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看业内专家奉献的这些“金点子”
9月21日,重庆市第二届生态环境技术大会暨重庆市环境科学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在重庆阳光五洲大酒店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远航、吴丰昌等30余位行业专家、知名学者汇聚一堂,为重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奉献“金点子”。
中国工程院院士、大气环境专家张远航发表主旨报告。记者 冯茴花 摄
会议以“强化生态环境技术创新 助力污染防治攻坚战”为主题,分别围绕大气、水、土壤、生态环境等为重庆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建言献策。近500人参会聆听了院士专家的研究成果。
中国工程院院士、大气环境专家张远航在主旨报告中指出,我国大气污染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当前,二次污染已成为空气质量改善的焦点。
据了解,大气污染物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直接污染物。而二次污染物是由于阳光照射污染物、污染物间相互发生化学反应、污染物与大气成分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有害物质,如汽车排气中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在日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的臭氧就属于二次污染物。
“2018年全国城市PM2.5和臭氧达标率仅44%和65%,大气污染防治任重而道远。” 张远航说,绿色科技创新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大支撑,大气污染有效防治还依赖于核心科学技术的突破和多污染区域和部门联防联控。
据了解,作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重点专项重点区域选择—“成渝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技术与集成示范”项目于去年底正式启动,项目将助力区域成渝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治,形成解决成渝经济区大气污染问题的整体技术方案和实施机制。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总工带来水环境质量标准修订的主旨演讲,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袁兴中则分享了其关于多功能湿地恢复的研究成果。
此外,会议还设有六个分论坛,就水环境整治与污染控制治理技术、辐射安全与防护、土壤与固废、环境信用评价等领域展开讨论。同时还对《重庆市场地土壤污染特征分析及行业来源识别》等57篇优秀学术论文进行了表彰。(记者 冯茴花)