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轴线北端的“老北京”与“文艺范儿”——钟鼓楼

发布时间:2019-08-01 09:52:24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徐鑫雨  |  责任编辑:孟超
分享到:
20K

“象法天地、坐北朝南,九经九纬、左祖右社,面朝后市、方正对称”是建筑大师梁思成眼中的北京中轴线。北京中轴线气势磅礴,宛如一本精美画册的“轴页”,将北京这幅壮美图景贯穿起来,形成了“中轴突出,两翼对称”这一独具北京特色的城市格局。作为全世界最长的中轴线,北京中轴线全长约7.8公里,贯穿四重城,其最南端是永定门,最北端则是钟鼓楼。‍

站于鼓楼上鸟瞰北京城


前世今生:京城的报时中心 中国摇滚的半壁江山

北京钟鼓楼位于东城区地安门外大街北端,两座高楼前后纵置,相距百米,钟楼挺拔娟秀,鼓楼宏伟壮观,是全国现存钟鼓楼保存最完好,体量最大、最高的一组古代建筑。作为元、明、清三朝都城的报时中心,北京钟鼓楼见证了这座城市历史文化的变迁,成为代表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心脏。

站于钟楼前看鼓楼

如今的钟鼓楼与周边的胡同、四合院一起成为古都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了丰厚的文化意蕴,给予许多文艺工作者创作的灵感。现代小说、京味摇滚、民谣歌曲......多种文化元素碰撞交织,如今的钟鼓楼生动、多元。

作家刘心武的第一篇长篇小说就是《钟鼓楼》,小说以薛家婚礼为主要线索,讲述了北京一座九户人家的四合院居民在十二个小时里发生的事情,生动地再现了20世纪80年代初北京市民的社会生活,堪称一幅洋溢着浓郁京味的现代《清明上河图》。

刘心武长篇小说《钟鼓楼》

“如果想了解八十年的老北京,就去看《钟鼓楼》吧,再也没有比它更真实地还原老北京的作品了。”1986年,刘心武这部长篇小说《钟鼓楼》被改编为同名电视剧。

电视剧《钟鼓楼》海报

与窦唯并称“魔岩三杰”的何勇在京味摇滚《钟鼓楼》中写道:“我的家就在二环路的里边,这里的人们有着那么多的时间......说着明儿早晨是谁生火做饭,说着明儿早晨是吃油条饼干......”对于老北京来说,钟鼓楼是儿时的记忆,是生活。

何勇演唱《钟鼓楼》

民谣歌手赵雷曾在北京钟鼓楼附近生活了十四年,钟鼓楼、后海、什刹海是他在北京生活的记忆。赵雷在《鼓楼》中写道:“当一零七路再次经过,时间是带走青春的列车”。当时的赵雷每天都会坐着107路公交车去后海酒吧街唱歌,虽然那时唱一整晚可能只有七八十元的收入,但他还是很衷情自由唱歌的感觉。

107公交车线路图

 

时间轴:元代初建 明清遗存

北京钟鼓楼始建于元代,初位于元大都城中心,后毁于火并重建。明永乐十八年确立了钟鼓楼位于都城南北中轴线北端的地位,历经修复重建,目前所见到的鼓楼建于明代,钟楼建于清代。

北京钟鼓楼作为重要的报时建筑,鼓楼置鼓,钟楼悬钟,“晨钟暮鼓”循率韵通,声声钟鼓萦绕着百年历史,文武百官、平民百姓伴声而作,以此为度,成为“以时出治,声与政通”的国之重器。

直到民国十三年(1924年),钟鼓楼的报时功能被废止,同年,为使民众勿忘八国联军侵入北京的国耻,鼓楼易名为“明耻楼”,后恢复为原称“齐政楼”。民国十四年(1925)年,在鼓楼成立了“京兆通俗教育馆”,随后钟楼开设民众电影院,至此钟鼓楼开始向民众教育功能转变。1957年,钟鼓楼被列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钟鼓楼进行首次大规模修葺,1987年鼓楼对外开放,1989年钟楼开始接待游客参观。1990年除夕,钟楼再次撞响大钟,作为对新春的祝福。1996年,钟鼓楼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除夕,鼓楼再次响起鼓声,重现了昔日的报时场景。

 

古钟之王:悬于钟楼 循率韵通

北京钟楼又被称作“谯楼”,通高47.9米,重檐歇山顶,上覆黑琉璃瓦,绿琉璃剪边,风格素洁,是一座全砖石结构的大型单体古代建筑。

钟楼占地约6000平方米

钟楼东北角开一蹬楼小券门,登75级台阶至二层。钟楼内部结构将天井、声道及传声融为一体,强调了共鸣、扩音和传声的功能,这种设计在中国钟鼓楼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钟楼二层报时铜钟制造于明永乐年间。铜钟悬挂于八角形木框架上,通高7.02米,钟身高5.5米,下口直径有3.4米,钟壁厚12到24.5厘米,重达63吨,以报时之功能著称于世,是目前中国现存铸造最早、重量最重的古钟,堪称中国的“古钟之王”

钟楼内铜钟通高7.02米,钟体高5.55米

据文献记载,铜钟采用传统的泥范法,利用地坑造形群炉熔铸。钟体全部由响铜铸成,撞击时声音可谓“都城内外,十有余里,莫不耸听”。关于这口铜钟的铸造,民间还流传着“铸钟娘娘”的动人传说,现仍有遗址可寻。

铸钟娘娘的传说

 

鼓楼历史:三毁四建 取意七政

鼓楼最初建于元至元九年(1272年),名为齐政楼,取金、木、水、火、土、日、月七政之意,历史上曾三毁四建。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第三次重建,留存至今。北京鼓楼通高46.7米,三重檐,歇山顶,灰筒瓦,绿琉璃剪边,是一座以砖木结构为主的建筑,红墙黄瓦,与灰墙黑瓦的钟楼形成了鲜明的色彩反衬。

鼓楼为重檐三滴水木结构楼阁建筑

鼓楼分两层,一层为无梁拱券式砖石结构,南北各辟三个券洞;东西各辟一个券洞;东北隅设蹬楼小券门和蹬楼小券门和蹬楼通道。

鼓楼二层大厅中原有更鼓25面,1面大鼓(代表一年),24面群鼓(代表二十四个节气)。仅存一面残破的主鼓为清朝末年使用,牛皮鼓面上的划痕是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城时刺刀所划。现有25面更鼓是根据清朝嘉庆年间尺寸仿制的。

二十五面更鼓为复制品

 

晨钟暮鼓——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

北京钟鼓楼作为元、明、清三朝古都的报时中心,击鼓撞钟极有规律。据资料记载,清乾隆时期将报时方法改为只在夜里报两次更,每晚定更(即一更,19点-21点)和亮更(即五更,3点-5点),钟鼓楼举灯为号,俗称“对灯儿”,先击鼓后撞钟,谓之“晨钟暮鼓”。亮更时,“钟声响,禁人行”;定更时,“钟声动,听人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净街”。击鼓敲钟方法相同,俗称“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快慢相间,通敲两遍。”如此两遍,共108下,代表一年,是一年的12个月、24节气、72侯几个数字相加之和。

在姜文导演的《邪不压正》电影中,彭于晏饰演的李天然便站在当时北平最高处——钟鼓楼,谨遵“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的口令,做起了敲钟人,其敲钟的动作也变成了唤醒意识的暗喻,将影片推向了最后的高潮。

《邪不压正》剧照

北京鼓楼所用的计时工具如碑漏、铜刻漏、时辰香等也体现了古人的巧思妙想。元代初建鼓楼时,采用了形似石碑的“碑漏”,设若干个金属球,每个金属球沿碑漏内铜管下行击铙为24秒,36个金属球需用14.4分(一古刻)。以此类推3600个金属球滚动完毕正好为24小时,由此掌握了计时的精确度。

碑漏记

继“碑漏”后,古人开始使用铜刻漏计时,鼓手们听到铙响后击鼓定更,钟楼听到鼓声后撞钟报时。

铜刻漏

明末清初,计时仪器改用时辰香,严格定制的时辰香为盘旋状,在经过精确计算的刻度上悬挂小球,下接金属盘。当香烧到该刻度,球掉入盘中报时,提醒鼓手击鼓。

时辰香模具

如今,钟鼓楼虽已不再“晨钟暮鼓”,但它作为时代的见证者,连接着现代文明与古老历史。在钟鼓楼,远处的景山公园、北海白塔与林立的高楼大厦交相辉映,楼下四合院的北京大爷“一口京腔儿”与自由洒脱的民谣音乐不绝于耳。鼓楼东侧的姚记炒肝、馄饨侯,南锣鼓巷熙熙攘攘的人群,晚风拂过的后海......为钟鼓楼增添了几分烟火气息。

“我走在鼓楼下面......雨后的阳光散落,人们都出来了,执着的迷惘的,文艺青年很多。”如果你无聊了不妨来这里坐坐。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