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化艺术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 努力为城市提供文化支撑

发布时间: 2019-03-13 16:04:20 | 来源: 海外网 | 作者: 程武彦 | 责任编辑: 吴一凡

博物馆是城市的文化客厅和灵魂殿堂,象征着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和人文精神。为了给山城重庆提供行千里、致广大的文化支撑,近日,中国重庆三峡博物馆通过党委中心组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界、社科界的重要讲话,让文博工作者得到巨大鼓舞和有力鞭策,为新时期文博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南和强大动力。

一是要举办高质量的展览,为观众奉献优秀文化作品。展览是博物馆奉献给观众最重要的文化作品,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根筑魂的重要载体。去年,9月29日至今年1月6日,由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牵头,组织西南博物馆联盟13家文博单位联合打造的“盛筵——见证《史记》中的大西南青铜文明展览”’,历时3个月,开展教育活动414次,开发文创79种158款,惠及观众达到60.8万人,在市内外产生了良好的反响。今年,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将按照1+2+N的展陈体系要求,推出原创性展览“建国的生活——重庆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生活变迁物证展”,展览采取以小见大的形式,通过话外音记述、历史照片、场景复原、视频影像以及声光电技术运用,以票证时代、商标广告记忆、山水之城三个专题来展示重庆人的70年生活变迁。重庆人70年的生活变迁只是伟大中国70年发生翻天覆地、日新月异变化的一个缩影。通过展览,进一步坚定广大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同时,还将举办《张大千抗战时期绘画作品展》等高质量的展览,为丰富市民的文化精神生活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二是要升华科学研究,为坚定文化自信和咨政育人提供学术支撑。学术研究是博物馆提供咨政育人支撑的重要标志。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守正创新,进一步凝炼学术方向,打造学术团队,加强区域文化基础研究,出版《近代重庆史料系列翻译丛书》(计划13部书)、《白鹤梁题刻丛书》(8卷本)、《巴渝藏珍:重庆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普普查文物精品图录》,推进《巴渝文库》编纂工作,出版选题4种。加大推进巴渝文化、城市文化研究力度,争取多出成果。

三是要加强社会教育和文创开发,为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力、辐射力、影响力提供阵地支撑。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通过与中小学建立博物馆学堂、传统节日主题活动、巡展等方式,推出母城研学、三峡研学、贵州红色基地研学等活动,让博物馆成为连接社会公众的桥梁与纽带,真正走出一条博物馆为主导、观众为主体、科技支撑、文旅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社会教育模式,不断扩大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覆盖面与参与度,为提高美誉度和知名度,发挥博物馆的窗口示范作用。抓好全国首批文创试点单位的工作,针对重庆实际,与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师范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等单位,利用IP授权和馆校合作、馆企合作等方式,策划设计和生产一批具有巴渝特色、质感好、环保、便于携带、种类齐全的文创产品,真正让文创产品成为博物馆的最后一个展厅,既让“文物活起来”,又让观众实现“把博物馆带回家”。(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程武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