,只为了能创作出符合历史,又独具特色的韩非子塑像。

第一版他设计以圆雕结合浮雕的形式,设定为韩非“驱车劝谏韩王不用”而闭门著书的情景,而后自己发现却又与历史有些不符。

升级改后的第二版思想睿智、提笔欲书、下笔千钧的韩非子塑像经过60多位史学家和美术家严苛筛选,成功入围。2013年9月国家博物馆与他签约,重新开始完善、打磨。

“这一版形象设计过于变形扭曲,双肩过于瘦削”“这一版年龄显得太老,服饰上高冠垂直头顶不对”“年龄应该处理为三十几岁,意气风发一点”“要注重严刑峻法的总体感觉”……在专家的指导意见下,前前后后他创作了七八个版本的“韩非子”历时三年。

用铁铲铲出来的雕塑作品进了国家博物馆

创作雕塑,通常用的工具一般为雕塑刀、石雕锤等,不过,让人意向不到的是张俊德还用上了铁铲。

用铲子做雕塑可以说是张俊德与其他雕塑家最不一样的地方,这个习惯他已坚持了20多年。

在《法家韩非子》这件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为了表现韩非子的气度,大刀阔斧的革新精神,张俊德也用铁铲勾勒服饰、刻画五官。

2016年11月20日,经专家现场打分,正式通过验收,这一作品被永久性陈列在国家博物馆。

张俊德还记得专家最后的评语:“其精神状态特别突出,所有的人生经历都集中在面部上,所有的睿智与思考也都透露在眉宇间。这是著书立说时的韩非子,造型高度凝练,形式的象征意义比较突出,如由衣褶化为乱石堆埋,颇让人回味,加深阅读。”

在张俊德看来,“铁铲更大刀阔斧,更快准狠,做创作出来的东西有时候更自然。”

从事雕塑已三十余载的张俊德,创作作品已达上百件。每个件作品都是都是不同的,通过他刻画的眼睛、嘴巴、表情等都能读懂人物性格。

还记得有一次他为朋友雕塑已故父亲的塑像,因为神情、面容刻画到位,朋友家人看到的那一刻一下就哭了。

秉持着匠人精神,作为重庆工艺美术学校教师的他,也手把手的把自己的手艺传授给更多的人。

相关内容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