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你的脸都可能被“换”掉,隐私安全如何保障?

发布时间:2019-09-23 12:05:35  |  来源:人民日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蔡彬
分享到:
20K


换脸软件平台的影视剧素材可能涉嫌侵犯版权

虽然上述的换脸软件做了改进,用户要配合眨眼等动作才能上传照片,也就是说单独上传一张他人照片无法制作视频,但网友们仍然担心“换脸术”被坏人利用了怎么办? 

“有手机号、有面部图像,通过技术合成,犯罪分子可以替你和你的家人通话了。”一位网友表示,“换脸术”如果用来制作虚假视频,可能会引发非常严重的后果。

安全风险也是网友们担心的问题。

当前,人脸识别应用越来越多,刷脸打卡、刷脸登录、刷脸进站、刷脸付款……网友担忧:“我们的面部信息能否得到妥善的保护?”“我的某宝付款开通了人脸识别,会不会有漏洞,被坏人利用盗刷?”

不过,对这一点技术专家已经解释过了,大家还是可以安心的。专家表示,当前金融领域的“刷脸支付”采用的是3D人脸识别技术,在进行人脸识别前,也会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进行检测。用照片、视频或者软件模拟人脸一般通过不了验证。

人脸信息安全应引起高度重视

数字化时代,个人信息的内涵与范围均在不断延伸。除了通讯记录、家庭住址等传统信息,如今,人脸、指纹、声纹等生物特征信息应用也日益广泛。“换脸”软件的争议,再次让人们意识到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说,人脸识别是人可识别的个性化信息中的核心,同时也是隐私权保护的核心。人脸信息的隐私安全保护问题,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一些安全专家分析,一些企业会基于某些平台做数据交换,需要警惕的是,如果人脸收集方的安全防患意识不强或者能力不足,这些数据经过数次转手,可能到流通到黑市,存在极大的隐患。

不久前,北京青年报一则报道就显示,在某网络商城中,有商家公开兜售“人脸数据”,数量约17万条。在商家发布的商品信息中可以看到,这些“人脸数据”涵盖2000人的肖像,每个人约有50到100张照片。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移动安全联盟秘书长杨正军说,随着数据被收集的场景越来越多,流通环节增加,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随之提升。

构筑立体防护网,保护我们的“脸”

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应用,人脸识别给人们购物、出行生活带来了便利。在一些地方,退休老人每年的审核认证也可以借由手机APP的人脸识别完成,省去了来回奔波的烦恼。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在发挥新技术价值的同时,尽量规避相关风险。

<  1  2  3  >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