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开放重庆

【聚焦西洽会】开放篇——带头开放带动开放两江新区建设内陆开放重要门户

发布时间: 2019-05-14 16:03:59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郭颖慧

重庆两江新区作为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重庆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近年来,该区紧紧围绕国家“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战略定位,着力破解制约开放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开放型经济体制、开放口岸、保税区域、物流通道、开放业态、国际合作平台、特色开放区域,逐步成为重庆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和内陆开放的重要窗口,在重庆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中打头阵、作先锋。

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一季度,两江新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势头良好。其中,招商引资方面更是表现亮眼,实现“开门红”:直管区签约项目39个,同比增长45%,协议投资额423.78亿元,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现代服务、科技创新等多个领域的招商均在一季度取得良好成绩。

这背后,是两江新区大开放格局发力的结果。

深度开放寻求发展深层次红利

实践探索形成“1234567”开放新格局

作为重庆社会经济发展的“领头雁”“排头兵”,两江新区在对外开放中已担当起了门户的关键作用,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在重庆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中带头展现新作为、实现新突破。

凭借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重庆自贸试验区和中新重庆示范项目核心区“三区”叠加优势,两江新区不断探索从沿海开放到内陆开放的全新布局和全面改革,探索和深化中国内陆区域参与国际分工融入全球市场积极,参与“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建设,深入开发内陆腹地市场。

经过近9年内陆对外开放的探索和实践,两江新区形成了“1234567”的开放格局:“1”个开放型经济体制、“2”个开放口岸、“3”个保税区域、“4”个物流通道、“5”个开放业态、“6”个国际合作平台、“7”个特色自贸开放片区。这一新格局将使两江新区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也为重庆更高水平的开放打下坚实的基础。

打通通道、搭建平台、完善口岸

两江新区深度参与国际市场分工

2019年一季度,作为两江新区深化改革开放、构建内陆开放高地的核心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关键数据指标实现两位数增长,经济运行亮点多多。其中,外贸进出口总额更是位列全国14个保税港区中第1名。不难看出,两江新区在深度参与内陆开发开放建设的过程中,正不断收获开放红利。

依托两江新区保税、物流等多项开放功能、平台优势,保税港区 “保税+”产业多点开花。其中,“保税+航空产业”更实现多样性发展,产业链得到进一步完善。今年一季度,保税港区协助重庆航空引进1架A320NEO客机,截至目前保税港区已累计落地9架飞机,“保税+飞机租赁”步入常态化阶段。航材保税项目方面,继实现仓储业务“零突破”后,目前海关处申报的121项航材备案已完成,一季度共进口航材约37万美元。这意味着不仅可以进一步缩短飞机维修周期,每年还可以为企业节省数百万元的维修成本。

保税港区跨境电商发展更是引擎动力十足。今年上半年港区预计实现跨境电商交易额达14亿元,预计占全市总量的约50%。目前,阿里巴巴、唯品会、网易考拉等三大重点跨境电商项目已建立智能化分拣打包作业系统,全面带动港区跨境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外,港区口岸功能正持续发力,一季度进口肉类指定口岸肉类进口1144.7吨,同比增长178%,同时支持相关企业拓展大米、玉米等大宗商品进口,并助推在空港设立冰鲜、肉类、粮油等进口农产品的展示交易中心,实现水港及空港产业联动。

数据显示,两江新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一季度实现规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22.92%;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6.69%;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5.4%;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51倍;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6.57倍;跨境电商成交量同比增长73%,经济运行整体稳中有进,实现良好开端。

围绕平台建设,两江新区不仅有以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为代表的保税平台。目前,两江新区已构建起以江北嘴CBD为代表的金融平台、以悦来会展城为代表的会展平台、以两江国际云计算中心为代表的信息平台、以鱼复工业开发区、龙兴工业开发区、水土高新生态城为代表的开发区平台,将开发开放向纵深推进。

同时,围绕开放,两江新区着力打造“空港+水港+铁路港”的对外交通枢纽,也积极构造功能开发平台建设,以更好地参与国际贸易,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其中,位于两江新区的江北国际机场已成为重庆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桥头堡。据了解,2018年底,江北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已突破4000万人次。截至今年2月,江北国际机场已累计开通国际航线84条,通航5大洲27个国家63个城市,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航线有54条,通航17个国家40个城市。下一步,重庆将在已有的“一带一路”航线基础上,扩展国际航线网络,打通三条国际通道。

坐落在两江新区的中国内河最大港果园港,已经建成全国最大的内河多式联运枢纽港和连接中欧班列(重庆)的铁路联络线,向东与长江流域10多个口岸达成合作;向西打通中欧贸易的“快车道”,果园港由此成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的重要支点。

得益于开放的深度发力,截至今年3月,果园港码头前沿16个5000吨级泊位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港区“前港后园”和“铁公水”联运基本实现,并形成集装箱80万TEU、件散货600万吨、滚装商品车70万辆和500万吨的通过能力。

在此良好基础上,两江新区与德国杜伊斯堡港于2019年4月25日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两地物流、枢纽项目的规划及运营等开展多方面战略合作。

多式联运是本次双方合作的重点。一方面,两江新区与杜伊斯堡港将共同打造两江果园港水港片区和鱼嘴铁路港片区之间的多式联运体系,重点聚焦于规划两港之间高效的物流联通方案;另一方面,凭借专业、高效的铁路场站和港口运营管理经验,杜伊斯堡港将为鱼嘴—果园港片区提供物流规划、业务指导,并在该片区开展相关业务的运营合作。

此次合作有利于实现欧亚大陆东西两端内河港口的联动发展,形成“水运—杜伊斯堡—铁路—果园港—水运”的闭环物流通道,加速欧亚大陆互联互通,带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享发展成果。

“三区”叠加打造内陆开放升级版

2016年1月,中新重庆示范项目管理局落户两江新区江北嘴。该项目为中、新两国政府间合作项目,主要内容聚焦为金融服务、航空、运输物流、信息通信技术。这些内容,与开放型经济体需要的资本融通、物流畅通、信息通讯高度相关。

大力推进自贸区建设,是内陆地区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重要途径。2017年4月,中国重庆自贸试验区正式挂牌,两江新区的内陆开放迎来了新的更大的发展机遇。

两江新区不靠海、不沿边,但处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Y字形大通道的联结点上,处于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和长江黄金水道的交汇处。两江新区是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随着中新重庆示范项目和重庆自贸试验区获批,两江新区又具备了重庆自贸试验区核心区、中新重庆示范项目核心区的战略优势,“三区叠加”为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重庆自贸试验区核心区,两江自贸试验区规划面积为86.33平方公里,占全市约72%。包括果园港片区、保税港商圈片区、保税+空港片区、照母山数字经济片区、龙盛国际合作片区、悦来片区、水土片区等7个特色自贸开放片区

2019年4月,重庆自贸区迎来挂牌两周年。两江自贸试验区市场主体累计达19420户,注册资本3672亿元。

其中,两江新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这片“试验田”更是果实丰硕。据统计,2017年至2018年,保税港区新增入驻企业608家,累计已达2030家。近两年港区累计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413.72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约1956.6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约17.37亿美元,海关监管货物值568.7亿美元、占比全市总量的54%,对重庆外向型经济发展起到了明显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中新重庆示范项目方面,今年1月,中新(重庆)多式联运示范基地奠基仪式在重庆两江新区鱼复园区多式联运基地举行,标志着中新重庆示范项目在物流领域又取得一项成果。该项目建成后,将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服务。截至今年4月,作为中新重庆示范项目核心承载地,两江新区已经累计签约中新重庆示范合作项目49个,投资金额118亿美元。

依托作为重庆自贸试验区、中新重庆示范项目核心区及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的优势,两江新区正重点针对物流、金融、航空、信息及其他领域在政策、项目、通道等方面形成“自贸+中新”一体化推进机制。

下一步,两江新区将深入贯彻重要讲话精神,发挥“三个作用”,依托重庆自贸试验区和中新重庆示范项目,以及果园港、保税港区、重庆国博中心等重要开放平台,深入推进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