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走在大路上——新中国70年民间记忆”展开展 来看新中国70年巨变中的重庆故事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创造了哪些伟大奇迹?绘就了哪些精彩故事?9月19日,由九龙坡区委、区人民政府主办的“我们走在大路上——新中国70年民间记忆”展在重庆建川博物馆开展。
展览展出3700余张照片、近3000件展品。以新中国发展历程为线索,从1949年至2019年,一年作为一个展览单元,一年提炼一个年度主题,从民间记忆的角度讲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各个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
从“稀罕物”到“桥都”
步入由防空洞改造而成的展馆,重庆日报记者首先被上世纪50年代和重庆紧密相关的展品、照片吸引。
1952年单元以“成渝铁路通车,巴蜀天堑变通途”为主题,展出了和成渝铁路方案制定、建设、通车相关的历史照片和珍贵文物。成渝铁路是在党领导下,新中国自主建成的第一条铁路,1952年7月1日通车。这一单元展出的“西南中苏友好协会”祝贺成渝铁路通车的纪念锦旗为国家一级文物,受到观众关注。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称,这件展品是他20多年前在一古玩市场以几千元的价格收购的。
在1959年单元,定格白沙沱长江大桥建设场景的照片映入眼帘。据了解,邓小平同志曾亲自过问这座大桥的选址——成渝铁路建成并全线通车后,他在西南局召开的一次会议上发出号令:“成渝铁路修好了,我们还应当修一座大桥把成渝铁路和川黔铁路连接起来,让四川到重庆的这段长江天堑也变通途!”1953年,在邓小平同志的亲自过问下,专家经过慎重选址,几经商定后,把重庆的首座长江大桥位置确定在一江相隔的巴县小南海白沙沱和江津县珞璜镇(今大渡口区白沙沱和江津区珞璜镇)。
“在我小时候,铁路和大桥都属于‘稀罕物’。”沙坪坝区市民徐世亮今年76岁,他在展馆中看着重庆昔日交通建设场景感慨道,“重庆现在成了‘桥都’,不仅有各式各样的大桥,还有索道、轻轨、公交,老百姓的出行越来越方便了。”
市民文化生活过得更有滋味
从展览中,市民可以看到大足石刻卧佛、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旧址的历史影像,感受重庆文化建设走过的足迹。
大足石刻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旧址所在的红岩联线景区的接待人次也于去年首次突破1000万。重庆的一处处文化地标,受到了公众越来越多的关注。
“1999年,大足石刻成为世界遗产。听到这条新闻时,我们全家人都非常激动。”大足区市民陶群淑参观展览时说,重庆的经济发展得越来越好,老百姓的文化生活也过得更加有滋有味,“如今,逛博物馆、美术馆,已经成为我们一家人生活的一部分了。”
1981年1月17日,罗中立创作的油画《父亲》荣获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后,轰动全国,成为家喻户晓的艺术形象。在1981年单元,展出了这幅油画的照片。“今天,从技术层面来讲,很多人都能画出这样一张画,但那时却不易。是改革开放成就了《父亲》,《父亲》也代表了改革开放这一时代。”罗中立曾在接受重庆日报记者专访时说。
此前,重庆还未承办过全国美展展区展览。不过,这一遗憾将成过去时。9月22日和25日,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油画展区和雕塑展区将在渝开幕,重庆参展作品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创历史之最。
贫困学子过上了好日子
在1989年单元,一块名为《解海龙希望工程纪实摄影精选》的展板上,展示了5张贫困地区儿童求学的照片。
“1996年,我在江津老家农村教书。当年教室就是这样的场景。”谢家湾小学语文教师施立指着其中一张照片说。这张照片中的教室地面坑坑洼洼,“课桌”由石板和木板组合而成,近20个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上课。
那年,18岁的施立要“承包”全班所有科目的课程。让她印象最深刻的是,不少学生家境贫困,不能按时缴纳学费,“刚工作的几个月,我的工资基本上都用来给学生垫付学费了。”
当年那些交不起学费的孩子,如今已经陆续开起了养鸡场、承包了果园,日子越过越红火。“他们生活的变化,就是新中国辉煌巨变的一个缩影和真实写照。”施立介绍,如今,不少曾经的贫困地区学校都有了宽敞明亮的教室、营养可口的免费午餐,孩子们可以无忧无虑地读书了。
樊建川说,按照年度布展,更加清晰地展现了新中国的发展变迁,将让观众更加了解、热爱自己的祖国。
据悉,该展览将展出至12月。目前,重庆建川博物馆的展馆增至9个,票价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