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善美重庆

[正能量]一位退休老人10年坚持奉献爱心

发布时间: 2019-02-21 11:29:20 | 来源: 华龙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荆晓强

image.png

自制扇子

一把刀轻轻划过去,只听“嘶”的一声,厚厚的竹板变薄了不少——68岁的向泽明左手托起竹板放在左眼前,右眼紧紧地闭上,“嗯,差不多光滑了,再打磨一下就好。”这些竹板是做扇子的材料。2月19日,正月十五,位于九龙坡区黄桷坪官家林的铁路职工家属楼里,向泽明正在为做扇子准备材料,赶在天热前做好送给大家。

退休10年来,向泽明做好事成了习惯,他的故事也在邻里间传开了。

“啥回报都不要”

向大爷小时候住在江北区郭家沱附近。1964年,还在读初一的他,加入了学校兴趣班,每天下午4点半放学以后学理发。

“那会儿我们去理发,游摊价格一毛,理发店一毛五。学会理发以后,这钱就省下来了,同学之间你帮我理发我帮你理发。”向大爷说,初二那年,住在同一幢楼里读高中的邻居哥哥,为了鼓励他认真学习理发,挨家挨户上门,倡议每家出点钱买了一把山城牌手推剪送给他。

这把价值3.8元的手推剪,让向泽明走上了助人为乐之路。自那以后,整栋楼无论谁家有人要剪头发,只要喊一声向泽明,他马上准备好围裙和手推剪就去了。“爸爸都说,我是钻在里头去了,太喜欢剪发了。”向泽明说。

因为帮人理发不要钱,手艺也越来越好,向泽明的名气越来越大。“爸爸对我说,既然别人信任你找你理发,你就应该把这个事坚持下去。”

那些年帮人理发收获的感谢,也成为向泽明成年参加铁路工作的动力。他说:“无论顺境逆境,我都相信,陌生人给我的微笑和感谢,是发自肺腑的。”

由于工作出色,向泽明于197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铁路上一直干到2008年退休。闲下来的日子,该干点啥呢?一次,向泽明去看一位老同学,因为车祸,老同学住在养老院,理发、洗头都成了难事。

“老哥哥,要不,我给你剪个头发吧。”向泽明说。听到这话,老同学眼眶里一下子涌出泪水。

“我给他剪,我的眼里有泪,他的眼里也有泪。”向泽明说,回家后好几个晚上,他都睡不着,“不行,我还是要把理发手艺捡回来。”

第二天一大早,向泽明拎着手推剪,来到离家不远的祥龙养老院,问工作人员:“我帮你们这里的老年人免费剪头发,啥回报都不要,行不行?”

起初,有人不信,直到向泽明把党员证拿出来,大家才信了。

现在,向泽明服务的地方包括佑恩养老院、滩子口日间托老中心、石坪桥夕阳红第二分院养老中心等,生活在这些养老院的老人总计千人左右。“只要有五六个人想剪头发,我就去。”向泽明说。

向泽明可以使用免费卡坐公交车,他说:“以前到石坪桥,先坐823到大公馆,然后走路去养老中心,往返4块钱。现在钱节约了,我准备多找几家养老院做好事。”

这些年,向泽明免费理发用坏手推剪5把、电推剪2把,都珍藏在家里。“帮多少人理过发?我也记不起了。”向泽明说。

“做事特别认真”

平时除了剪发和唱歌,向泽明还喜欢打乒乓球。

前几年一个夏天,向泽明打完乒乓球,想在路边买把扇子。没想到,平时卖2元的扇子,贩子要价5元。

向泽明正想递钱过去,小贩又说了一句:“恁个热的天,就是10块钱一把,也不愁卖。”这话把向泽明气得够呛,“一把扇子,坐地起价还说这么难听的话,我就不信了。”说完,他转身就走。

回家路上,刚好遇到一家门店因为装修正在锯竹子,大堆边角料扔在路边。向泽明抱了一些回去,阴干、劈开、打磨,削成扇把子,在把子上钻孔,再把家里的广告纸缝在扇把上。固定扇身,在外侧糊上面纸,静放一个晚上——扇子就做好了。他抱着一堆扇子去打乒乓球,打完球以后,把扇子发给大家。“看着大家拿着自己做的免费爱心扇,再回想那天小贩说的话,我这番苦心总算没白费。”向泽明说。

后来,向泽明又做了不少扇子送给合唱团的人。为了支持向泽明继续做好事,拿到扇子的人都自发地为他寻找广告纸。

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年,向泽明自己做扇子送出去9000多把。

黄桷坪街道唐家湾社区书记覃晓黎告诉记者,除去免费理发、做扇子送人这些事,社区只要举办献爱心活动,向泽明总是跑得最快的。“哪里像个大爷,动作比年轻人还快,做事特别认真。”覃晓黎说。

“习惯了别人给我的微笑”

向泽明的家,是上世纪80年代修的老房子,阳台比较小,晾晒被套比较麻烦。

一次,向泽明在杨家坪新市场看到一种被套夹,由两块长约90厘米的竹板组成,竹板中间钻洞,洞中间穿铁丝固定,像一个衣架钩。竹板两头再钻孔,有4个夹子。把洗好的被套夹在夹子上,挂在小阳台上也容易晾干了。

看到这个产品,向泽明顿时来了兴趣,先把别人家不要的竹凉板搬回家。看到这一幕,妻子周雅文不乐意了:“你又去哪里找那么多破烂,拿回家做啥?”

“亲爱的,你不懂!”一句甜蜜回答,让周雅文接不上话来。

一阵叮叮当当拆卸之后,向泽明把凉板上的竹板一块一块取下来,锯成同等长度,烧开水把竹子烫了又烫,打洞,穿铁丝——第二天上午,周雅文看见他拎着自己做的被套夹出门了。

“你要拿去卖钱?”妻子调侃他。

“我送人,送给我们邻居。”向泽明说。

“这些年,送出去的被套夹不计其数。”周雅文告诉记者,女儿在杨家坪华润二十四城买了一套大房子,为父母也准备好了房间,因为向泽明舍不得扔掉这些做好事的家当,又怕在女儿新家锯锯割割弄脏房子,结果,搬了一半的家又搬了回来。

这么多年怎么坚持下来的?“习惯了!习惯了做好事,习惯了周围邻居,习惯了别人给我的微笑,我就知足了。”向泽明说。

新闻延展

“喊我停下来,我很难受”

对于向泽明大爷来说,家里的负担其实不轻松。

90岁的老丈人一起住,因为年龄大了,夜晚还会大小便失禁。但无论多晚,隔着屋子的老丈人只要一喊他,向泽明就能马上起床,为老丈人换衣服、裤子、床单。

68岁的妻子周雅文,饱受骨折等多种病痛折磨,连做饭都成难事。

外人眼里,向泽明喜欢唱歌、打乒乓球,经常给养老院老人理发,经常做扇子、做被套夹送人。在家里,向泽明买菜、做饭、洗衣服、照顾妻子和老丈人……他觉得很充实,“我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节奏,喊我停下来,我很难受”。

向泽明家里没有贵重电器等,但为了做好事,舍得花钱买电钻、电推剪以及各种配件,这些年起码1000多元。

“没得他这份爱心,也不可能有我和父亲的今天。”周阿姨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