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和谐重庆

缙云山治违:亮出绿色本底 搬出幸福生活

发布时间: 2019-06-12 11:36:59 | 来源: 人民网 | 作者: 刘政宁 | 责任编辑: 郭颖慧

image.png

缙云山云瀑景观。秦廷富 摄

6月5日,雨过天晴,缙云山天清气朗。一大早,73岁的蓝长生大爷悠闲地来到山上,和村里的干部聊起现在的生活,他一脸笑容:“以前的老房子到公交车站要走两个小时,搬到山下住,看病买东西方便多了,离儿女们也更近了!”

坚决拆:拆除8万方违建 亮出绿色本底

古人称“赤多白少”为“缙”。缙云山早晚霞云,姹紫嫣红,因此而得名。

缙云山是重庆主城区的重要“肺叶”,也是长江中上游地区宝贵的植物种基因库。2001年6月,缙云山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横跨北碚、沙坪坝、璧山三个区。其中,北碚辖区保护面积最大,占整个保护面积一半以上。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山上的村民靠山吃山,与大山和谐相处。然而,近年来,山上村民蚕食森林,违规搭建违法建筑、纷纷开办起了农家乐。过度的人为活动,让缙云山的自然生态不堪重负。

2016年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下沉督察,2017年和2018年“绿盾行动”专项监督检查,先后指出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存在违规建设、蚕食林地等突出问题。

2019年5月7日,重庆市北碚区澄江镇缙云村大屋基,农户签定搬迁协议后原农房被拆除。秦廷富 摄

2018年6月,重庆市委、市政府决定,部署开展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按照“1个月完成调查摸底,3个月制定分类处置意见,6个月集中整治,1年时间编制总体规划、研究政策、推动发展”的工作要求,全力推进整改工作。

政令既出,各级各部门纷纷行动起来。

北碚区抽调500多名干部、聘请45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37个工作小组,全面排查自然保护区内2192个(宗)建构筑物,对上级交办和自查发现的205宗违法建筑展开强力整治。

“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我们以最坚决的态度、最迅速的行动、最有力的措施推动综合整治工作。”北碚区委书记周旭介绍,整治行动开展一年来,整改范围内的所有违法建筑已全部依法整治,累计拆违8.3万平方米,关停(搬迁)企业12家,依法责令停止经营农家乐34家。

这一年,除了“该拆的拆”,在生态环境压力上做“减法”。北碚区还在绿色生态本底上做“加法”,坚持拆违和生态修复同步推进,对缙云山覆土复耕复绿7.1万平方米。

动员搬:原住民搬出大山 为生态环境减负

违建已然拆除,如何杜绝拆后复建,如何切实减轻缙云山生态环境承载压力?

北碚区委、区政府反复思量,决定“自加压力”,继续做好“后半篇文章”。

今年4月,北碚区启动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搬迁试点工作,动员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的原住民搬出大山、退地进城。

这些原住民很多都是2001年保护区范围划定前就居住在此的,故土难离,对搬迁政策也心存顾虑。

“除了房屋补偿、生态搬迁补偿外,还有自愿搬迁的一次性奖励、按时搬迁奖励和搬家补助费,退地进城后还可以享受城镇居民普惠政策……”最近两个月,北碚区澄江镇镇长刘宣华和工作组同事忙着上门做群众的思想工作。

2019年5月30日,重庆市北碚区缙云山生态搬迁工作组的工作人员在走访搬迁农户。秦廷富 摄

听工作组讲明道理和政策后,家住核心区缙云村戴家院组的73岁老大爷蓝长生,率先表态支持生态搬迁。

“儿女都在城里工作,老房子越来越旧,现在有这么好的政策,以后日子肯定会更好。”4月11日,蓝长生第一个签订生态搬迁协议。仅仅过了9天,他就收到了全部补偿款。

如今,老俩口住在山下衣食无忧,不仅手里有一笔补偿款养老,每人每月还能领到550元社保金。“缙云山我们不能独享,要大家分享,搬出去才能更好地保护生态,这也是为子孙后代造福。”蓝长生说。

“以前担心补偿标准太低,也担心今后的社保问题。”48岁的村民林光平最初不愿意搬迁,后来详细了解搬迁政策后,他欣然改变了想法。

此次生态搬迁工作涉及到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208户原住民,共计536人。截至目前,前后短短两个月时间,已累计签约202户,超过总数的97%。

“这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效果。”北碚区区长何庆说,在此之前,针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搬迁政策,全国无例可循,正因为充分考虑到老百姓的诉求,打消了他们的顾虑,才赢得了老百姓的广泛理解和支持。

力保稳:走深走实“两化路” 力求生态美百姓富

动员老百姓搬出来,只是生态搬迁工作的第一步。如何让他们搬出来后“稳得住”?何庆说,在动迁之前,他们就已经着手谋划了。

65岁的村民李星华在2012年拆危重建自家房屋时,私自增高楼层建了三楼一底900多平方米,大大超出批准的700余平方米,成为山上最大的违法建筑。

在工作人员的劝说下,李星华带头拆掉了自家房屋,还动员哥哥拆除违建700多平方米。响应生态搬迁号召后,镇里安排他担任村里的“防火队长”,管理全村40多名护林员。

“以前家里主要靠我打工,现在年纪大了,很多活儿干不了。”李星华很满意现在这份工作,“一个月有2000元固定收入,生活比以前更有保障了。”

缙云山彩色公路。秦廷富 摄

为了解决山上村民生态搬迁后的生活问题,北碚区在全力推进综合整治的同时,加大对困难群众的救助帮扶力度,先后聘请了150名当地村民担任巡山守卡护林员,另外新开发就业服务岗位300个,帮助他们通过就业增加固定收入。

目前,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正在制定中,涉及生态保护修复规划、空间利用规划、文旅产业提升规划三个专项规划。未来的缙云山,将变得更美!

“我们将坚决落实生态保护政治责任,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坚持‘保护自然、保障民生’,努力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周旭说。(刘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