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岁重庆的哥爱写诗 入选今年《中国诗词大会》
参加《中国诗词大会》重庆赛区比赛的参赛牌
遇红灯或堵车时,余明炯不听路况听诗词。
余明炯(中)亮相央视《中国诗词大会》
余明炯在写诗
今年春节期间,第四季《中国诗词大会》在央视热播,唤醒亿万国人心中的诗意和梦想。作为该节目的预备团选手之一,奉节县33岁出租车司机余明炯也在央视亮相。不过,早在上节目之前,他的诗意人生就已被点亮——虽然只是一名的哥,但生活中的他痴迷于听诗、背诗,乘客与他对上几首还能免单。不仅如此,他还创作诗词抒发情怀。他说,想用实际行动告诉所有人,平凡人也可以有诗意人生。
“诗词属于每一个普通而平凡的人”
上面这首词,就是余明炯创作的。他说,坦率来讲,因为患有胃病,自己这次在《中国诗词大会》上的表现是不成功的,所以,上面这首词多少有些壮志未酬之意。
“我绝不是刻意出题让乘客对诗词”
作为乘客兼朋友,奉节人李金龙很了解余明炯。他告诉记者,之前自己打车回老家,在余明炯的车上,就开启了一趟诗词之旅,“他不会一来就和你聊诗词,这样往往会让乘客觉得突兀和奇怪。他会慢慢通过聊天的形式,展开各种关于诗词的话题。”
因为都是奉节人,李金龙说,他俩在车上聊到诗词时,就不自觉地讲到唐朝诗人李白的《早发白帝城》。“那你还记不记得具体的诗句?”李金龙还没来得及回复,余明炯便自问自答地念起了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金龙也脱口而出:“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刚对完第一首诗,余明炯又开始了:“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多亏我是奉节人,平时对刘禹锡的《竹枝词》也比较了解,余明炯念的这句诗就是《竹枝词二首》其中一首的第一句。”李金龙说,听到前一句,他立马说出下一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李金龙说,就这样连续对完三首诗后,他俩才聊起与诗歌和诗人有关的话题。听余明炯聊诗词,感觉得出来,他是发自内心地喜欢诗词,而不是拿来炫耀,而且他在诗词这块积累的背景知识也很丰富。“他还给我讲,刘禹锡在夔州任职的时候,深受当地民歌感染,才写下了《竹枝词二首》。”
最后,因为对上三首诗,余明炯还给李金龙的车费打了五折。采访过程中,奉节县文化委工作人员也向记者透露,有时,乘客只要能连续对上余明炯出的诗词,他就会考虑给乘客打折或者免单。
“我绝不是刻意出题让乘客对诗词,而是另一种形式的情怀吧。”余明炯说,开车遇到堵车或者等红灯时,如果聊到了诗词,自己会顺其自然地让一些外地游客或者学生对上几首,对上三首诗词车费打五折,对上五首免单。不过,能获得免单机会的乘客也不多,一个月也就一两次。“肯定不会因为免单而亏本,这个我还是有自信的。其实,有时就少挣一点,吟诗作对嘛,图的就是个情感上的认同,你说是不?”他乐呵呵地说。
在第四季《中国诗词大会》里,记者注意到节目第一期播出时,主持人董卿就说:“在过去几个月时间里,节目组走遍了全国十几个城市的十几个分会场,从30万报名选手中,精挑细选了140名,组成了本季的百人团和预备团。”
而余明炯此次就作为预备团成员,亮相央视舞台,成为140名选手中的一个。
今年春节前夕,记者在一次采访中遇到了余明炯。从事出租车运输工作已6年的他,从外表看憨厚实在,说起话来却有些鸡汤的味道:“诗词不仅仅属于文人雅客,更属于每一个普通而平凡的人,只要你愿意,都可以拥有自己的诗意生活。”
与诗词有关的奖状、证书、奖牌,余明炯拿了不少,有奉节县出租车行业诗词竞赛活动优秀个人奖,也有奉节县“才子佳人”诗词挑战赛(第二季)优胜奖,正因为在比赛中获得这些证书,他得以层层晋级,入选央视该季节目的预备团。
面对记者的采访,他说自己其实更想朗诵一首诗:“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缓缓念完诗,余明炯才介绍说,自己从小就喜欢古诗词,尤其推崇唐朝诗人王维的诗,“就像这首《山居秋暝》,诗人告诉我们,时刻要有怡然自得的满足。”
接触诗词多年,余明炯发现,诗词不仅文字美、意象美,还能让自己在浮躁的社会里快速平静下来。
“别人遇红灯堵车听路况,他听诗词”
昨日上午,记者再次联系上余明炯。微信那头,他发来这样一段话:“我也是有梦想的人,即使在泥土里没有高堂里那样芬芳。”
就像余明炯坚定地认为那样,一名普通的哥也是可以有梦想的,也是可以喜欢诗词的。所以,在他看来,没有什么是不可能,学诗词不一定要买厚厚一摞书,也不一定非要在安静的书桌旁,更不一定非要有香茶作陪,堵车、遇红灯、早上起床等等,都是他学习积累的时间。为了增加自己的诗词储备量,他的手机里下载了多款诗词APP,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疯狂诗词大会、古诗词典……“唐诗宋词不能少,古诗词典涉及每个字的含义,更不可或缺,字词理解了,你就能很快理解诗歌传达的意义。”他说。
儿子能在央视亮相,余明炯的父亲余泽林很是欣慰和自豪。他告诉记者,儿子小时候就非常喜欢古诗词,成绩一度很好,只是后来因为家庭原因放弃继续学习。余泽林见过儿子开出租车等绿灯时,听手机里朗诵的诗词,以便学习和领会其中的含义。“还没见过这种驾驶员,别人遇红灯、遇堵车,都在听路况,他却是在听诗词。”余泽林说。
除了喜欢诗词,余明炯也在向所有人传达和证明,自己也是有情怀的。而情怀的产生,恰恰源自自己对诗词长久地喜爱。“我读了那么多诗词,总结发现,历代文人骚客创作诗词大多都不是为了装点门面,而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他说,因为喜欢,所以现在自己也开始创作,目前为止已经创作了几十首诗词。
“独倚轩窗,朔风凛冽,风铃叮当。银杏叶飞如金钿,斑竹斜枝沙沙响。抬眼望,雾似砯崖叠千嶂。愁如瀑,三千丈,应官兰台,何时遣冯唐。孤卧斜倚,袜刬锦衾凉。念往昔,思千古,识得宦海沉浮,多少壮士折腰殇。咨嗟西望,堪唬意惆怅。多少兴废,人间万事,一枕黄粱!”
重庆晚报-上游新闻记者 朱婷 李化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