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侯宁彬:“互联网+中华文明”推进文物修复工作

发布时间:2019-04-01 20:30:0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曹川川  |  责任编辑:蔚力
分享到:
20K

中国网4月1日讯(记者 曹川川)2019年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建院40周年,也是秦始皇兵马俑考古发现45周年。4月1日下午,由陕西省委网信办、陕西省祭陵办共同主办的2019年“清明祭初祖 文脉传华夏”网络主题活动走进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侯宁彬接受了媒体的采访。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 侯宁彬

祭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祭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部分,也是一个民族传统。应该说从原始社会先人就开始祭天祭祖,只是在秦的时候形成了一种制度。这些年,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也发现了祭祀的遗址,但不是祭黄帝或者是祭天的,而是祭祖的。侯宁彬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主要是祭祀秦始皇的,祭祀遗址面积很大,大概十几万平方米,当然现在地面上什么都没有了,地下只存在有夯土基址,但是有专门祭祀黄帝的祭祀遗址,这是我们近年来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新发现。”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侯宁彬接受媒体采访

兵马俑博物馆的创新之处

1974年发现兵马俑之后,兵马俑博物馆就有一个很特别的创新,就是考古发掘、考古的展示和考古的保护同时进行。“传统意义上的工作是发掘完了以后先去做保护,修复完了以后再去做展示。而兵马俑博物馆是在考古发掘的同时,一方面给游客展示我们发掘的过程,一方面也向游客展示我们修复的过程。”侯宁彬表示。

兵马俑修复工作现场照

计算机的虚拟修复技术

从技术角度来讲,过去文物的修复全都是手工的,兵马俑在考古发掘出来以后,先洗陶片然后再拼接,整个工作过程相对来说比较长。在修复的过程中,有可能把一些痕迹给碰掉或者损坏掉,对文物造成二次伤害。

但是现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把计算机的虚拟修复引入到现在的文物修复过程中,把所有发掘出来的陶片用计算机先进行扫描,在扫描完成以后,通过一种特殊的算法让计算机先进行虚拟拼对,再用人工去核实。

侯宁彬说,“计算机的虚拟修复技术引入以后,工作效率提高了很多。使用这种技术,对文物本身的伤害减少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这也是‘互联网+中华文明’其中的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引入创新技术推进文物工作。”

秦兵马俑坑一号坑

守护传承创新发展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是一个遗址类的博物馆,守护遗产的除了田野的文物之外,还有一些藏品,这就是它的特殊性。作为一个博物院,它的责任、它的担当就是守护传承,创新发展。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已经经历了40年的发展历程,这些年来在展示的手段上、在展示的内容上已经不能满足老百姓当下的一些需求了,所以必须创新展示手段,创新展示内容。侯宁彬表示,“我们希望能在这个空间里把和秦始皇有关的、和秦历史有关的一些东西都能展示给大家,‘讲述一个完整的秦文明故事,秦统一故事’。”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侯宁彬与媒体合影

不主张对陵墓或大型遗址进行大面积的发掘

国家不主张对陵墓或者大型的遗址进行大面积的发掘,发掘本身就是一种破坏。现在可以看到的兵马俑坑跟70年代刚发掘出来的时候,完全是两个样子。这些文物在地下已经埋藏了2000多年,已经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当中,如果不对其进行发掘的话是可以保持原样很长时间的。但当我们把它揭露出来以后,由于温度湿度急剧变化,导致文物本体和它周边的环境产生了剧烈的变化,从而形成了破坏。因此国家文物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都不太主张对地下文物进行大面积的发掘。

侯宁彬说,“作为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我们面临的保护压力非常大。我们不仅要保护我们土遗址,现在暴露出来的这些土遗址也会随着气候的变化会出现干裂、缩减、坍塌。如果我们不挖他,不暴露出来,一直掩埋在地下,他可能能保持很多年。我们现在把它挖出来了,它的寿命会急剧缩短。如果说我们能通过另外一种手段能了解地下文物的结构样貌,那么我们宁愿不去动它。”

相关内容

中国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