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今日重庆

延续味觉记忆 山城步道老火锅30年后回来了

发布时间: 2019-02-15 10:35:49 | 来源: 重庆晨报 | 作者: 陈翔 李斌 | 责任编辑: 吴一凡

旧瓶装旧酒,品出传统味

山城步道老火锅 30年后回来了

游客参观山城步道火锅。

牟登明把火锅给顾客端上桌。

牟登明介绍火锅价格。

还是原来的味道,还是原来的老板,承载着山城巷街坊邻居味觉记忆的山城步道老火锅又在老地方重新开业了。

过去一年多,不少游客打卡山城巷都会被一扇木门上的火锅菜单吸引,这扇门也成了一个拍照点。

这扇门内曾是牟登明的家,他的家庭火锅从屋里5张桌、屋外2张桌开起,已有30余年的历史。一家人后因山城巷重新规划搬离,今年春节又带着老重庆的火锅记忆回归。

点菜还是客人手写,桌子还是只有7张……

此时,山城巷又有了烟火气。

仍旧坚持老规矩

“来试一下嘛,这里以前就是我家,火锅开了30多年了……”

2月13日临近中午,春节假期已过、也不是周末,山城巷的游客仍络绎不绝。60岁的牟登明就站在店门口向游客们推介自家火锅,普通话夹着重庆味儿,显得很热情。

火锅店开在一个约20平米的露天小院内,摆了4张桌子,2个小房间内还挤了3张小桌。一共7张桌子,还是没有变。

“你看这坝子都没有去填平,也没怎么搞装修,都是原汁原味的。“牟登明迎进了来自四川的宋先生一家,随后拿出一张白纸,请客人点菜。

“吔,白板(无菜单)怎么点哟?”宋先生有些纳闷。

牟登明连忙解释,这是店里的老规矩,挂在墙上的小黑板跟店外木门上都写着菜品和价格,一直都是客人手写点菜。

店名是顾客取的

店里的老规矩还不仅是手写点菜。

牟登明说,过去店里还有一块小黑板,上面写着订桌客人的电话,一直都是要报对订座电话的客人才接待。

牟登明是土生土长的山城巷人。火锅店的房子曾是粮食公司子弟校,后来分给了职工,他的家也就安在了这里。

1988年,牟登明在这里开起了家庭火锅,这也是山城巷里唯一一家火锅店。他说,这里原本没有名字,“山城步道老火锅”是来来往往的顾客取的名字。

“那时候都是人传人,江北的、南岸的人都要专门跑起来吃。“牟登明说,过去的生意靠街坊邻居和本地市民支持,有着不错的口碑,也是老重庆的味觉记忆。

小店一直没有扩张,这也符合重庆人走街串巷找美食的习惯。

现在,火锅店仍需提前一两天预订。牟登明准备再买个黑板来挂上,方便客人订座,也是希望延续一贯的风格。

延续味觉记忆

坚持与坚守,最重要的还是火锅的品质。

“我们这里吃了身上绝对没得味儿,也没有添加剂。”这是牟登明经常向顾客介绍的。他一个人炒料需要三个小时,作料都要寻找固有的产地,像海椒除了捣碎、炒制外还要专门用清水冲洗。

“客人不会吃到干辣、干麻,吃的是一个综合味道。”牟登明说,坚守品质才有老顾客前来光顾。上周五,有老顾客电话订了44人的餐,后来还“不放心”,又专门到店里来了一趟。

在价格方面,现在的价格比过去略有上浮。比如,毛肚30元一份,猪黄喉25元一份,其它荤菜基本在20元内,蔬菜多为6-8元。牟登明说,价格基本都是随成本上浮,像毛肚一份有11片左右,分量还是有保证的。

山城巷成了热门打卡地,牟登明自然要考虑到游客用餐。他说,一般中午都是接待游客为主,晚上接待市民。未来,随着山城巷的提档升级,他也考虑一定程度扩大规模,让更多游客体验老重庆的味道。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陈翔 摄影 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