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交通扶贫铺就群众“幸福路”

发布时间:2019-01-09 15:17:0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刘 蕊  |  责任编辑:吴一凡
分享到:
20K

中国网1月9日讯   从双脚丈量到抬脚上车;从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黄土路、砂石路,到通达家门口的水泥路、人行便道;从屈指可数的县道,到密织如网的农村公路……

近年来,彭水的农村公路犹如一幅美丽画卷,拉近了城市与乡村的距离,承载着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希望。

曾经“扬灰路”如今“民心路”

在大垭乡大垭村2组,水泥公路似一条彩带,从村民的家门前舒展开来,沿着山坡蜿蜒盘旋至远方。

村民胡建华看着家门前的这条水泥路,不经回想起去年之前的这条公路:一条简易的黄土路,路窄弯急坡陡。平时,摩托车行驶颠簸不堪,村民们出山办事一来回要半天甚至一天。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腿泥,这条黄泥巴路被村民戏称为“扬灰路”。

“那时,我们都好希望把这条公路硬化了哟!”胡建华说,拥有一条宽阔平坦的水泥公路,成了村民们的殷切期盼。

时至2017年6月,彭水县交委启动“扬灰路”的硬化工程。这条起于唐家坝,止于黄泥堡的公路,全长7.68公里,投资385万元。在今年6月,一条蜿蜒盘旋的水泥公路建设完工。

随着这条公路的硬化,村容村貌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我家的房子就是今年新修的呢。你看,那边的两栋房子也是今年新修的。”胡建华手指伸向窗外,向记者介绍,自从唐家坝至黄泥堡的公路硬化后,大垭村的新房子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目前已有6户人家新修了房屋。

变化不仅仅于此。

公路畅通了,村民“走出去”带回来了新的产业。从此,2组的传统种植业多了一种类别:中药材。“中药材种类有重楼、白芨、黄精。目前处于尝试阶段,试种成功后,将进行大规模种植。”大垭村支书向国中说。

路通,业兴,人和。“路通畅了,房子新了,产业多了,生活更幸福了。”胡建华感慨。

严把建设质量 提供坚实保障

大垭村的变化,是通畅路带来的。在彭水,像大垭村一样依托穿村而过的公路,带来幸福生活的村社还有很多。

民有所盼,政有所为。

近年来,彭水县按照“以贫困群众为中心、贫困村为重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为支撑、党的建设为保障”和“点上攻坚、面上巩固”的总体思路,全面推进农村公路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镇村总体规划相协调、与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相融合,聚焦精准发力,积极采取措施,加快实施农村公路建设:

精简审批流程,由原来的9个环节简化为5个核心环节,提高工作效率,解决审批程序过长的问题,每个项目至少缩短前期准备工作时间2个月,最大限度节约了建设成本,行业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保障工程质量,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质量由技术人员实行“四包责任制”,村民代表参与监督。在公路建设中,总结提炼了“六、五、四”管理制度,坚持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五不准”原则和“四不验收”制度,坚持通畅工程试验典范,由业主代表、公路质监局指导,将每一个项目的“第一公里”路面浇筑,作为施工单位建设的“样板路”。村民代表随时监督,真正将公路建成群众的“放心工程”和“满意工程”,群众对交通扶贫工作的认同感显著提升。

截至目前,彭水县农村公路里程突破5075公里,实现了建制村100%通畅、撤并村100%通达,村民小组100%通路、脱贫村100%开通了农客,有效提升了全县通畅广度和通达深度。

如今,盘旋在青山绿水的农村公路,成为了一条条凝心路,让群众走出了致富路。(刘 蕊)

相关内容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