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与可持续的生态修复对话论坛,马骏主持。中国网 胡俊 摄
马骏介绍了绿色金融的背景,中国每年大概需要4万亿的绿色投资,90%的绿色投资需要由社会资本支持。因此金融业要负担起这个责任,动员激励一大批金融资本。中国已经逐渐形成四个绿色金融支柱:
第一,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明确绿色债券有31个定义。
第二,出台一系列激励机制,提高原有环境效益的信贷率。推出央行的绿色贷款,同时在很多金融试点地区,推动对绿色项目的贴息、担保等措施,降低融资成本。
第三,强化绿色项目的环境信息的披露。如果绿色项目的业主不披露环境影响信息,投资者就很难知道哪些项目是绿色的。因此监管部门要求债券发行披露环境的影响,也要求银行披露绿色信贷环境的影响和效益。明年开始,证监会会强制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必须披露环境影响信息。
最后,绿色金融产品初步形成体系,用绿色金融工具支持绿色项目。现在已经形成了绿色信贷、债券、基金保险等一系列产品体系。目前,绿色信贷中国已经有余额十万亿人民币左右,占全国贷款的10%。2016年1月中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已发行8000亿的绿色债券,支持一系列绿色项目。基金领域,过去四年中国建立了将近400个绿色基金。
马骏认为,生态修复与沙漠治理,需要绿色金融支持。“沙漠修复和治理面临严峻的资金短缺的问题。如何创造一系列的产品和生态补偿的机制,让沙漠修复的项目有足够的经济效益,让全世界各种资源,尤其是民间、社会资本介入。此外,如何在生态修复过程中,实现生态产业的发展,同样要利用金融的工具支持新能源的发展,支持生态能源的发展。”(文/陈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