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重庆房企销售排行榜出炉 梯队差距扩大

发布时间:2019-01-03 16:47:0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罗兵  |  责任编辑:吴一凡
分享到:
20K
Loading...

中国网1月3日讯(罗兵) 回顾2018年重庆楼市,可谓冰火两重天。近日,克而瑞重庆机构发布的“2018年重庆房企销售排行榜”显示,多家房企销售业绩均创历史新高,TOP3的房企融创、金科、龙湖位列第一梯队,相比2017年第一梯队的业绩呈现阶梯式上升,各家房企业绩均创历史新高,梯队门槛上升至240亿。   此次榜单统计范围仅为重庆主城九区,均为商品房销售数据,时间从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29日,联合开发项目流量榜金额双双计入统计;权益榜金额以股权拆分为准。

行业格局分化加剧 梯队差距明显

据克而瑞数据分析,今年重庆市场延续2017年的热度,量价继续保持高位,各梯队入榜门槛均有上升,多数房企超额完成业绩指标,如第一梯队的融创、金科破270亿,200亿房企数量增至5家。TOP5房企入榜门槛金额202.17亿元,环比2017年上涨74.88%,再相比2016年64.85亿元的门槛发生了跨越式增长。TOP30的房企,入榜门槛金额仅提升0.15亿元,更加说明行业格局已开始分化,市场份额逐渐在被大型品牌房企瓜分,且未来也将会持续分化。

从2018年的房企集中度来看,2015年来集中度呈现直线上升,行业寡头化明显,其中TOP10房企集中度51.41%,较同期上升8个百分点,而TOP20房企集中度达70.06%,涨幅最大,提升11个百分点,而TOP30房企集中度达79.42%。

近年来稳居该排行榜前三的龙湖,凭借其产品、商业、服务等优势在市场上一直有着良好的口碑。龙湖集团副总裁、重庆总经理崔恒忠称,重庆龙湖在今年推出了具有代表意义的沙坪坝TOD、舜山府等新项目。为适应未来发展,龙湖把2018年是作为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元年,今年该集团成立了数字科技部,未来将要引领龙湖在组织、人员架构等方面的变革,通过大数据智能化驱动提升管理效力。 同样,作为重庆本土房企巨头的金科从提出“稳健式发展”向“跨越式发展”转变后,积极布局,为其快速扩张提供充足弹药支持,今年来各项目全面落地,销售业绩大幅提升,排名上升一位,位居排行榜亚军。    金科股份董事长、总裁蒋思海日前公开表示,金科已经到了必须结构转型、产业升级的时候。对此,金科亦将做出一系列战略部署:定位“美好生活服务商”,夯实“四位一体”相关多元化协同发展的整体格局;加强推进“聚焦城市群深耕发展”布局战略,确立穿透经济周期经营策略;在企业合作上,贯彻“合作共赢、合伙共生”的发展新理念,构建发展命运共同体;同时加强以“四化”为导向的核心能力建设。

记者对比2017年同期榜单发现,去年跻身TOP5的鲁能,却在2018年榜上无名;新入渝房企新城、金地等纷纷挤入榜单,重庆楼市竞争显得愈加激烈。2018年重庆楼市排行榜第二梯队的房企成交金额集中在100-160亿元,房企之间业绩差距较小,竞争激烈,排位变动大。 

展望2019年 “群雄逐鹿”各显神通

展望2019年,克而瑞研究认为,在政策端,相对于全国其他城市来看,重庆的整体政策相对温和,但在市场监管方面比较严格。一级市场中,花式土拍兴起,从“综合评标”到“竞自持”再到“竞配建”,土拍规则根据市场热度变化而变化。二级市场中,重庆主要通过限售、限贷、限价等方式,并协同九大部门多方监控,对维护重庆房地产市场平稳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从历年的政策情况来看,重庆购房大环境宽松,可操作空间相对广泛,预计未来政策环境将继续以规范房地产市场和打击投资炒房为主。

2017年在市场刺激下,外来房企加速入渝,并不断扩张市场版图,对深耕型房企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中骏、阳光城、新城新增货值超100万方。新城、金地等新入渝企业通过前期招拍挂、收并购、入股等各种方式储备货值,在今年部分项目亮相,凭借着亮眼的销售成绩,随着后期各项目纷纷入市,未来将会继续分得市场份额。  

同样作为2017年新入渝房企,美的在招拍挂市场较为活跃,趋向于城市热点板块,择优布局,多以同品牌房企联合拿地为主,降低开发风险,目前在重庆已布局7个项目,其看好重庆后市,深耕意图明显。从供应端来看,2018年土地成交1613.60万方,土地储备充足,再加上近两年来,大量的新项目面市,预计未来供应量依然居高不下,从需求端来看,从2018年8月份开始,市场上“日光盘”逐渐减少,去化率开始下滑,楼市释放遇冷信号。由于市场遇冷,购房者观望情绪渐浓,在供应量不减的前提下,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房价失去上行动力,房企需“以价换量”快速出货,回笼资金。

克而瑞分析称,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小型房企被市场淘汰,纷纷宣布破产或被收并购,而规模型房企凭借自身的品牌、产品、融资等优势,持续瓜分市场份额,随着行业的规范化,未来市场份额集中性将会更强。

相关内容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