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美景美食

巴蜀福地风光好 六养潼南惹人醉

发布时间: 2019-07-09 15:04:02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李扬 | 责任编辑: 郭颖慧

image.png

市民在家收看“书记晒文旅”潼南专题片

风景是城市的颜值,文化是城市的气质!7月4日,全市区县“晒文化·晒风景”大型文旅推介活动推出了潼南区的精彩内容。

活动通过“书记晒文旅”“区县故事荟”“炫彩60秒”等专题,向海内外展示了潼南区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连日来,潼南“双晒”作品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海内外潼南儿女踊跃投票点赞,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熟悉的画面令人倍感亲切

潼南“双晒”推出后,缅甸曼德勒新世纪学校校长张继反复看了很多遍。他主动在朋友圈和微博分享,并录制视频,邀请海内外朋友为潼南“双晒”投票点赞。张继说:“我出生在潼南,成长在潼南,是潼南这方土地养育了我。在本次‘双晒’作品中,‘书记晒文旅’8分钟视频里有许多熟悉的画面,让我感到十分亲切,反复看了很多遍。作为潼南人,真诚邀请大家和我一起为潼南的‘双晒’作品点赞,也邀请大家跟随着镜头,到潼南去走一走、看一看。”

潼南通过“书记晒文旅”“区县故事荟”“炫彩60秒”专题,充分展示了她的独特魅力,重点推介了双江古镇、杨闇公烈士陵园、大佛寺、陈抟故里菜花景区、国际柠檬节等人文风景,爱尔兰华侨曾明慧通过网络观看了潼南“双晒”作品。曾明慧说:“我总的感受是气势磅礴、震撼人心。作品构思精细、制作精良、画面精美,展现出潼南大气、开放的城市品格,让人倍感自豪。特别是潼南举办的国际柠檬节,令人十分振奋。”

晒出了山水“颜值”和大地“气质”

“潼南的‘双晒’作品,不仅有规定动作,有历史、有文化、有人物、有事件、有特色、有美感、有魅力,反映出潼南实实在在的区情;更有在历史文化和旅游层面上的升化和飞跃,‘人生如马掌铁,磨灭方休’的奋斗牺牲精神、“自力更生、团结协作、敢创第一”的担当和奉献精神,成为潼南一脉相承的伟大精神。”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副会长黄晓东说,潼南“双晒”作品的设计和表达从自然到人文,从生产到生态,从物质到精神,形成了一个“闭环”,全面、立体、真情地演绎了潼南的山水颜值和人文气质。

黄晓东表示,重庆“双晒”播放已经过半,但潼南区8分钟片子和故事荟的播放和报道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一是潼南文化体系清晰。历史文化悠久灿烂,红色文化特色突出,生态环境优美,农业发展前沿,精神文化历久弥新。有了历史和红色文化作底,各个板块交相辉映,相互支撑,很好地表达了主题。二是红色文化独具一格,意义非凡。杨闇公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者,是重庆共产党人坚守初心使命的优秀代表。三是生态农业生机勃勃,硕果累累。柠檬、蔬菜和粮食成为潼南品牌,成为老百姓致富的重要产业。橙色、金色、绿色相错其间,生态+有机农业的精心打造,对重庆成都两座中心城市的责任担当,把潼南充盈得更加美丽、更有魅力,成为推动潼南发展的基本力量。四是潼南的双晒专题宣传片从创意到拍摄,是潼南区自主策划制作而成的。这既是“双晒”的初衷,也是潼南人民对“自力更生、团结协作、敢创第一”的三块石精神的当代传承和表达。五是拍摄的片子以无人机为视角,创意新颖,至今无其他区县采用。拍摄的影片视野开阔,场面宏大;气势好,色彩靓,远景中景和近景相结合,视觉效果清爽流畅。给人以美的享受,有吸引力,有舒畅感,有急不可耐去潼南走一遭的冲动。

家乡变化日新月异

13年前,李义大学毕业后,就离开家乡潼南,前往广州闯荡了。“观看视频后我激动了好久,这些年潼南的变化太让人惊叹了!”李义感慨,如今家乡的发展日新月异,机会越来越多,而且亲朋好友都在潼南,自己很早就有了回家乡生活工作的念头。他说:“我已经联系好了一份工作,等手上的事情交接完毕就会回家乡上班。回去后,我一定会跟着视频中的镜头,去把家乡的美景挨个‘打卡’一遍,同时也找一找儿时的记忆。”

家住凉风垭的张阿姨已在潼南生活工作了60多年,见证了潼南的可喜变化。在“双晒”中,张阿姨十分关注双江古镇的内容。她说,近年来,党委政府加大了双江古镇的开发力度,每逢重大节日活动,她就会和几个好朋友一起去双江古镇“打卡”。特别是有外地的朋友来潼南,她都会带大家到古镇转转。她说:“三五好友坐在古镇里喝喝茶聊聊天,那种感觉简直不摆了!”如今,她和老伴会时不时地去区内各个景点逛逛,退休生活过得特别充实。“‘双晒’展示的内容十分丰富,而且饱含温情,让我看到了一个魅力无限的潼南,掀起了潼南儿女热爱家乡、为家乡点赞的热潮。”在江苏省昆山市一家大型国有企业上班的唐爽说,“双晒”活动充分展示了潼南的大发展、新变化,增强了群众的生活幸福感,增进了大家的认同感。

据介绍,潼南区将此次“双晒”活动作为宣传推介潼南城市形象的难得机遇,同时作为凝聚人心、鼓舞干劲的重要平台,充分利用各种渠道,主动宣传推介潼南,提升大潼南的知名度、美誉度,吸引更多人走进潼南。(李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