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聚焦重庆

重庆助力长江黄金水道绿色智能发展

发布时间: 2019-09-18 16:56:26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郭辉 徐天赐 | 责任编辑: 郭颖慧

image.png

中国网9月18日讯 悠悠长江,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母亲河,其横贯东西,辐射南北,交织成一片浩大的沿江公路、铁路、水路流域网络,是中国交通运输“大动脉”。而随着当今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如今的长江航运,也迎来了新的征程,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

9月17日,“长江绿动——走进黄金水道”主题采访重庆地区座谈会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长江航运·重庆段流域情况在安全监管、绿色环保、货运物流、设计规划和工程建设以及服务体系等方面,成绩斐然,以全面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新枢纽,保障长江黄金水路绿色化、智能化发展。

强化航运综合环境治理 198个月未发生重大船舶污染事故

image.png

长江航运重庆辖段主要分布在长江上游,共计722.2千米水域范围(其中干线680.7千米,干支交汇水域(86处)41.5千米。辖区航运企业244家,其它有船单位120家。涉及主要港口13个【枢纽港4个,重点港区7个】,码头423座,年均货运量2亿吨、客运量480万人次。其中,从事散装液体危险货物的运输企业共10家,登记散装运输危险货物船舶161艘;正常运营的危险货物码头36座。因此,保持航运的安全稳定,一直是重庆相关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

截至2019年8月,重庆海事局辖属水域已经连续32个月未发生等级以上载运危险货物船舶事故,198个月未发生重大船舶污染事故,在船舶污染防治总体形势稳定。今年以来,共计查处378件船舶水污染方面的违法行为,其中违法排放污染物21件,包括长江全线首起停泊期间排放生活污水、首起违规排放餐饮污水等案件。

据重庆海事局局长司太生介绍,近年来,针对船舶水污染防治,该局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船舶污染防治监管,严格禁止船舶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停泊,撤销两处位于保护区内的停泊区,并主动搬迁了保护区内的公务趸船。同时,严格落实《长江海事局关于严控长江干线船舶污染物排放的通告》,加强船舶污染物排放现场检查和执法检测,开展船舶污染防治专项整治,今年以来共计查处378件船舶水污染方面的违法行为,较2016年同期增加11倍。开展船舶生活污水取样送检154艘次,含油污水取样送检180艘次,对于监测结果不合格船舶进行调查处理。

此外,加强对载运散装液体危险货物船舶洗舱监督检查,将洗舱情况作为必查项目,今年以来共计实施载运散装液体危险货物船舶现场检查1830艘次,洗舱作业开展347艘次、现场检查69艘次。开展餐饮船舶污染专项整治,取缔、拆解长江干线56艘餐饮船舶,保留的餐饮船舶全部实现水污染物零排放。

下一步,重庆相关部门将持续强化水上交通安全和船舶防污染中心工作,严格落实防治船舶污染长江水域环境“十项严格”措施,进一步巩固船舶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成果,为长江航运高质量、绿色发展提供有力海事保障。

保证货运物流规模化运行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能力分别达到2.1亿吨

重庆处于长江上游,拥有679公里长江岸线,约占长江通航总里程1/4,依水而建、因港而兴,区位优势突出,战略地位重要,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是国家确定的长江三大航运中心之一。

其中,果园港作为重庆市重点规划建设的现代化内河港区,战略地位显要。其占地共4平方公里,港口岸线2800米,果园港已建成前沿16个5000吨级泊位,其中多用途泊位10个,散货泊位3个,商品汽车滚装泊位3个,设计年通过能力可达3000万吨,其中集装箱200万标箱,散杂货600万吨,商品滚装车100万辆,铁水联运规划设计年通过能力650万吨。

目前,重庆市货运周转量、船型标准化率、货船平均能耗、水运平均运距、水路运输方式齐全度、船舶研发自主创新能力、豪华邮轮发展水平等多项指标均居全国内河前列,航运战略地位更加巩固。基本建成以“一干两支”为基本的航道网络,即长江涪陵至朝天门段整治有序推进,嘉陵江、乌江以及库区重要支流航道整治成效明显,嘉陵江草街、乌江彭水、乌江银盘、涪江潼南等航电枢纽相继建成,累计渠化支流航道716公里。全市四级以上高等级航道提高到1400公里,5000吨级船舶可常年直达重庆主城。主城果园港以及涪陵龙头、江津珞璜、万州新田等枢纽港相继开港,忠县新生、丰都水天坪等重点港加快建设。

2018年全年,重庆完成港口吞吐量共2.04亿吨、货物运输量1.95亿吨、货物周转量2238亿吨每公里,同比分别增长3.6%、5.1%、5.3%。周边省市货物通过重庆港中转比例达到45%,水路货运周转量占综合交通比重超过60%,全市90%以上外贸物资通过水运完成,水路运输已成为重庆市外贸运输和周边省市货物中转的主通道。

截至2019年8月,重庆市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能力分别达到2.1亿吨、480万标箱,其吞吐能力占长江上游的70%,已成为长江南京以上最大的内河港口,长江上游地区最大的集装箱集并港、大宗散货中转港、滚装汽车运输港及邮轮母港。

image.png

综合建设立体交通走廊 目标国际性综合交通新枢纽

重庆市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承东启西、接转南北、辐射西部。在未来的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根据国家有关规划和文件,重庆的交通发展总体定位是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和交通强国示范区。随着数十年的发展,如今的重庆立体交通建设向西中欧铁路通道辐射影响力不断扩大,已成为全国开行数量最多(全国占比25%)、运输货值最大(全国占比35%)、辐射范围最广的中欧班列;向东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和“渝甬”班列,已形成江海联运的国际贸易通道;向南开行了“渝黔桂新”铁海联运班列、中越国际铁路联运班列以及重庆至东盟公路班列;向北开行了“渝满俄”国际铁路班列,东南西北四向发力的国际物流大通道格局基本形成。统筹推进铁、公、水、空交通方式全覆盖,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image.png

以航运为例。目前,“一干两支”航道体系基本形成,果园港等4个枢纽型港口建成投用,重庆全市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能力分别达到2.18亿吨、480万标箱,周边省市货物通过重庆港中转比例达到45%。加快建成智能化、生态化、集约化港口,加密国内航线和近洋航线,推进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现代化,到2035年,预计全市港口通过能力达到3.2亿吨,周边省市货物到重庆中转率达到60%。

重庆市航道总里程达4472公里,其中四级及以上航道里程达到1400公里。主城果园港等枢纽港后续工程加快实施,忠县新生、合川渭沱等重点港开工建设,全市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能力分别达到2.1亿吨、480万标箱。2018年,全市水运完成货运量1.95亿吨、货运周转量2238亿吨·公里,港口吞吐量2.0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17万标箱,水路货运周转量占综合交通比重达62%。以航运交易所为载体的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初步形成,累计完成航运交易额超400亿元、船舶交易2410艘。

未来一段时期,重庆水运将全面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计划到2022年,重点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比例提高到10%,船舶标准化率达到85%,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达到100%,长江干线港口单位岸线通行能力在2017年基础上增长20%,全面建成以水路为基础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新枢纽。

推进水路绿色智能化市场服务全年接待游客234万人次

2018年,长江游轮接待游客约760万人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绿色、智能”也一直是长江发展市场化服务的宗旨和要求。

据长江航务管理局介绍,自2011年长江“黄金1号”、“长江2号”商用游轮投入运营以来,长江游轮旅游向高端休闲度假旅游转变。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长江沿线拥有游轮108艘、4.1万客位,完成游客接待量约760万人次,约为2014年的1.6倍。数据显示,2018年长江游轮共运行5103个航次,接待游客近100万人次,载客率达80%以上,长江游轮旅游市场迎来新一轮增长高峰。

而在长江游轮建设及品牌推广服务体系里,作为都市游轮的代表之一,重庆“两江游”也持续火爆。2018年,重庆“交运满江红”首航,在延长传统两江游航线的同时,推出“川江号子”表演,增加游赏互动性,助力两江深度游。

image.png

全新打造的两江游轮,船体长69米、宽17米,三层甲板,钢质双体客船,不但观景、演艺等功能更完善,还增添多项智能化服务设施。

据了解,2019年重庆游轮首次实现了餐厨垃圾干湿分离,所有污水实现到港回收处理。此外,该船还引入了“智慧船舶”概念,在游轮中使用的智能“一卡通”,将房卡、登离船卡、实名制安检卡等多卡合一,在保障游客安全的同时更加便捷化。

在推动长江航运绿色发展上,目前,重庆主城港区所有趸船安装了生活污水存储装置,实行全接收、零排放,严控港内趸船污染源。同时推动航行船舶改装生活污水存储柜,加大存储容积,安装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实行船舶航行中达标排放、停泊期间零排放。此外,重庆有关航运沿线单位将持续强化船舶水污染防治,加强船舶污染物排放现场检查和执法检测。大力推进岸电和液化天然气燃料使用,要求符合条件的船舶使用岸电,减少船用柴油机排放污染。(郭辉、徐天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