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该如何建设山地生态宜居城市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城市发展逐步由粗放的新城拓展向存量背景下的城市内涵更新转变。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旅游业的发展,也使城市空间与环境品质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从当今世界城市的发展趋势来看,城市环境与文化特色已成为提升城市竞争力、提高城市服务水平、吸引高端人才和产业的核心要素。受地形条件、开发时序、既存环境等因素影响,重庆旧城区的城市公共空间,存在碎片化、可识别性差、可达性不足等问题,山水城相融的空间格局特征不够明显。为此,需要以建设紧凑型生态城市为核心目标,加快城市公共空间资源的优化与整合,通过对山地城市公共空间进行一体化设计与建设,不断提高其利用效率,彰显其地域特色。由于城市公共空间与市民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场所联系紧密,其建设效果将直接影响市民对城市空间的体验感和获得感。因此,只有遵循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的建设原则,才能真正构建起宜居的城市环境。
推进城市高密度建成区域的微型公园建设。人地矛盾突出的山地城市建成区域,很难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城市集中绿地或开放空间。一方面,因高密度建设所带来的城市空间与视觉景观的封闭感,容易导致心理上的压抑感;另一方面,受不同开发周期和不规则用地条件的影响,在山地城市中心区存在部分分散、缺少维护甚至被遗忘的小块消极空间,往往成为城市脏乱差的典型。为此,可以借鉴美国纽约、费城等城市的口袋公园建设经验,利用不同城市开发地块边界的剩余用地,建设遍布城市各个角落、数量众多的城市微型公园,不仅可以明显改善高密度建成区域生硬的城市面貌,而且可为置身其中的人们提供一个不可多得的、就近使用的交流休憩空间。
以历史建筑与场所为核心,构建具有可识别性的山地城市街道空间体系。近几年,在网络传播的推动下,重庆已成为一个受到国内外游客广泛关注的旅游城市。然而除了几个著名的旅游景点以外,真正能够体现重庆城市发展深厚历史积淀和人文特色的诸多文化要素,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与彰显。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在主城核心区域范围内,由博物馆、图书馆、精品书店、小型剧场等文化设施构成的城市文化与地域特色展示平台仍相对不足;另一方面,主城核心区域范围内的许多历史建筑,虽然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建筑文化艺术价值,但由于缺少与城市公共空间,特别是城市街道空间的直接联系,大部分建筑混杂在破败的城市环境中,无法形成网络化的城市历史与文化展示体系,也就无法将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具有竞争力的城市特色资源。因此,可以结合重庆旧城区历史建筑再利用与传统街区整治,构建以历史建筑与场所为核心的城市文化线路以及相应的公共空间体系,推动以街道为主体的山地城市文化线路建设。这不仅可为历史建筑提供更好的展示空间,而且作为一个连接体,将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的历史建筑与场所串联起来,从而为市民和游客构建连续的、具有体验感的城市历史与文化认知地图,而历史建筑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主要景观要素,也提高了其可识别性与文化意涵。
构建高效、快捷的山地城市立体步行体系。近年来,虽然重庆在沿街建筑风貌整治、街道服务设施与绿化配置、安全性提升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在建设人性化街道空间、提高城市滨水空间可达性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由于目前主城区多采用路堤结合的滨江路建设方式,不仅显著改变了滨水区域的自然岸线,而且其快速交通功能成为阻断城市腹地与滨水区域步行连接的重要障碍,从而使滨水空间这一山地城市中最重要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未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因此,为了加强不同标高的城市公共空间之间以及城市内部与滨水空间的联系,可借鉴中国香港的城市立体步道体系建设经验,依托轨道站点等公共交通枢纽,形成由室外踏步、自动扶梯、垂直电梯、缆车、过江索道等不同交通形式构成的复合交通体系。同时在城市滨水区域的主要景观节点上,构建跨越城市滨江道路的步行平台或步行广场,形成从城市山顶到滨水岸线连续的步行通道与景观通廊,由此可提高步行体系的可达性与城市交通枢纽的利用效率,并形成彰显城市特色的立体步行景观体系。
总之,推动山地城市公共空间一体化建设,需要整合城市建设、市政、园林、交通、航运等不同领域的城市公共资源。为此,一方面需要优化现有的以用地红线为核心的二维城市规划管理模式,从整合城市公共空间资源的角度,针对城市边缘空间、桥下空间、防护绿地等特定的空间形态,制定相应的管理与引导措施,使之更好地融入城市的公共空间体系;另一方面,需要打破不同城市管理部门之间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状态,通过管理机制创新,借助城市设计与多层次的公众参与平台,使城市建设真正成为凝聚社会共识、振兴城市活力、提升市民归属感的重要抓手。
(作者卢峰系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