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化艺术

军魂——祭奠“王成式”英雄杨国良烈士

发布时间: 2019-07-05 13:40:46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郭颖慧

前言:王成,一个响亮难忘的名字。在《英雄儿女》的银幕上,王成高喊着:“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从此,世界记住了上甘岭那场战斗中视死如归的英雄王成。一位来自重庆大足回龙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杨国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正是这场战役中现实版“王成”式的英雄烈士之一。

1952年11月,在上甘岭11号阵地战中,英雄杨国良一人就打退300多敌人的15次疯狂进攻,歼敌150多人。当约两个排的敌人又一次冲了上来,在弹尽粮绝的最后时刻,杨国良握紧最后一根爆破筒,趴在壕沟诱敌将其团团围住后,他毅然打开爆破筒,与敌同归于尽,壮烈牺牲! 他用自己宝贵而年轻的生命保住了阵地。1953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授予杨国良烈士特等功臣、二级战斗英雄称号。直到2016年,杨国良的老战友王尔昌从上海回到大足定居并执着寻找杨国良的故居和足迹,这段尘封60余年的英雄事迹,才又重新开启和弘扬天下。

对杨国良英雄事迹的发掘与宣传,受到大足区委区府领导的高度重视。67年后的2019年6月16日,大足区文联、区作协特别组织了“学英雄、写英雄、做英雄”创作采风活动,力图通过小说、诗歌等文学形式,广泛宣传和学习杨国良烈士的英雄事迹。英雄早逝,浩气长存。当天,20多位诗人、作家,由大足作协主席赵历法带队来到大足回龙镇水鸭村,探访烈士故居、追寻英雄足迹,创作一批有血有肉深情感人的精品佳作。 近日,本网特推出重庆著名诗人赵历法先生感人诗作——《军魂》,以此缅怀英烈先辈,弘扬传承他们为了理想信念英勇牺牲前仆后继的伟大革命精神,为新时代再高扬一曲英雄赞歌。

军魂

——祭奠“王成式”英雄杨国良烈士

赵历法

春风打开历史大美的画卷

你67年前离去

我67年后到来——题记

序 诗

2019年6月16日。日光的

伽马射线,清晰地透视出

岁月静水流深

历史波澜万顷

我的心,忽地十二万分肃穆、虔诚

——一个67岁的诗人,站在

大足回龙镇水鸭村、杨国良烈士

荒草萋萋的故居遗址,仿佛陷入

67年前的上甘岭11号阵地

恶战前那死寂的慌恐和茫然

心底涌动的万语千言

沉如磐石,唯满怀敬畏对苍天

整整67年了,我才响亮地喊出

深埋心底的敬意。这敬意

有崇敬,有自豪

更有愧疚和悔恨——

麻木天长日久,忘却了

我蜜汁金枣的生活,源自

你义无反顾地终止的

24岁的生命!我一腔悲泪

千般任性,也无法冲洗

数典忘祖的隐疾!泪水滔滔涌苍穹

我不哭天;泪流滚滚奔大海

我不哭地!哭只哭

我麻木

67年啊,我何以面对

你在天的英灵

上 篇

 英雄上甘岭

一个多么响亮的名字——

上甘岭。王成和无数英雄儿女

不同的嘴发相同的声

“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从此,世界记住了那场战争

和让战争止步的

中国军人

一个多么陌生的名字——

杨国良。在捍卫世界和平的功劳簿上

被岁月的尘埃遮蔽

——1952年的上甘岭11号阵地

你紧握冒烟的爆破筒

敌群中

化一朵腾空的

灿然绚丽的云彩

美帝侵略扩张的梦

化作相思泪

五次大战之后,部队

承受着伤亡的剧痛。战士们

以一当十,难抵兵力严重不足

指挥部,运筹帷幄

战略调整的间隙,国良

拍掉双手尘土,拍散一身硝烟

拿起笔,柔情似水

爸爸妈妈、二叔、幺叔

此刻,乡愁如柴灶屋的炊烟

弥漫在儿的心间

思念,似龙盘山上

开春的草木

枝繁叶茂

爸爸妈妈,家乡土改

家里分到田地了吗?共产党

真是及时雨啊,滋润了

翻身农民久旱的日子和心田

我好像看见,乡亲们

欢呼。雀跃

扭着秧歌敲着鼓

敬爱的爸爸妈妈

万里之外,你们不孝的儿子

共和国勇敢无畏的战士,面向家乡

立大誓:为让你们衣食无忧

为了劳苦大众有饭吃有地种

为了祖国的和平、富强

我一定打好下一仗

“把美帝赶下大海去”

赢得最后胜利,人类

从此没有侵略,天下没有

战火纷飞

(弹雨啸,豺狼嚎

战士神威

群魔灰飞烟灭 )

1952年11月7日,部队奉命反击

夺回了上甘岭597.9高地

副班长杨国良主动请缨,带领

陈宗才、石玉堂两名战士

急速进入11号阵地防御

自己铁钉一样钉牢在正面

两名战士固守两冀

潮水一样涌上来的敌群

被国良和战友狂风暴雨般的扫射击退

两名战士在敌人第二轮进攻中

不幸壮烈牺牲。双眼血红的国良

咬咬牙,趁敌人溃退的瞬间

争分夺秒打开全部弹药箱

把手榴弹、子弹和爆破筒

沿着战壕一溜儿堆放

国良已记不清,打退敌人

多少次冲锋了,望着阵地前

那一堆堆敌尸,他也懒得去数了

先前他还喊着数着:爸爸

这一个是儿子替您打的,妈妈

这一个是儿子为您消灭的,是他们

不让我为二老尽孝呀;二叔、幺叔

还有年幼的堂弟德武、德兴

再次倒下的一片

是我为你们干倒的,因为他们

本该我履行的孝道

反倒让你们操劳费心

国良喊着数着:1、2、3、4、5

10个、20个、30个、50、60……150

现在,他不再数了

狗日的!敢冲上来,老子

定把你们

通通打入阎王殿

敌人再度发起进攻,国良趴在

被敌炮炸得松软的沙土上

右手食指扣紧机关枪的板机

屏气凝神,睁着的右眼

锥子一样直刺前方

30、20米、15米

……突突突突突……发怒的机关枪

在11号阵地前沿

威风八面

天上没有白云,空中没有鸟鸣

只有硝烟翻滚,国良再一次

久久地望着战友血肉模糊的遗体

或残肢断臂,和那些

松软沙尘覆盖着的、七零八落的

枪支残骸

当约两个排的敌人

再一次扑上来时,英雄

也有刹那的茫然和无措——

手榴弹早已扔光,所有

弹药箱也只是满地碎木屑

发红烫手的枪膛

再也射不出一粒杀敌的子弹

忽然,英雄两眼金光闪烁

那露出沙土的半截爆破筒

让他浑身血液

奔腾咆哮。复仇的火焰

可熔金,可锻铁

可叫三山五岳低头

可叫鬼魅魍魉伏罪

国良知道,身后

是自己年轻的共和国

和年迈的双亲

祖国是天

父母是地

我就是顶天立地的人子

我要为我的天地而战

丢失阵地就是不忠

丢失阵地就是不孝

即便战死

阵地也要在我脚下生根

纵然倒下

我也是五星红旗上的一根

血染的经纬线

身负重伤的英雄

匍匐着迅疾爬了过去

拔出爆破筒,紧紧拥在怀中

一如怀抱着祖国人民殷切的期望

入党誓言犹耳边回响

不由自主握紧右拳

望着如狼似虎扑上来的敌人

正待跃身而起

忽又改变了主意

他,静卧壕沟,身下的爆破筒

燃起胸中万丈豪情。他,听见

兽蹄声越来越近

他,看见群魔蜂拥上来

团团将他围住

他的两颊顿然绽放

胜利的曙光

他,悄然拉掉身下爆破筒的引线

他,腾空冲天的刹那

凌厉而潇洒

一座火山在敌群中

喷发出亿万年的溶岩

一朵艳丽无比的蘑菇云

带着烈焰直上云宵

上甘岭11号阵地,壮美如一幅

旷古绝伦的世界名画

下 篇

小草的守望

水鸭村。长五间屋基

龙盘山上生气勃勃的小草

一茬一茬,任光阴悄悄流逝

她们不管不顾

守望着岁月无边的沉寂

翘首英雄出门的小川东道

一年

又一年……

这一方水土啊,孕育了

世界肃然起敬的英雄

1948年冬,龙盘山的土层下

嫩芽如针的草尖,已然感知

春天的气息,一点一点

拱破冰封雪冻的大地。20岁的杨德佩

找到同是雇工的发小杨云凡

我要学英雄乡邻饶国梁‚,改名国良

去寻找共产党,干一番大事

兄长般的云凡沉吟片刻

饶国粱。杨国良。好

这名字更有英雄情结

你老弟胆子大,有义薄云天的豪气

出去闯荡正合你的秉性

国良怀揣着萌芽的希冀

告别了体弱多病的爸爸妈妈

小草并不知道,1949年秋

寻找光明的国良,半道上

被国民党抓了壮丁

长官的打骂、欺凌

愈加坚定他心中的信仰

串联同乡,邀约正直士兵

寻时机

投奔老百姓自己的队伍

1949年12月,他所在的部队

在成都起义。穿上解放军的军装

国良心中阳光明媚

行军、打仗、训练,样样争冠军

军功章叠满赞许的目光

当他握紧右手,面对党旗肃立

激动得全身颤栗,心中那团火焰

变成铿锵有力的誓言

掷地有声

小草悉心守候

英雄的故土。她们

为英雄的父母分到田地欢欣

又为英雄的父母日渐衰老

忧虑成秋风中的枯黄

日月如梭,光阴催枯拉朽

英雄的爸爸妈妈

相继离世……

小草再次知道国良的消息

英雄已成烈士!1953年10月

风萧萧,雨淋淋

铅云压低龙盘山

小草无语凝噎。老屋的瓦片

掉落了,屋架开始散落

倒塌……风雨中

小草仍固执地守护

老屋基内苔藓密植的石臼、水缸

倾塌的半边灶台和半扇石磨

这是烈士的全部遗产呀

这遗产过余简朴

让世人讶然

这遗产过余丰厚

让天下肃然

它是炎黄子孙

华夏文明的巨大遗产

风一遍遍说:烈士不会回来了

雨一次次说:烈士不会回来了

小草,始终如一

她坚信烈士英灵

一定凯旋

忽如一夜春风来,70年城乡巨变

中国人梦想已成真。小草看见

许多陌生人来来去去

站在烈士故居的遗址

静默,或指指点点,继而

慷慨陈词,说要为英雄

建一座烈士纪念馆

栉风沐雨的小草

迎着一轮崭新的旭日

在沸腾的时代,意气风发

初心

奋袂而起

 ①引自烈士牺牲前写给父母和二叔、幺叔的信。

 ②杨国良烈士故居与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之一的饶国梁故居仅3公里。

烈士不安我心不安——《军魂》一诗随想

 赵历法

 救不“活”烈士,我从此不再言诗!

我不是在写诗,而是要让一位曾经“叫三山五岳低头/鬼魅魍魉伏罪”的战斗英雄重新活在人民心中,是为了复原当年上甘岭那一页让侵略战争止步的壮丽诗篇——

2016年,杨国良烈士的战友83岁的王尔昌(14岁参加志愿军)从上海回到大足定居,在他执着的寻找下,尘封67年的“王成式”英雄杨国良烈士的英雄事迹才得以重见天日。

67年前的1952年11月,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一个出生在大足回龙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杨国良,在上甘岭11号阵地战中,一个人打退300多敌人的15次进攻,歼敌150多人。当约两个排的敌人又发起新一轮进攻时,英雄杨国良打得灼热炙人的枪膛再也射不出一粒杀敌的子弹,手榴弹也早已扔光,英雄握紧最后一根爆破筒,趴在壕沟佯死,诱潮水一样涌上来的敌人将其团团围住时才毅然拉燃爆破筒,与敌人同归于尽,从而保住了阵地。1953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授予杨国良烈士特等功臣、二级战斗英雄称号。

然而,与黄继光、杨连第、杨根思、邱少云等烈士同时授予战斗英雄称号的杨国良烈士,却“在捍卫世界和平的功劳簿上/被岁月的尘埃遮蔽”。

67年后的2019年6月16日,区文联、区作协得知杨国良烈士的英雄事迹后即刻组织了“学英雄、写英雄、做英雄”创作采风活动。当20多位诗人、作家站在回龙镇水鸭村烈士故居遗址,大家一片愕然。这里只有“小草仍固执地守护/老屋基内苔藓密植的石臼、水缸/倾塌的半边灶台和半扇石磨”,这些竟然是烈士的全部物质遗产!悲凉、哀伤、心寒、愤懑在我心底汇聚成汹涌澎湃的一腔火辣辣的激情,一时语塞凝噎。仿佛间,我看见“英雄紧握冒烟的爆破筒/敌群中/化一朵腾空的/灿然绚丽的云彩”。

令诗人、作家们欣慰的是,座谈时回龙镇龙吟书记和杜副书记等镇领导说,杨国良烈士的英雄事迹已得到区委高度重视,镇党委与相关部门正在积极筹划为杨国良烈士塑像和修建纪念馆。

采风后的心情十分复杂,打翻五味瓶的心里最后唯存对英雄的崇敬与仰慕,我决意以略带叙事性的诗笔复活我们时代的英雄。《军魂》一诗虽说一气呵成,却在三天之内反复修改多次,初稿的诗题是《敬礼!杨国良烈士》,二稿则改成了《祭雄魂》,后以《军魂》定稿。若能写好此诗,也算是一个写作者为告慰烈士在天之灵而尽的一点点绵薄之力!我们已经有负于烈士及亲属,实在不敢继续愧对烈士了。尽管笔力欠佳,我仍努力做到的只有拂去历史的尘埃,让被历史岁月湮没的英雄杨国良烈士重新回到人民心中,同时也算是一个写作者对那一页光辉历史的小小补遗!让杨国良烈士英勇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永世长存,成为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巨大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