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看忠县》系列报道①忠县:晒出大美山水 开启文旅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忠县全景
中国网5月15日讯(黄姝颖 付恋)今年4月,忠县县委书记赖蛟在全市“晒文化·晒风景”大型文旅推介活动中,化身导游,声情并茂地向世人展示了忠县独特的人文精华、山水神韵,圈粉无数。
五一期间,无数游客慕名前来“打卡”:《烽烟三国》实景演艺一票难求,酒店、餐饮日日爆满,石宝寨、白公祠、忠州博物馆景区等游客量大增……数据显示,小长假全县共接待游客44.5万人次,同比增长44.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53.7%,旅游热度持续攀升。
能赢得各地游客的青睐,离不开“双晒”对全县自然景观和忠文化的全方面展示。忠县文旅委主任易会表示,忠县的“双晒”活动,晒出了文化自信,凝聚了价值认同,提升了全县知名度和影响力,更坚定了广大干部群众做好文旅融合大文章的信心和决心。他认为,未来文化旅游的市场空间巨大,以“双晒”为契机,旅游资源独特、文化底蕴深厚的忠县必将开启文旅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诗意山水·忠义之州” 忠县文旅融合快速发展
石宝寨
长江第一寨石宝寨、文化打卡地白公祠、醉美田园三峡橘乡……忠县之所以成为众人心中的热门打卡之地,与忠县在“双晒”活动中,展现出来的独特“颜值”和“气质”密不可分。
它有何独到之处?
在这座城,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江中仙岛”皇华城、“翠屏春晓”翠屏山、平湖风光㽏井湖、天然氧吧天池山、地下凉宫金鳞洞、避暑圣地巴营森林公园等风光引人入胜,在游客心中荡起阵阵涟漪。
在这座城,以忠为荣,巴蔓子、甘宁、秦良玉、罗广斌、马识途、杨骅……一个个闪光的名字激荡时光,丰富着忠义的内涵,代代相传,延续千年。《烽烟三国》实景演艺、忠州老街对话历史,矮人舞、傩戏、虫雕、船工号子等延续文脉,为忠县的旅游业大发展注入了灵魂。
白公祠
千年文化的加持,赋予风景以独特内涵,为文旅融合提供了深度魅力。一直以来,忠县县委、县政府围绕建成长江三峡国际旅游黄金带上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以文化为统领,以生态文明为根本,以旅游产业为载体,以产业发展为支撑,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推动旅游业成为全县经济支柱产业。
得益于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忠县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突破。据忠县文旅委员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县产业结构已由2016年的16.2∶49.5∶34.3调整为2018年的13.6∶45.4∶41.0。2018年,旅游人数700.51万人次,同比增长46.2%;旅游收入30.93亿元,增长48.1%。
“城市即旅游,旅游即生活这句话在忠县正成为现实。”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忠县文旅融合正迈开大步,快速向前。
围绕“1+3+8”发展布局 做好文旅融合大文章
烽烟三国
陈敏尔书记在调研忠县时指出,忠县旅游要发展到“1000万人次”。
如何达到目标,进一步推动忠县的独特文化和旅游资源相结合?去年以来,忠县围绕全市旅游发展大会精神和敏尔书记调研指示精神,确定了全县“1+3+8”发展布局,全力打好“长江三峡”牌、“赛事节会”牌、“田园乡村”牌、“忠文化”牌,唱响“千年忠文化•忠义行天下”人文精神,从浅层相加转向深度相融,让旅游强县的大文章有广度更有温度、有远方更有未来。
什么是“1+3+8”?即以县城为全域最大景区,打造石宝寨、三峡港湾国际旅游度假区、“三峡橘乡”国家级田园综合体三大核心景区,推出“打一场电竞、看一场演出、听一场音乐会、跑一次马拉松、采一篮柑橘、观一次三峡鸟、捕一次长江鱼、体验一次忠文化”八大体验活动。
三峡橘海
其中,在针对三峡老街(忠县)打造上,忠县将不断通过提升景观风貌、重塑空间肌理、丰富休闲元素、完善旅游服务功能,做活老街承载的忠县半城历史,将拥挤、杂乱的生活老街打造成为忠县主客共享的活态文创产业集聚区、文化体验之地;在“忠文化”的融合上,不断加快建设巴蔓子广场,塑好巴蔓子雕像,讲好巴蔓子故事,弘扬好巴蔓子精神,使巴蔓子广场成为忠县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并加快复建四望楼,建设汉阙广场等标志性项目。
在三大核心景区做深做透上,忠县将对石宝寨进行提档升级,以全域理念打造石宝寨大景区;以《烽烟三国》实景演艺为核心,以电竞小镇为引爆点的沿东溪河两岸,文化演绎与真人体验秀,不断做足三峡港湾国际旅游度假区融合功夫;同时精心打造“三峡橘乡”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围绕敏尔书记提出的“国家级田园综合体佼佼者、乡村振兴示范园”目标,高水平规划、高质量建设,使之成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品牌。
在不断做强做特8项体验活动上,忠县不断加强与腾讯、天猫等合作,承办各类官方赛事,让游客打好一场电竞;不断改版升级《烽烟三国》,提升演艺层次和品质,加快完善景区配套服务和商业设施,让游客看好一场演出;不断打造“线上+线下+实时互动”的音乐节会,让游客听好一场音乐会;依托“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马拉松廊道,打造独具特色的“三峡橘乡”田园马拉松品牌,让游客来跑好一次马拉松;通过故事化、具象化、实物化,让游客体验好一次忠文化;高标准建设“三峡橘乡”智慧柑橘园,因地制宜建设一批“花果同树”景点和采摘基地,让游客采好一篮柑橘;在皇华岛、滨江路长江段、三峡港湾打造三峡鸟天堂,让游客观好一次三峡鸟;利用长江水岸、长江支流等水面资源,重点布局捕鱼体验区,举办长江三峡冬捕节集中捕鱼,开设渔舟旅游捕鱼等活动项目,让游客捕好一次长江鱼。
值得一提的是,“1+3+8”要以县城这个“最大景区”,辐射三大“核心景区”,带动各乡镇(街道)和旅游企业的“特色景点”,最终形成众星拱月、月照群星的“1+3+N”全域旅游格局。赖蛟强调,具体到每个乡镇(街道)和旅游企业,要立足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特色发展,推进“旅游+”,发展“商、养、学、闲、情、奇”新兴业态,推进全域化布局、全季节体验、全产业扩展、全方位服务、全社会参与,使忠县全域处处皆景、处处可游。(图片由忠县文旅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