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都县社坛镇平安村2017年被确定为深度贫困村。一年多来,在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的带领下,该村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促进产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在发展壮大榨菜、畜禽、果蔬等已有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引进大闸蟹、小龙虾等特种养殖业,不断夯实群众增收基础。
强化技术引领 做优传统产业
深冬时节,走进社坛镇平安村,满坡都是绿油油的榨菜。近日,驻村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李明万告诉记者,近年来,在村里专业合作社和榨菜初加工厂的带动下,该村榨菜产业已初具规模,目前全村已种植榨菜3000多亩,有榨菜初加工厂3家。
“今年种有100多亩,再过一个多月就可以采收了,预计毛收入将达到50多万元。”村民舒发林告诉记者,榨菜是村里的传统产业,全村八成以上的农户都种植榨菜。如果夏季在榨菜地里再种一茬西瓜,收入还将翻倍。
“没有技术,就没法发展产业。”该村党支部书记林世才告诉记者,近年来,村里把提高村民劳动技能水平,作为激发村民内生动力和促进农户增收的重要手段,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多次邀请专家到村开展榨菜等种养技术培训,并积极组织村民参加县、镇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
“一年来,全村有30多名贫困户和村民参加了培训。”林世才告诉记者,同时,该村充分发挥林世荣、舒发林、舒兵等种养大户的能人带动作用,通过手把手示范引领,提高群众的种养技术,带动大家致富。
“我流转40亩地种植榨菜和西瓜,两季加起来纯收入应该有10万元左右。”该村三组村民张理涛说,前几年在村里的种植大户基地里打工的他,在大户的带动和村里的帮助下,去年通过种植榨菜和西瓜成功脱贫。
发展特色养殖 拓宽增收渠道
“龙虾养殖基地已完成土建工程,现在开始试养殖,可以解决七八名贫困户和村民就近就业的问题。”基地负责人王永凯说,他是平安村村民,多年来在县城开办物流公司,经营餐饮企业。在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的邀请下,2018年,他投资300多万元,在平安村流转土地260亩,开始养殖小龙虾。
“在这里上班,60元到80元一天,每月有2000元左右收入,加上流转土地的租金,一年收入2万多元应该没有问题。”在基地务工的村民们说,在基地务工不仅能照顾家里,还能挣钱,现在的日子比以前宽裕多了。
近年来,为拓宽村民就业渠道,促进村民增收致富,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积极招商引资,吸引本村外出成功人士和能人返乡创业,发展特色养殖业。目前,平安村已有4个生猪养殖场、2个蛋鸡养殖场、1个鸽子养殖场、1个大闸蟹养殖基地。
“下一步,村里还将积极推进‘三变’改革,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企业打造农业综合体,让村民就近就业,持续增加村民们的收入。”李明万说。
完善基础设施 筑牢脱贫基础
“以前,村里几乎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全是泥巴路,下雨天,不要说车子,就是人走起都困难,现在不管是卖榨菜、西瓜、蔬菜,还是运送肥料等物资都比以前方便多了,种榨菜的成本也降低了。”看着新建的“四好农村路”,舒发林高兴地说。
李明万介绍,今年,平安村已实施“四好农村路”5.8公里,完成投资307.4万元。到2020年前,村里还将实施38万元的人饮工程,新建人行便道54.94公里,产业便道18.43公里。
走在平安村,不时能看见新修的农房。“党和政府的政策太好了,这3间平房除去补贴,几乎就没怎么花钱。”上个月刚通过D级危房改造政策搬进新家的村民张家胜说。
据介绍,今年,该村已实施C级危房改造29户补贴8.7万元,D级危房改造21户补贴45.5万元,农房“四改”70户,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是群众增收的基础。李明万表示,下一步,村里将围绕“榨菜、果蔬、畜禽、特种养殖”四大产业,大力实施“产业融合提质、内生动力提振、乡风文明提升、村容村居美化、后进组织转化”
五大工程,促进平安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组织建设均有新的发展和突破,全面实现脱贫攻坚各项目标。(许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