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深圳市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怡亚通”)9月10日公告显示,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深圳投控”)与怡亚通近期达成了新的入股协议,深投控以5.5元/股受让怡亚通5%股份。交易完成后,深投控将以18.3%的持股比例,超越怡亚通控股(交易后持股17.85%)成为第一大股东。深投控将以更大的力度和决心,从金融、业务、运营等多个维度,全力支持公司发展。
加速融入国资体系 助推解决资金难题
距离8月24日18.2亿元股份交割完成仅半月时间,深投控和怡亚通再次公告继续深化股权合作:国资成为第一大股东,怡亚通控股则退居第二股东。迅速的连环操作背后隐藏着几大逻辑:
第一,在深圳市打造全球供应链创新中心的蓝图里,供应链行业是关键的战略要素和发展推力。怡亚通作为深圳供应链行业的始创者,也是深圳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的现代物流服务企业之一,由国资担任第一大股东,将最大限度保障企业与政策的协同性,让怡亚通更好为城市的战略目标服务。
第二,今年怡亚通股价在6、7元间徘徊,企业估值与其能力、前景相比,存在较大可调整空间,为双方开展更深入股权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三,深圳投控此前的18.2亿元投资,解决了怡亚通现阶段的资金难题。根据怡亚通最近公布的新十年规划,新流通、综合商业服务平台和供应链生态金融等宏大战略已经开始落地,将从资金驱动全面转为能力和管理驱动。深圳投控跃升第一大股东,利于其资金和资源的赋能,成为加快战略落地、抢占市场先机的有力武器。
怡亚通是深圳极具代表性的民营企业,因其供应链服务的商业模式特点,长期有较强的资金要求。而在中国金融体系内,与国企相比,民营企业在资本运作和融资渠道方面较为受限。
深圳投控作为深圳国资委全资控股的最大国资集团,有助于解决怡亚通的融资需求。深圳投控增资并成为第一大股东后,将加速推动怡亚通融入国资体系,加快对接银行、基建、科技、资本等资源,拓展更多的金融、物流、技术、市场等发展要素,帮助怡亚通快速推进新流通、综合商业服务平台和供应链生态金融等战略落地,由资金驱动转变为能力和管理驱动,获得更高效、更持久的发展动能。
“国企资本+民企管理” 生产要素与应用场景互补
深圳市民营企业发达,2017年深圳有6家企业进入世界五百强,无一例外均为民营企业;2017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深圳有25家企业入围;2016年深圳民营企业产值占深圳GDP比例超70%。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承担着截然不同的功能和定位,铸就了各具特点的能力体系。国有企业的资源调动能力、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先于民企;民营企业的市场服务能力、内部管理效率等占据优势。探索一条国企和民企合作共赢的道路,是政府和企业界长期努力的方向。深圳投控是深圳国资委100%控股企业,注册资本230亿元,资产总额约5000亿元,旗下拥有包括资金、地产、基建、政策、技术等现代物流服务业必须的诸多生产要素,但仍乏业务应用场景。怡亚通旗下拥有采购、分销、营销、物流、金融、互联网等现代物流服务业场景,但作为民营企业,怡亚通能调动的生产要素有限。
怡亚通与深圳投控的合作能够达到生产要素与应用场景的互补,“国企资本+民企管理”,可有效调动民营企业的积极性,也使民营经济融入到混合所有制改革当中,共享国企体系的市场优势地位,进一步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1+1 2”合作效益。(刘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