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互联互通

石柱:做好“四好农村路”建设 铺筑美丽乡村致富路

发布时间: 2019-09-04 15:07:34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荆晓强

巴渝大地,山高路险。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当年任忠州刺史时,曾面对长江南岸的大山发出感叹:“南山多苦道!”白居易眼里的“南山”,就是石柱县的方斗山。贯穿石柱全境的七曜山和方斗山既庇护着世外桃源般的土家山寨,也阻隔着土家山寨的人们与外界的来往。

自“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石柱县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好农村路”要求,着力构建“内畅外联、互联互通、功能完善”的“四好农村路”交通网络,全力推进“建管养运”协调发展,铺筑起一条条串起美丽乡村的致富路、民心路、幸福路。

数据显示,石柱县共辖33个乡镇(街道)、214个行政村,全县“四好农村路”总里程达4423.801公里(其中县道21条263.289公里、乡道39条514.402公里、村道公路1607条3646.11公里),已实现乡镇(街道)、行政村、撤并村通达通畅率以及行政村通农客率4个100%目标,村民小组通达率99%,村民小组通畅率85%。

2019年石柱县在接受贫困县脱贫退出市级验收中,农村公路是群众认同感、获得感最强的民生工程。

高度重视 强化组织领导

为统筹推进全县“四好农村路”建管养运工作,县委、县政府先后制发《石柱县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战略行动计划(交通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年度重点项目和“四好农村路”建设计划》《年度公路养护管理工作通知》等系列政策文件;县政府成立了以分管交通工作的县领导为组长的“四好农村路”建设领导小组,并每年组织召开不少于两次的“四好农村路”建设推进会,专题研究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下设5个片区总督导、16个行业扶贫指挥部及33个攻坚小组的通知》等文件;县发改委、县财政、县扶贫办等县级部门和单位密切配合,形成重大问题联合协商、重大决策联合制定、重点环节联合督查的协同推进机制;县委督查室、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每季度开展“四好农村路”建设推进情况督查;县政府每年还将农村公路建设作为重要民生实事列入政府年度工作报告,并将其纳入对乡镇(街道)、相关部门县管领导班子经济社会发展实绩年度考核内容中。

多方发力 破解建设资金瓶颈

为确保“四好农村路”建设顺利推进,石柱县不等不靠,多方发力,着力筹集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先后与农发行、国开行、亚行等单位衔接,争取到农发行、国开行贷款4.7亿元,亚行贷款1600万美元;向县发改委争取易地扶贫项目资金1.45亿元;整合库区移民、财政扶贫、民族发展、财政局“一事一议”等资金近0.8亿元;向县财政局每年争取资金200万元购买《农村公路综合责任保险》服务,支持乡镇(街道)“四好农村路”自然灾害抢险修复,切实解决了建设“四好农村路”资金不足难题。

示范引领 实现建设管理规范化

为保证石柱县“四好农村路”建设质量,石柱县从三个方面狠抓工作落实。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将“四好农村路”发展与脱贫攻坚、产业培育、乡村振兴等工作有机衔接,将政策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以市级深度贫困乡中益乡为重点,集中打造“四好农村路”亮点示范工程。二是加强“四好农村路”前期工作管理,提升“四好农村路”设计的时效和精度,将各乡镇(街道)为业主的通达工程、窄路拓宽工程等由交通局现场踏勘、统一组织设计、统一报送财政预算评审,缩短乡镇(街道)报审时间。三是严格建设标准,强化监管,委托县交通质监站开展质量与安全监督检查,实现项目管理全覆盖,质量问题整改100%;聘请第三方对全县在建交通项目进行抽检,同时,成立8个片区督导小组,对各乡镇(街道)“四好农村路”开展督促进度、质量、安全、农民工工资兑现、程序办理、竣工验收等工作,指导解决施工矛盾、政策及技术问题的“六督三导”工作,严把项目质量关。

多管齐下 切实加强路产路权保护力度

按照“依法治路”的总要求,石柱县落实统一指导、分级管理的工作机制,采取委托执法、与公安交警联合执法的工作方式,强化“四好农村路”路政许可及路政处罚工作管理。各乡镇(街道)农村公路管理机构会同县路政执法机构加强“四好农村路”超限车辆治理。县交通局和乡镇(街道)根据保护乡道、村道的需要,对部分乡道、村道的出入口设置必要的限高、限宽设施,并指导乡镇(街道)建立爱路护路的乡规民约、村规民约,基本形成县级有路政员、乡镇(街道)有监管员、村社有护路员的路产路权保护队伍。同时,积极开展“美丽农村路”建设,大力整治农村公路路域环境,全面规范公路用地范围内的草堆、粪堆、垃圾堆及洗车场、加水点及非公路标志等,确保路面整洁无杂物、边沟通畅无堵塞,基本实现具备条件的农村公路路田分家、路宅分家。

多措并举 着力提升公路养护管理水平

石柱县每年投入200万元向保险公司购买《农村公路综合责任保险》服务,用予支持乡镇(街道)“四好农村路”自然灾害抢险修复。石柱县还配备挖掘机、路面清扫清洗设备、除雪机、高空作业车等各型公路养护设备28台;充分利用视频巡查车、手持PDA等多渠道收集路况及施工信息,及时上报公路水毁、地灾等相关信息,并通过已建成的LED信息屏及时发布实时路况信息;每年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自动化快速检测,并根据路况评定报告制定每年预防性养护、大修改造计划;积极引导“四好农村路”养护工程向市场化方向发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择优选定养护作业单位。

创新模式 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

为稳步推进城乡客运公交化,石柱县将农村班车客运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由客运市场主体参与运营,推行“一片区、一企业、一站场”经营模式,最大限度盘活运力资源。目前33个乡镇(街道)实现了客运班车全覆盖,对道路符合城市公交运营的4个乡镇(街道)开通了城市公交,实现33个乡镇(街道)、214个行政村通客车率100%,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达到AAAA级;建成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1个、企业电商运营中心4个、乡镇(街道)电商综合服务中心15个、电商站点110个,实现了33个乡镇(街道)、85个贫困村全覆盖。

“南山”之变带来的不仅是基础条件的改善,更为重要的变化是物流、信息流改变了贫困群众若干年来陈旧的思想观念,带动了产业发展,助推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2018年全县已有3419户11120人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目标,贫困发生率降至0.87%,整体达到脱贫摘帽标准,并于2019年2月顺利通过贫困县退出市级验收。“四好农村路”的建设先后带动建立有机绿色康养农产品基地36个,莼菜、水稻、天麻等1.3万余亩有机示范基地已通过国家考核验收,并被授予“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农村公路还把冷水露营基地、云中花都、黄水大风堡、油草河、千野草场等传统旅游景区与冷水八龙、黄水万胜坝国家级休闲乡村旅游示范村,黄水、三河、冷水3个市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乡镇,南宾红星、中益坪坝等5个市级示范村连接起来,初步形成全域旅游发展,实现“产村相融、交农旅结合”,2018年接待游客1062万人次,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