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榜样力量

张杰:为重庆跨座式单轨国产化提供技术保障

发布时间: 2019-05-21 10:32:24 | 来源: 重庆日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 郭颖慧

张杰(左二)。(市人社局供图)

重庆轨道穿楼而过,绕山而走。这样的场景成为国内外游客旅游打卡的胜地。尤其是单轨列车的自动变道方式,让看过的人无不惊叹。而这样科技感十足的场景,必须依靠单轨道岔来实现。

技能大师张杰是单轨道岔专业的杰出人才。经过他和团队十余年的艰苦研发,目前重庆单轨国产化率已达到90%以上,基本实现了跨座式单轨道岔国产化的梦想。

张杰满身荣誉的背后,是28年工作经历的磨炼、忠诚和坚守。从一名普通工人做到道岔专业的大师,他和他的团队经历了怎样的故事?日前,记者采访了这位技能大师。

13年机械维修为他打牢基础

1992年,年仅19岁的张杰在重庆机电厂,跟着师傅干机械设备维修,一修就是13年。这13年的基层维修工作为他进入轨道集团打牢了基础。“在机电厂,我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通用设备,比如车床铣床磨床、锻造机压力机等等。别人修不好的机器,都送到我们部门负责修好。”

2004年,张杰进入了线路设施部单轨道岔专业,从事单轨道岔的检修维护和技术革新工作。2007年,已从事单轨道岔工作3年的张杰,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花在学习和技术攻关上,并先后获得重庆市优秀技能人才、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命名专家、重庆市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2018年被选举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张杰认为,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名誉,而是享受工作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完成梦想。

亲历单轨道岔国产化全过程

2005年轨道交通2号线正式运行,开启了重庆轨道交通时代。

当时的单轨交通设备和技术都还需引进。张杰和道岔车间同事们面临着技术壁垒和相关资料匮乏等难题。大家清楚,必须掌握核心技术,让单轨道岔中国造、重庆造,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在几位行业专家的指导下,张杰与首批10多名道岔员工团队协作,艰苦攻关。“那个时候没有厂家资料,没有解决规程,我们常常聚在一起,对一些锁定装置进行改造。通过大家和国内道岔厂家十几年的努力,现在的单轨道岔已经很少出现故障。”作为首批10多名道岔先锋员工之一,张杰经历了单轨道岔专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过程。

历经10年时间,张杰与同事们利用手头掌握的一手实践资料,参与编制了中国首本“单轨道岔设备维护与维修”教科书,把这些经验作为单轨道岔专业的财富传承下去。

“在全国,只有重庆有跨座式单轨交通。”张杰介绍,目前,重庆已形成完整的跨座式单轨交通产业链条,建成全国唯一,也是最大的跨座式单轨交通产业基地。并且,跨座式单轨交通已成功走向韩国、印尼等国际市场。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车股份有线公司等企业,也在积极推进跨座式单轨交通海外项目开展。在国家的倡导下,跨座式单轨交通将沿着“一带一路”遍地开花,从重庆走向全国,甚至全世界。

“以点带面”培养后备人才

2012年张杰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每年实施3-5个项目,包括研发、技改以及设备出现临时突发情况的调试和改造。作为工作室的负责人,张杰充分发挥工匠精神、劳模精神,毫无保留地带徒传艺。

“我们采用的是‘以点带面’的培养方式。每年只选择20个优秀的人来培养。他们再去培养各个工班骨干。”张杰说,这个方法使道岔专业高级技术工人比例提升30%,抢修技能得以提高。

据了解,2014年工作室升级为国家级“张杰技能大师工作室”,同时被市人社局评为“2014年优秀大师工作室”。截至目前,工作室6年来累计已完成21个项目,为单轨道岔日常的维修和设备的升级改造,提供了诸多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